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民
- 作品数:42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老年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综合治疗
- 2001年
- 复发性口腔溃疡(RAU)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达20%,而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其患病率则高达25~30%[1].笔者自1998年至1999年对65例老年RAU患者采用了综合疗法,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
- 何健民
-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老年人口腔疾病
- surfactin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增殖、凋亡和迁移作用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初步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产物surfactin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迁移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癌Tca8113细胞,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分别培养24 h、48 h后,SRB(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surfactin对舌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urfactin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Hochest/PI双染法观察surfactin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surfactin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调亡的影响;wound healing实验观察药物作用前后肿瘤细胞迁移距离的变化;免疫印迹法验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情况。结果 SRB结果分析,surfactin能够有效抑制舌鳞癌细胞的增殖,并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不断升高,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4 h、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4 ug/ml和53 ug/ml;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surfactin能够抑制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克隆形成,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ochest/PI双染法、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得出surfactin能够诱导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wound healing实验观察得到,surfactin可明显阻碍舌鳞癌细胞划痕后的愈合能力;免疫印迹法结果得出surfactin可以通过下调MMPs蛋白表达抑制舌鳞癌Tca8113细胞迁移。结论 surfactin能够明显抑制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并有促凋亡的作用。
- 马媛媛徐梦柔王丰芝何健民
- 关键词:SURFACTIN抗肿瘤细胞增殖舌鳞癌细胞
- 口腔儿童门诊就诊原因及就医行为调查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了解兰州市口腔儿童门诊就诊原因与就医行为,进一步讨论口腔健康行为与发病和就医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02年10月~2004年10月口腔儿童门诊初诊病例870例,调查儿童口腔疾病就诊原因、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调查的870例初诊儿童中,因龋病就诊占18.28%,有并发症占49.08%;7~8岁组年龄段患病后就诊率最高,占95.70%,1~4岁组的定期就医率为6.25%.结论儿童牙病以龋病及并发症为主要就诊原因,就医行为以发现牙病就医居多.临诊宣教力度应予加强,口腔健康行为意识需强化.
- 余奕波何健民
- 关键词:牙病就诊原因就医行为
- 牙周炎遗传因素的探讨
- 对牙周炎患者进行家族系谱分析,X 线影像学的表现型及皮纹学的检查.三者相结合,检测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作为临床诊断及可信的指标.(1)病例选择诊断标准:39例牙周炎患者源于口腔门诊,1999年牙周病分类的国际研讨...
- 冯利何健民郭敏
- 文献传递
- Hanua氏(牙合)架用于高龄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研究
- 秦猛何健民栗震亚蔡洁王俊莱郑元华张斌谭万德钱敏郑芳钰郭玉峰
- 本研究采用Hanua氏(牙合)架对对高龄患者全口义齿后牙排列倾斜角度的进行临床研究,在60例65-98岁的临床病例中运用该方法,使全口义齿的稳定性提高到了90%以上。另外,将组织试合剂FIT CHECKER应用到牙槽嵴低...
- 关键词:
- 关键词:义齿修复高龄患者
- 少儿正畸牙拔除术后辅助药疗的临床观察
- 2004年
- 目的了解少儿正畸牙拔除术后辅助用药的效果.方法从接受正畸治疗的少儿中选择375名需要拔除4颗上下第一前磨牙的患儿,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根据第一次拔牙术后是否配以用药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术后用药的并发症状和情绪变化情况.随后将调研结果整理分析,并经χ2检验得出结果.结果实验组无症状者占95.45%,无明显情绪变化者占91.92%;对照组无症状者占85.31%,无明显情绪变化者占80.79%.两组数据经χ2检验,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少儿正畸牙拔除术后应适当配以用药,以达到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和稳定情绪、进一步配合治疗之目的.
- 何健民郑元华王军刘鹏程郭玉峰
- 关键词:少儿牙拔除术术后用药
- 颌骨内多生牙及埋伏牙螺旋CT定位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多维定位技术(MDSCT)对正畸患者颌骨内多生牙及埋伏牙的精确定位及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多生牙及埋伏牙患者使用多层面螺旋CT进行扫描,获得牙列及颌骨立体图像及任意平面、曲面断层影像。结果 MDSCT能清晰的显示颌骨内多生牙、埋伏牙形态、颊舌侧、唇腭侧位置及邻牙的位置关系。结论 MDSCT的精确定位,便于正畸患者正畸前多生牙的拔除及阻生牙的开窗助萌,减少患者因为不能精确定位而造成的痛苦及其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对正畸牵引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 王军马如贤何健民栗震亚
- 关键词:螺旋CT埋伏牙
- 改良一体式阻鼾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夜间佩戴改良一体式阻鼾器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对就诊的经改良一体式阻鼾器治疗的男性患者32例,采用Helkimo主诉症状指数(Ai)将患者分为无症状组和轻度症状组。2组患者佩戴改良一体式阻鼾器前、佩戴1周及4周后,采用Ai观察患者的主观症状改变,肌电图检测下颌姿势位与最大紧咬时颞肌前束和咬肌的肌电幅值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佩戴改良一体式阻鼾器1周后,2组AiⅠ级和AiⅡ级分布比例明显增高;佩戴4周后无症状组Ai 0级的分布比例回升至佩戴前,轻度症状组AiⅡ级比例明显减少。肌电图结果显示,轻度症状组下颌姿势位时佩戴改良一体式阻鼾器前及佩戴后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幅值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01);2组患者在佩戴改良一体式阻鼾器1周后,下颌姿势位时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肌电幅值较佩戴前明显增高,最大紧咬时无症状组肌电幅值较佩戴前降低,P<0.05;佩戴4周后2组下颌姿势位时咬肌和颞肌前束肌电幅值均下降,与佩戴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一体式阻鼾器未对咬肌和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产生不良影响,患者使用改良一体式阻鼾器初期会出现轻微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随着肌肉、神经、关节、间的平衡重新建立,症状会逐渐消失,不会导致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或轻度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情加重。
- 徐超秦猛康宏谢宇平何健民王俊莱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颞下颌关节肌电图
- 280例烤瓷修复的短期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如何保证烤瓷修复的远期效果。方法在严格的技术操作后,对280例患者的431颗烤瓷修复牙(包括170颗单冠修复和261颗基牙)进行为期2年的追踪观察。结果2年后无法保留的修复牙占全部修复牙的2.55%。结论严格把握烤瓷修复适应证,熟练掌握烤瓷修复操作规程和技术,做好医患沟通工作,是烤瓷修复成功、有效的根本保证。
- 何健民王俊莱何力王军
- 关键词:烤瓷修复短期疗效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炎症和正常来源的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炎症来源的人牙周膜干细胞(iPDLSCs)和正常来源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比较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于两种来源细胞的成骨分化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原代培养iPDLSCs和hPDLSCs,经有限稀释法纯化,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干细胞表面标记物检测鉴定后,对其进行成骨诱导;MTT法检测并比较SDF-1对两种来源的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茜素红染色检测SDF-1作用于两种来源的细胞后钙化骨量的表达;碱性磷酸酶法比较SDF-1作用于两者的成骨分化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DF-1作用于两种牙周膜干细胞前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种来源的牙周膜细胞经纯化后均阳性表达干细胞标记物。hPDLSCs较iPDLSCs增殖能力高;两种细胞经SDF-1成骨诱导培养后,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均较诱导前明显上调(P<0.05),SDF-1在50、200ng·mL^-1时分别对iPDLSCs和hPDLSCs细胞成骨分化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正常来源和炎症来源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均具有成骨分化能力,SDF-1可增强两种来源的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
- 林永盛王丰芝雷晓静何健民
-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炎症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