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新伟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系统
  • 1篇动机
  • 1篇信息熵
  • 1篇用水结构
  • 1篇优化配置
  • 1篇水土
  • 1篇水土资源
  • 1篇水系
  • 1篇土资源
  • 1篇驱动机制研究
  • 1篇EMD

机构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于新伟
  • 2篇刘东
  • 1篇于苗
  • 1篇赵菲菲

传媒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建三江分局用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用水结构的合理确定与科学预测是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9—2010年的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水资源年鉴中的用水数据,引入信息熵的方法对建三江分局用水结构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同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用水结构的驱动因子进行筛选,分析了用水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建三江分局的用水结构特点是以农业用水为主,工业及生活用水比例很小。1999—2002年,用水总量变化不明显,2003年以来总用水量持续增长,农业、生活用水比例有小幅度的增加,工业用水比例基本稳定;在这12a里用水结构信息熵总体呈上升趋势;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因子、自然环境因子是建三江分局用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赵菲菲刘东于苗于新伟
关键词:用水结构信息熵
区域地下水系统复杂性测度及其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以往区域地下水研究中忽视系统复杂性,致使分析结果不合理的弊端,以Kolmogorov熵定义系统的复杂性,采用建三江分局15个农场1997-2010年逐月地下水埋深观测资料,基于遗传编程(GP)算法对各农场地下水系统复杂度进行了计算,确定了复杂性排序,复杂性分析结果显示:七星农场复杂性最强,其次为浓江农场,二道河农场复杂性最弱,且建三江分局地下水系统复杂性呈现北部偏高、中部偏低、南部居中的分区特征。同时引入EMD-RBF神经网络模型,以Kolmogorov熵计算结果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系统复杂性对于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指出复杂性与模型预测精度存在相关性关系,并对地下水预测模型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指出可以将复杂度作为建模参考因子。研究结果为现有预测模型的改进以及新方法的提出提供了参考,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乃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于新伟刘东
关键词:地下水系统
基于混沌理论的建三江分局水土资源复杂性研究
建三江分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增加以及水田面积规模扩大带来的用水紧张,使得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
于新伟
关键词:水土资源优化配置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