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鹏 作品数:17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基于CT三维重建坐标系评价DDH髋关节骨化发育情况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坐标系构建DDH患儿髋关节的三维重建数字化模型,精确量化评价DDH患儿髋关节骨量化发育情况,从而研究髋关节脱位过程中髋关节组成骨骼的发育转变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4年12月在华中科... 何金鹏关键词:三维重建 体积测量 DDH 部分低龄DDH患儿行开放复位手术时免股骨截骨的初步观察和随机多中心研究计划 目的:对18个月以上的DDH患儿目前推荐采用髋关节开放复位、关节囊紧缩缝合、骨盆Salter截骨或Pemberten截骨术,加或不加股骨近端短缩/旋转截骨术。对于前面的手术环节大家多无异议,而对于股骨是否需要做旋转/短缩... 邵景范 何金鹏 王小林 杨小进 张洪毅关键词:DDH 手术 股骨截骨 多中心研究 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评价DDH髋关节骨化发育程度的研究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坐标系构建ddH患儿髋关节的三维重建数字化模型,精确量化评价ddH患儿髋关节骨量化发育情况,从而研究髋关节脱位过程中髋关节组成骨骼的发育转变情况。 何金鹏 郑强 明小平 张洪毅 王小林 杨小进 邵景范关键词:三维重建 体积测量 DDH 3D重建与3D打印技术在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至今尚无一种公认的方法用于确定精确的外科边界,制定直观具体的手术计划和实时动态评价化疗疗效。本研究利用CTA影像学资料所提供的丰富断层解剖信息,联合3D重建和3D打印技术全面评价立体化的外科边界,制... 何金鹏关键词:术前计划 体积测量 文献传递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行Ⅱ期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 被引量:2 2014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1年前因车祸伤致右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当地医院X线片检查示右侧股骨颈骨折并骨折移位,查体发现右下肢短缩畸形,右下肢轴向叩击痛明显,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右髋部压痛阳性,完善术前检查后于当地医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长期卧床,持续发热,术后3个月未下床活动,经抗感染治疗后退热,手术切口愈合后出院。 何金鹏 郝运 曹云 李觅 王江 杨彩虹 郭风劲 冯杰雄关键词:内固定术后感染 侧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肢短缩畸形 关节活动受限 计算机辅助膝关节内外翻畸形个体化矫形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分析和精确矫形的新方法,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膝内外翻畸形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膝内外翻畸形患者14例16膝;膝内翻8例10膝,膝外翻 6 例 6膝。术前根据计算机辅助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截骨部位、截骨角度,通过 e-PAC 2000影像工作站设计个性化辅助截骨模板,最后采用计算机模拟设计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精确截骨和矫形的手术过程,术中根据计算机辅助模拟的手术方案截骨矫形,HSS 评分标准评定术前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术后复用 e-PAC2000影像工作站评价矫形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术后早期复用 e-PAC 2000影像工作站证实:膝内外翻畸形完全矫正,下肢负重力线恢复正常。根据膝关节 HSS 评分标准:术前(52.6±13.1)分,术后(86.2±8.9)分,传统方法组与计算机辅助矫形组相比,术后矫形效果确切。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内固定失败,骨不愈合,膝内外翻复发,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术后2周出现感染,给予伤口清创及置管冲洗引流加换药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未发现骨不愈合。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膝内外翻分析和精确矫,将膝内外翻畸形的精确矫形提升到数字化水平,具有更精确,更可靠、更良好的治疗效果。 郝运 何金鹏关键词:膝内外翻畸形 截骨术 CT三维重建评价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骨化发育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坐标系构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髋关节的三维重建数字化模型,精确量化评价DDH患儿髋关节骨量化发育,探讨髋关节脱位过程中髋关节组成骨骼的发育转变。
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行CT检查的单侧DDH患儿,其中CT影像学资料可获取者16例,其中男4例,女12例;年龄1岁8个月至9岁9个月,平均(4.42±2.59)岁;左侧DDH共10例,右侧DDH共6例;所有CT资料经过三维重建分析处理构建三维数字化模型,采用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三维重建坐标系,并在三维坐标系中采用球体拟合工程逆向求解方法构建髋关节各组成骨骼的三维模型,准确测量髂骨体积、坐骨体积、耻骨体积、股骨头和股骨上段的骨质体积,采用配对自身对照比较健侧髋关节与患侧髋关节的骨质发育有无差异。
结果健侧髋臼的髂骨骨化体积为(31.14±16.25) cm3,患侧髋臼的髂骨骨化体积为(32.84±17.36)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髂骨=2.660,P髂骨=0.018),健侧髋臼的坐骨骨化体积为(11.61±5.63) cm3,患侧髋臼的坐骨骨化体积为(8.62±4.09)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坐骨=3.041,P坐骨=0.008),健侧髋臼的耻骨骨化体积为(4.93±2.73) cm3,患侧髋臼的耻骨骨化体积为(3.93±1.94)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耻骨=3.776,P耻骨=0.002),健侧髋臼的股骨头及股骨上段骨化体积为(23.42±12.48) cm3,患侧髋关节的股骨头及股骨上段骨化体积为(20.21±8.93)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股骨=3.158,P股骨=0.006)。其中,除髂骨外,坐骨、耻骨及股骨上端均与年龄相关,高年龄组较低年龄组骨化体积小;与脱位程度无关。
结论应用CT三维重建可以构建DDH髋关节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可以据此准确构建髋关节各个构成骨骼的三维模 何金鹏 郝运 郑强 明小平 张洪毅 王小林 杨小进 邵景范 冯杰雄关键词:三维重建 体积测量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以妇科占位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血液病三例并文献复习 2013年 一、病例资料病例1,女,32岁,3个月前因经期腰腹痛伴恶心就诊,体检发现左侧附件区肿块,3个月来进行性增大入院。既往无血液系统疾病病史。查体:左侧腋窝可触及一约2cm×2cm肿大淋巴结,无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何金鹏 汤屹 孟力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文献复习 首发表现 占位 妇科 进行性增大 18个月到3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初次开放复位股骨截骨与不截骨近期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股骨是否截骨对18个月~3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开放复位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有无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国内8家单位行开放复位手术治疗的18个月~3岁的67例DDH患儿中,股骨截骨组(41例)与股骨不截骨组(26例)的近期疗效有无差异,评估术后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变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率及髋关节再脱位率有无差异。结果股骨截骨组41例,平均年龄(2.27±0.46)岁;术后2年内复查X线发生AVN5例,均为Bucholz-Ogden Ⅰ型,发生髋关节再脱位3例。股骨不截骨组26例,平均年龄(1.99±0.38)岁;术后2年内复查x线发生AVN3例,均为Bucholz-Ogden Ⅰ型,发生髋关节再脱位1例。其他并发症有医源性骨折1例,为截骨组患儿;髋关节僵硬1例,为股骨不截骨组患儿;跛行6例,股骨截骨组3例、不截骨组3例。两组间术前AI、年龄、性别构成及脱位程度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截骨组开放复位术后复查AI平均(20.57±6.89)度,股骨不截骨组为(24.21±7.20)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年及2年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顾性研究提示18个月~3岁DDH患儿行开放复位手术时股骨是否截骨对于术后AI的改善情况、近期AVN及髋关节再脱位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18个月~3岁DDH儿童行开放复位手术时推荐不常规应用股骨截骨术以减少手术创伤,但应综合术中复位难易情况考虑。 何金鹏 梅海波 徐宏文 郭跃明 唐盛平 蒋飞 陈顺有 李进 邵景范关键词:髋关节脱位 截骨术 股骨 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评价DDH髋关节骨化发育程度的研究[青年医师评比] 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坐标系构建ddH患儿髋关节的三维重建数字化模型,精确量化评价ddH患儿髋关节骨量化发育情况,从而研究髋关节脱位过程中髋关节组成骨骼的发育转变情况。 何金鹏 郑强 明小平 张洪毅 王小林 杨小进 邵景范关键词:三维重建 体积测量 D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