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自力
- 作品数:30 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分别经足三里穴位注射(实验组)和臀大肌肌肉注射(对照组)维生素B1,从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呕吐的发生率两方面来评价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腹胀、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完全恢复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经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能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 赵丽萍罗涛何自力
- 关键词:足三里穴位注射腹部手术胃肠功能
- Glisson鞘综合征-胆管梗阻导致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构建并验证胆道梗阻致门脉高压的动物模型,探讨胆道梗阻致门脉高压的病理征象及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结扎胆总管的方法构建家猪胆道梗阻模型.术后第5周再次剖腹手术,通过有创血压监测胆管压力(BDP)和门静脉压力(PVP)的变化.检测肝脏及胆管组织病理学差异.结果 家猪胆道梗阻5周后,BDP与PVP的压力较正常组高出4.5倍和2.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减压后,PVP可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肝脏及胆管组织病理学显示:肝小叶局灶性梗死并胆汁湖形成;肝内胆管增生和胆管周围水肿;胶原纤维增生致肝小叶不完全性分割.胆管内大量黏液腺潴留并杯状细胞增生,弹性纤维断裂和胶原纤维增生.结论 胆道梗阻可以导致门静脉高压,短期内这种胆源性门静脉高压是可逆的.胆源性门静脉高压出现不可逆的基础可能是肝脏及胆管病理结构的改变.
- 肖志亚陈宏伟汪新天尹新民何自力
- 关键词:综合征
- 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技术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收治的合并有胆汁性肝硬化的89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常规手术组,B组为应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技术组,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手术时间较A组少[(302.6±96.7)min vs(349.2±105.6)min,P<0.05];B组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227.7±197.3)ml vs(331.4±277.4)ml,P<0.05];B组术后住院时间较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4.1)d vs(13.8±5.1)d,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2.44%vs 18.75%,P<0.05)。B组肝脏切除率低于A组(29.27%vs 52.08%,P<0.05)。结论通过建立合理的入肝通路,将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应用于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外科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此项技术可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
- 陈晨王蕾汪新天李浩何自力米杨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输尿管镜检查钬激光
- 山慈菇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增殖及TNF-α、IL-1β、IL-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观察山慈菇提取物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TNF-α、IL-1β、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对SMMC-7721细胞分别给予0、100、200、400、600、800、1000 mg/L山慈菇提取物培养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将SMMC-7721细胞分为0 mg/L组、400 mg/L组、600 mg/L组、800 mg/L组,分别加入0、400、600、800 mg/L的山慈菇提取物培养24 h,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算细胞克隆形成率,光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qRT-PCR法检测细胞中的TNF-α、IL-1β、IL-6 mRNA,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TNF-α、IL-1β、IL-6。结果400、600、800 mg/L组细胞克隆形成率低于0 mg/L组,600、800 mg/L组克隆形成率低于400 mg/L组(P均<0.05)。400、600、800 mg/L组随着药物浓度增大,细胞形态皱缩,贴壁差,细胞易脱落,尤以800 mg/L组最明显。400、600、800 mg/L组细胞中TNF-α、IL-1β、IL-6 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液上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0 mg/L组,600、800 mg/L组低于400 mg/L组(P均<0.05)。结论山慈菇提取物可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中TNF-α、IL-1β、IL-6的表达与分泌。山慈菇提取物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分泌,调节肿瘤微环境,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唐纯明何自力李军
- 关键词:SMMC-7721细胞细胞增殖IL-1ΒIL-6
- Plk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Plk1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21例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Plk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同时取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各7例做对照。结果:肝癌组织中Plk1mRNA表达比值(Plk1/β-actin)为0.572±0.144,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中的0.250±0.057和正常肝组织的0.218±0.073(P<0.01)。Plk1 mRNA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大于5 cm组中为0.641±0.110,而在肿瘤直径小于5 cm组中为0.458±0.120,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在有门静脉癌栓患者中的表达为0.652±0.107,明显高于无门静脉癌栓者中的表达0.522±0.144(P<0.05)。而与有无包膜,肿瘤病理分级和AFP阳性与否无明显相关。肝癌组织Plk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的Plk1蛋白表达量。结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Plk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lk1的表达高低与原发性肝癌的肿瘤直径大小及脉管侵犯有明显相关,提示其在肝癌生长及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的生长侵袭机制提供了思路。
- 郑核钟德玝罗赤苗何自力苗雄鹰文宇刘威陈广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PLK1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
- 靶向Polo-like kinase 1基因的shRNA对肝癌BEL-7402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利用RNA(RNAi)干扰技术,研究表达Polo-like kinase 1(Plk1)的短发夹RNA(shR-NA)载体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根据靶基因的不同区域构建针对Plk1mRNA的两组干扰质粒shRNA-Plk1:Plk1siRNA-251,Plk1siRNA-1396以及阴性对照质粒Plk1siRNA-hk,利用电穿孔法转染入肝癌细胞株BEL-7402,获得稳定表达的克隆后,RT-PCR检测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Plk1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lk1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利用电穿孔将载体转入肝癌细胞株BEL-7402,利用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克隆。RT-PCR检测Plk1siRNA-251,Plk1siRNA-1396组Plk1mRNA表达较Plk1siRNA-hk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检测转染BEL-7402细胞shRNA载体后的Plk1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032±0.007、0.040±0.008、0.272±0.041、0.278±0.053。MTT检测发现转染shRNA载体后BEL-7402细胞增殖明显减慢。细胞周期检测证实转染Plk1siRNA可以引起BEL-7402细胞G0/G1期减少,G2/M期增高,而对S期影响不大。结论成功构建出两条能特异而高效抑制Plk1基因表达的shRNA,可以显著抑制Plk1 mRNA的转录及Plk1蛋白的表达,并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从而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
- 郑核钟德玝何自力苗雄鹰文宇刘威陈广
- 关键词:RNA干扰PLK1
- 靶向Plk1基因的shRNA对肝癌BEL-7402细胞株生物学行为及化疗增敏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研究表达Polo-like kinase 1(Plk1)的短发夹RNA(shRNA)载体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物学行为及对化疗药物长春新碱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靶基因的不同区域构建针对Plk1mRNA的两组干扰质粒shRNA-Plk1:Plk1siRNA-251,Plk1siRNA-1396以及阴性对照质粒Plk1siRNA-hk,利用电穿孔法转染入肝癌细胞株BEL-7402,用长春新碱处理细胞后,用MTT法检测四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计算IC50值,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结果半定量RT-PCR检测Plk1siRNA-251,Plk1siRNA-1396组Plk1mRNA、Cdc25CmRNA表达较Plk1siRNA-hk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p53mRNA表达增加。长春新碱处理后,Plk1siRNA-251组和Plk1siRNA-1396组与BEL7402组之间的生长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5μg/ml浓度长春新碱作用24 h后,Plk1siRNA-251组和Plk1siRNA-1396组凋亡指数分别为19.09%±3.97%、19.80%±5.47%明显高于Plk1siRNA-hk组和BEL7402组(P<0.01)。结论成功筛选出两条能特异而高效抑制Plk1基因表达的shRNA,可以显著抑制Plk1 mRNA、Cdc25CmRNA及Plk1蛋白的表达,并使p53mRNA表达增高,并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能增加长春新碱的化疗敏感性,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手段。
- 郑核钟德玝何自力苗雄鹰文宇刘威陈广
- 关键词:RNA干扰长春新碱
- 一种新型腹腔镜下免气腹硬质内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新型腹腔镜下免气腹硬质内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免气腹硬质内镜钬激光碎石手术的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46~68岁,中位年龄62岁。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腹腔镜下硬质内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取石过程中无需气腹状态。观察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45±22)min,术中出血量5~50 ml,中位出血量10 ml。术后住院时间(5.0±0.6)d。围手术期无发生死亡,术中及术后未发生高碳酸血症、气栓、皮下气肿、腹腔感染、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术后第3天复查CT肝内胆管结石无残石。结论:本中心自行研制的新型腹腔镜下免气腹硬质内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能有效减少术中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 陈晨罗佳汪新天彭创蒋超李浩王永刚何自力梁路峰王永张凝乐李业荣王涛张占国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免气腹腹腔镜钬激光碎石术
- 原发性肝癌Plk1基因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分析Plk1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我院2003-01/2008-05原发性肝癌患者213例的Plk1基因蛋白表达,同时应用Kaplan-Meier法及多变量Cox比例险模型,分析Plk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lk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3.6%.Plk1阳性组的1、3、5年的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04).原发性肝癌的预后与Plk1阳性表达,Edmondson分级,肉眼癌栓,显微癌栓及肿瘤数目相关;与HBsAg、肝硬化、AFP、假包膜、肿瘤大小无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dmondson分级、Plk1基因蛋白表达、肉眼癌栓及肿瘤数目4项指标反映肝癌预后情况,危险度分别为1.717、1.938、1.537及2.355.结论:Plk1基因的检测有助于有高危肝癌患者的选择,为Plk1基因靶向治疗肝癌提供了有力依据.
- 何自力钟德玝郑核苗雄鹰胡继雄文宇陈勇
- 关键词:肝癌PLK1
- 胆囊黏液腺癌五例临床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分析了5例胆囊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诊治方式及预后,发现胆囊黏液腺癌临床特点与胆囊恶性肿瘤极为相似,较难鉴别。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活检可在术前明确诊断。手术仍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因腹腔镜手术较开腹优势明显,推荐优先采用。若肿瘤处于T2分期以下且无侵犯转移,其预后一般较好。
- 刘奔成昱昊葛一亨何自力陈晨杨平洲陈梅福周力学聂盛丹吕品
- 关键词:诊治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