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一骏

作品数:13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出血
  • 4篇手术
  • 4篇颅内
  • 4篇脑出血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颅脑
  • 3篇脑损伤
  • 3篇静脉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畸形
  • 2篇腰大池
  • 2篇腰大池引流
  • 2篇依达拉奉
  • 2篇引流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外伤

机构

  • 1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余一骏
  • 9篇娄晓辉
  • 9篇曾上飞
  • 7篇郑海军
  • 5篇杨瑞疆
  • 5篇王朝晖
  • 5篇郑侠
  • 4篇缪剑丹
  • 4篇陈宁
  • 3篇蒋聚洪
  • 3篇陈鹏
  • 3篇杨晓清
  • 2篇黄空
  • 1篇陈宁
  • 1篇金丽微

传媒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2009年浙...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显微手术联合脑室、腰大池引流治疗四脑室扩张性血肿
2008年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联合脑室、腰大池引流治疗四脑室扩张性血肿的效果。方法对14例病人采用了经后正中开颅显微手术联合脑室、腰大池引流治疗四脑室内血肿。结果术后死亡4例;10例存活者ADL分级,I级2例,II级2例,Ⅲ级3例,Ⅳ级1例,V级2例。结论显微手术联合脑室、腰大池引流是一种治疗四脑室扩张性血肿的有效方法。
娄晓辉郑海军余一骏曾上飞陈鹏杨晓清杨瑞疆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
莱菔硫烷协同氯化锂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协同氯化锂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参照feeney法自由落体致伤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FN组及协同组,每组各15只,对照组不进行撞击实验,SFN组术后每日给予莱菔硫烷腹腔注射,协同组给予莱菔硫烷与氯化锂腹腔注射,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术后1 d、3 d、5 d、7 d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m NSS)及术后7 d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HE染色结果以及脑组织中SOD活性、IL-6、TNF-α、MDA水平。结果模型组、SFN组、协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m NS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5 d、术后7 d,SFN组及协同组大鼠m NSS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协同组m NSS评分显著低于SFN组(P<0.05);术后7 d,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为(69.29±2.06)%,模型组为(75.40±1.73)%,SFN组为(73.08±1.06)%,协同组为(71.27±1.52)%。各组大鼠脑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SFN组及协同组其神经细胞的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细胞坏死有所减少,且以协同组神经细胞损伤减轻最为显著。模型组、SFN组、协同组与对照组比较,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IL-6、TNF-α、MDA水平显著上升(P<0.05);SFN、协同组与模型组比较,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IL-6、TNF-α、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协同组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SFN组(P<0.05)。结论莱菔硫烷协同氯化锂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大鼠脑水肿、神经细胞损伤、抑制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王朝晖娄晓辉余一骏郑海军
关键词:莱菔硫烷氯化锂创伤性脑损伤神经保护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8
2006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60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依达拉奉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病人颅内压、头颅CT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伤后10d内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重度脑水肿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依达拉奉组10d后格拉斯哥计分及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可以降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娄晓辉王朝晖黄空曾上飞陈宁蒋聚洪郑侠缪剑丹余一骏杨瑞疆
关键词:依达拉奉颅脑外伤CT
幕上脑内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16例分析
2012年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以幕上、脑内较为多见,病灶多伴有亚临床型微出血,而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则相对较少,约8%-37%,报道也较少^[1-4]。现将我科1998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6例幕上脑内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隋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陈宁杨晓清余一骏曾上飞郑海军郑侠王朝晖杨瑞疆
关键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出血性脑内亚临床型微出血
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24例治疗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本院自2002年2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病人24例,均行开颅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陈宁余一骏黄空缪剑丹曾上飞陈鹏王朝晖
关键词: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损伤病人开颅手术疗效满意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对54例破裂出血的脑AVM病人实施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完全切除病灶46例(85.1%);畸形血管团残留8例(14.9%)。按GOS评分,恢复良好31例(...
娄晓辉余一骏曾上飞缪剑丹郑海军郑侠杨瑞疆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显微外科手术
文献传递
枕部骑跨性硬膜外血肿诊治体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枕部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分型及手术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00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枕部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头颅CT影像,硬膜外血肿与横窦、窦汇的相对位置关系,对血肿进行分型,进而采用相应的骨瓣开颅方式进行手术,清除血肿。本组保守治疗成功2例,开颅手术治疗共34例,作幕上骨瓣8例,作扩大枕鳞骨瓣10例,作跨横窦或窦汇一体骨瓣15例,幕上下分别做骨瓣,保留骨桥1例。结果:3个月后按GOS标准评定疗效,本组33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中残1例,重残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依据血肿分型,选择不同的骨瓣开颅方式,既能够彻底清除血肿,又能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
余一骏金丽微
关键词:横窦外科手术
应用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病74例的临床体会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应用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应用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的74例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未出现明显的变化,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DL分级Ⅰ级、Ⅱ级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Ⅳ级、Ⅴ级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表明治疗后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微创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朝晖娄晓辉余一骏郑海军
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艾地苯醌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100 mL,iv gtt,bi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艾地苯醌片30 mg,po,tid。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vs 75.60%,P<0.05);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67.17±4.67)vs(54.28±5.19),P<0.05],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8.12±1.43)vs(13.59±2.08),P<0.05);观察组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分别为(38.93±4.26)、(30.54±3.27)和(65.21±14.05)ng·L-1,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9.63±5.64)、(41.32±4.56)和(84.35±12.24)ng·L-1(P<0.05);观察组血清MDA浓度低于对照组[(7.84±1.68)μmol·L-1vs(12.13±2.31)μmol·L-1,P<0.05],而SOD浓度高于对照组[(148.39±15.26)U·mL-1vs(115.62±18.39)U·mL-1,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氧化应激。
郑海军戴楠楠戴凯茜曾上飞余一骏郑侠
关键词:艾地苯醌依达拉奉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
腰大池持续引流预防脑出血破入脑室后慢性脑积水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腰大池持续引流对脑出血破入脑室后慢性脑积水的预防效果。方法对12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为规避手术方式不同对脑积水发生率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按有无去骨瓣减压各分两个亚组;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实际有效病例115例,实验组中非减压亚组的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非减压亚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能减少脑出血破入脑室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对以脑室积血为主,不需要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的病例,效果尤其显著。
余一骏娄晓辉陈宁陈鹏杨晓清
关键词:脑出血腰大池引流脑积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