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晓军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艺术
  • 2篇教育
  • 2篇教学
  • 1篇艺术发展
  • 1篇艺术融合
  • 1篇艺术设计
  • 1篇优化教学
  • 1篇再设计
  • 1篇设计教育
  • 1篇设计艺术
  • 1篇设计之美
  • 1篇视觉识别
  • 1篇视觉识别系统
  • 1篇素描
  • 1篇抛锚
  • 1篇抛锚式教学
  • 1篇最优化教学
  • 1篇教育教学
  • 1篇基础素描
  • 1篇哥本哈根精神

机构

  • 3篇上海建桥学院

作者

  • 3篇任晓军

传媒

  • 1篇艺术教育
  • 1篇艺术评论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探索设计与基础素描的最优化教学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素描存在的教学误区,文章通过设计与基础素描的内在联系,阐述基础素描教学应是思维方法、观察方法和创造方法的培养,是对专业设计有益的补充和引导。
任晓军
关键词:基础素描艺术设计教育教学
发现再设计之美——视觉识别中视觉调整的重要性被引量:4
2009年
当今,艺术融合于实用的趋势愈加明显,这可以看作现代艺术发展的崭新境界。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社会其他领域,艺术的手都在尽力将功利和冰冷化作美丽的花朵,也在尽力为人类塑造更直观、更方便的理想世界。在此,我仅以“视觉识别系统”中的“视觉调整”为例,探索现代设计艺术对于商业标识的重大影响。
任晓军
关键词:视觉识别系统再设计艺术融合艺术发展设计艺术
“哥本哈根精神”对当代设计教育的启示
2007年
"哥本哈根精神"是一种完全平等、自由、宽容的学术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典范,它是全世界都可以享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和反思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二十多年来的曲折发展,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现代设计教育是打造中国工业强国的原动力。"哥本哈根精神"所蕴涵的教育思想与现代设计教学中的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丰富。本文通过对"哥本哈根精神"的感悟,提出了对中国当代设计教育有指导意义的若干问题,希望唤起对我国当代设计教育的一些思考,为中国设计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任晓军
关键词:哥本哈根精神抛锚式教学设计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