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福 作品数:34 被引量:112 H指数:7 供职机构: 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文化科学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光电工程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 被引量:4 2023年 针对珠三角区域光电产业快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传统培养方式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面向区域产业,培养学生可迁移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反向设计构建了“需求导向,强化创新”的光电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组建了“校企协同、专兼结合”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搭建了“全程多元、分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项目、实践平台、科技小组、社团、竞赛等”多样化的创新人才训练体系,创建了“师生协同、目标导向”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最终建立了与区域经济紧密互动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 郝锐 范东华 代福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热蒸发多孔Si/SiO_2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研究 2018年 本工作采用热蒸发法制备了多孔Si/SiO_2薄膜,利用拉曼、红外、XRD研究了薄膜的结构,SEM研究了表面形貌,使用光致发光(PL)谱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发波长为325nm(2.88eV)时,样品的峰位分别在430nm(2.88eV)、441nm(2.81eV)、523nm(2.47eV)、554nm(2.24eV),激发波长为488nm时,峰位在570nm(2.18eV),采用施主态Si悬挂键≡Si 0位于2.81eV,受主态Si悬挂键≡Si-位于3.00eV处,引入SiOx(x小于2)和Si-O-Si缺陷态能级,能级分别为5.05eV和0.63eV,建立了Si/SiO_2薄膜的能隙态(EGS)模型,并讨论了其发光机制。 赵丽特 范东华 代福 朱慧群 陈毅湛 王忆 罗仁华关键词:多孔 SI/SIO2 光致发光 激光驱动飞片超高速发射技术实验研究 介绍了影响激光驱动超高速发射技术的各种因素。分析了激光能量、激光光束空间分布对飞片发射速度及完整性的影响。分析了飞片靶镀膜工艺对飞片速度及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为“平顶型”的激光束是发射完整飞片的必要前提。在膜... 代福 龚自正 牛锦超 曹燕关键词:激光驱动 激光能量 镀膜工艺 文献传递 重复频率脉冲激光作用下膜内包裹物对损伤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介质薄膜中包裹物的热理论模型,结合S.Papernov等利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熔融石英上沉积含Au包裹物的HfO2薄膜实验,得出Au的吸收截面。以包裹物Au为例,计算了脉冲激光作用下不同包裹物半径对损伤阈值的影响,分析了重复率脉冲激光作用下薄膜损伤阈值的变化及重复频率与激光损伤阈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包裹物半径的增加,激光损伤阈值先减小,接着增加而后再减小。激光损伤阈值与脉冲宽度的0.4次方成正比。随着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加,激光损伤阈值单调下降,产生损伤所需的最小脉冲数则单调上升。 代福 熊胜明 王文梁 张云洞关键词:包裹物 电子束蒸发 吸收截面 重复频率 脉冲激光 损伤阈值 超高速撞击中的弹丸形状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文章用AUTODYN仿真软件对球形、圆锥形、圆柱形和盘形4种不同形状弹丸超高速撞击Whipple防护结构所产生的碎片云形貌特征及对后墙的毁伤程度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对比分析结果指出:质量与速度相等的4种不同形状弹丸撞击缓冲屏所产生的碎片云有明显差异;弹丸长径比越小,穿过缓冲屏后的破碎程度越大;在5km/s撞击速度下,球形弹丸对后墙的毁伤程度最小,而圆柱形弹丸的毁伤程度最大。这说明弹丸的形状对超高速撞击结果有显著影响,在航天器超高速撞击风险评估和防护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弹丸的形状效应。球形弹丸的弹道极限曲线在防护结构的碎片防护能力评价时存在高估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徐坤博 龚自正 侯明强 代福 郑建东关键词:超高速撞击 数值仿真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薄膜光催化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溶胶-凝胶实验方法,研究了TiO2薄膜厚度、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对薄膜晶相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薄膜厚度为3层时,光催化活性达到最大,层数超过3层时,薄膜的光催化活性随薄膜厚度的增加反而降低;当退火温度为550℃时,TiO2薄膜中出现金红石相,质量分数为25.4%,此时的光催化效率最高;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TiO2晶粒尺寸逐渐变大,光催化活性逐渐减弱。 代福 李宏业 李嘉琪 陈华亮关键词:TIO2薄膜 溶胶凝胶法 旋涂法 光催化特性 预制层衬底加热对Cu_2ZnSnS_4薄膜性能的影响 2016年 本文采用二步法制备Cu_2ZnSnS_4(CZTS)薄膜,首先通过真空热蒸发制备CuZnSn(CZT)预制层,其衬底加热温度分别为20℃、50℃、75℃和100℃,然后对所制备的CZT预制层在400℃下硫化60 min,从而制备出CZTS薄膜。利用XRD、Raman、SEM、反射谱和透射谱对所制备的CZTS薄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预制层衬底加热温度对CZTS薄膜结构与光学特性有很大影响,在衬底加热50℃时制备预制层硫化后所得CZTS薄膜具有高的结晶度、致密均匀的薄膜表面和最佳1.5 e V光学带隙。此外,与衬底未加热制备预制层在500℃和90 min最佳硫化条件下所制备的高纯CZTS薄膜相比,在50℃预制层衬底加热条件下所制备CZTS薄膜具有更好地结晶质量、更低的硫化温度和更短的硫化时间,这种现象表明衬底加热制备金属预制层利于更高品质CZTS薄膜的制备,可有效的降低硫化温度和缩短硫化时间,当前的研究结果为在低温下实现高质量CZTS薄膜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张俊芝 代福 范东华 郑春来关键词:晶体性能 微水导激光切割玻璃的耦合装置设计 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解决激光切割钢化玻璃过程中由于热应力导致产生裂纹并发生破裂的技术难题,建立了光液耦合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了耦合腔内多场分析,获得了微水导激光切割钢化玻璃的工艺参量。结果表明,在喷口口径为0.4mm、水束压力为20MPa、激光功率为48W、切割速率为20mm/s的工艺条件下,厚度为0.5mm及1.0mm的玻璃试样的切割表面均比较光滑、基体内无微裂纹存在,切缝宽度约为100μm。该双注水口耦合装置的设计是合理的,能够满足钢化玻璃切割工艺的要求。 杨保健 谢顺德 代福关键词:激光技术 数值模拟 CAST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试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09年 超高速撞击试验是开展载人航天器及大型应用卫星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风险评估和防护设计的基础,作为我国航天器环境效应和可靠性工程验证部门的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在这个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文章介绍了二级轻气炮超高速撞击地面模拟试验技术、典型防护结构防护性能的超高速撞击试验验证、载人航天器外露材料超高速撞击特性、毫米级弹丸7km/s以上超高速稳定发射技术探索、高性能防护结构研究等方面的若干近期进展。展望了我国空间碎片防护需求和地面超高速撞击试验研究的发展方向。 龚自正 杨继运 代福 董洪建 童靖宇 向树红 庞贺伟关键词:二级轻气炮 激光驱动飞片速度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4 2009年 激光驱动飞片技术是模拟微流星体/空间碎片对航天器外露材料/部件超高速撞击,用于开展撞击累积损伤效应与材料性能退化的研究,也是进行航天器在轨寿命预估和空间碎片防护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飞片速度是衡量激光驱动飞片技术水平的关键性参数之一。文章从Lawrence改进的Gurney模型出发,着重分析了激光输出能量、脉宽、聚焦光斑大小以及飞片靶厚度等参数与飞片速度大小的关系,提出激光驱动飞片技术中提高飞片速度的主要途径:其他条件一定时,薄靶较厚靶更易获取高速飞片;小光斑较大光斑更易获取高速飞片;长脉宽高能激光器或短脉宽低能激光器比较适合获取高速飞片。以上结论对从试验上获取高速飞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曹燕 龚自正 代福 童靖宇 牛锦超 庞贺伟关键词:超高速撞击 激光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