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娟
- 作品数:55 被引量:194H指数:9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脏原发肿瘤81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分析一个区域医疗中心连续8年的原发心脏肿瘤,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8年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外科接受手术或病理科会诊、并有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的81例心脏原发肿瘤病例。通过复习存档病案获得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理数据库收集病理资料,并重新复习大体检查记录及HE切片,对部分病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81例病例中良性肿瘤73例(90.1%,73/81),恶性肿瘤8例(9.9%,8/81)。心脏黏液瘤约占良性肿瘤的97.3%(71/73),8例恶性肿瘤中6例为软组织肉瘤。具体组织学类型为:黏液瘤71例,血管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淋巴瘤2例,血管瘤1例,乳头状纤维弹力瘤1例,黏液性纤维肉瘤1例,脂肪肉瘤1例。心脏原发肿瘤的常见症状为胸闷憋气。结论心脏原发肿瘤中黏液瘤占绝大多数,也有其他类型的肿瘤。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治疗非常重要。
- 王继纲刘晖于文娟李玉军信芳杰
- 关键词:心脏肿瘤病理学粘液瘤
- 改良银染法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银染法作为传统的特殊染色方法仍然是显示病原体、组织及细胞内特殊结构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生物组织成分对银离子还原性质的不同,显示组织及其中微生物的形态。我们通过应用改良银染法对组织进行染色,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 王雷明于文娟钟延丰
- 关键词:银染法病理诊断幽门螺杆菌
- 涎腺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涎腺分泌癌(secretory carcinoma,S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S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ETV6-NTRK3融合基因。结果 10例SC中,男性8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22~62岁,平均45岁。9例发生于腮腺,1例发生于颌下腺;首发症状均为局部无痛性肿块。眼观:肿瘤呈结节状和分叶状,多数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物直径1~3.5 cm,平均1.8 cm;切面呈实性,其中1例伴囊性变,灰白、灰黄或灰红色。镜检:肿瘤组织呈推挤式浸润性生长,少数呈膨胀性生长;肿瘤细胞排列成微囊状、囊性乳头状和腺泡状,微囊和腺泡腔内可见均质红染的嗜酸性分泌物。免疫表型:10例CKpan均弥漫强阳性,9例S-100、Mammaglobin、vimentin和CK7均弥漫强阳性,CD117、Dog-1、p53、p63、SMA和GATA3等均阴性。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PAS阳性,黏液卡红阴性。10例中4例行ETV6-NTRK3融合基因检测,3例阳性。1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35年,除1例术后16年复发和转移死亡外,其余9例均健在。结论 SC是新近认识的罕见涎腺肿瘤,其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组织学上微囊状结构和嗜酸性分泌物的存在是SC的重要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S-100和Mammaglobin均呈弥漫强阳性,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分子遗传学上,有ETV6-NTRK3融合基因可确诊该肿瘤。
- 邹玉玮张伟于文娟李宏蒋艳霞
- 关键词:涎腺肿瘤荧光原位杂交预后
- CyclinD1与claudin7联合检测在肾上皮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于文娟
- 肾嗜酸细胞瘤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瘤(renaloncocytoma,RO)的病理、超微结构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3例RO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8例。年龄44—78岁,平均58岁。体检发现10例,因腰痛或腰部不适就诊3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1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对肿瘤标本进行临床、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Vim—entin、EMA、Ckpan、CK7、CK18、E-cadherin、CD10、RCC、CDⅢ、34βE12、HMB45、s-100和Ki67的表达水平,4例行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特点。结果组织学上,瘤细胞主要呈巢团状排列,分布于细胞稀少、疏松水肿的结缔组织中,部分可见弥漫片状、腺泡状、管状排列,偶见微囊状排列。瘤细胞小,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小圆形、规则,偶见局灶异形。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示CK18均阳性表达,E—cadherin阳性10例,EMA阳性12例,CD。阳性7例,CD18胞质阳性表达4例,CK7散在或灶状阳性4例,CK—pan和RCC各1例阳性表达;Vimentin、3415E12、HMB45和s-100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均〈1%。电镜观察瘤细胞胞质内有大量较大、较圆的线粒体聚集。1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67个月,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巢团状排列的瘤细胞分布于细胞稀少、疏松水肿的结缔组织中,此为RO在组织学上最重要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有助于对RO确诊和鉴别诊断。
- 张伟李玉军于文娟刘燕蒋艳霞
- 关键词:肾肿瘤嗜酸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 β_2-ADR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胰腺癌相关性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胰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结合DNA测序法检测32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β2-ADR 2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其多态性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27位点CC、CG基因型分布频率在胰腺癌组分别为68.75%、31.25%,在正常胰腺组为80.00%、2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和G等位基因频率在胰腺癌组为84.38%和15.62%,在正常胰腺组为90.00%和1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和TNM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β2-ADR 27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胰腺癌发病无相关性,尚需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 于层于文娟李玉军林东亮朱燕姚如永
- 关键词:胰腺肿瘤聚合酶链反应
- 一种多功能消化道肿瘤细胞采集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消化道肿瘤细胞采集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采集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能够方便的进入患者消化道的内部,不会给...
- 蒋艳霞马承泰于文娟张伟
- 文献传递
- 肾嗜酸性空泡状肿瘤7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空泡状肿瘤(eosinophilic vacuolated tumor,EV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6例)和海军第九七一医院(1例)形态学典型、病理诊断无异议的肾EVT,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2例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另选取同期诊断的肾嗜酸细胞瘤(RO)22例、嗜酸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eChRCC)17例进行比较。结果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9~61岁(平均年龄42岁)。临床上,7例均系体检发现,瘤体直径1.5~4.5 cm,结节状,边界清楚,切面灰红、灰白色,实性,质软。镜下观察:瘤组织呈巢团状或实性排列,伴有多少不等的腺泡状或小囊状结构,瘤细胞胞质嗜酸,胞质内均可见大而突出的透明空泡,核圆形,核仁明显,4例局部可见核周空晕,1例见灶状分布、胞质稀少、核深染的小细胞成分。所有病例均未见坏死和核分裂象。3例存在水肿性间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7例肿瘤均呈CD117、Cathepsin K阳性,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CK)7阴性,CK20散在或斑片状阳性,Ki-67阳性指数1%~4%。全外显子测序显示2例肿瘤均存在MTOR基因突变。统计学分析表明,EVT与RO中Cathepsin K、CD10、S-100A1和Cyclin D1的表达(P<0.05)及EVT与eChRCC中Cathepsin K、CD10、CK7和claudin7的表达(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例随访4~96个月(平均50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肾EVT是一种在形态学、免疫表型与RO、eChRCC均有重叠、与TSC/MTOR通路密切相关的少见肾肿瘤,嗜酸性胞质内可见大而突出的透明空泡以及存在显著的核仁是该肿瘤的重要组织学特征。联合应用系列免疫组织化学抗体有助于EV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该肿瘤生物学行为通常惰性,预后良好。
- 王彦庄洁李玉军计晓彬李云霞张月娟于文娟种道臣张伟蒋艳霞
- 关键词:肾肿瘤空泡
- 胃癌组织中微淋巴管的生成特点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淋巴管的生成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胃癌56例及相应正常胃组织12例进行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微淋巴管特异标记物Podoplanin标记微淋巴管,同时采用Ki-67来检测微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观察微淋巴管分布特点,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存在微淋巴管,但分布不一致.癌内微淋巴管数目少,并且多呈闭锁条索状,癌周微淋巴管数目多且多扩张,呈管腔样,有时可在其中发现癌栓.胃癌癌周微淋巴管密度(11.89±3.95)与癌内微淋巴管密度(5.83±3.26)相比较,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相应正常组织微淋巴管密度(6.93±1.32)相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癌周微淋巴管内皮细胞Ki-67指数(0.04±0.02)分别与癌内微淋巴管内皮细胞Ki-67指数(0)及相应正常胃组织微淋巴管内皮细胞Ki-67指数(0)相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癌周微淋巴管密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淋巴管受累相关(P<0.05).胃癌癌周微淋巴管内皮细胞Ki-67指数仅与淋巴管受累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新生淋巴管,且主要存在于癌周,癌周淋巴管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途径.
- 项锋钢徐静于文娟
- 关键词:胃癌微淋巴管密度淋巴管生成
- 肾盂移行细胞癌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肿瘤的肾盂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肾盂移行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1岁。肿物位于右侧肾盂内,约3.0cm×2.5cm×1.5cm,灰白色,蕈伞状。镜下:肿瘤组织由典型的Ⅱ级移行细胞癌及破骨细胞样肿瘤两种成分组成,混杂存在,未见移行。免疫组织化学:癌成分表达CK7、CK(AE1/AE3)及EMA阳性,灶性表达p53;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及单核肿瘤细胞成分表达波形蛋白,CD68,少数异型单核肿瘤细胞呈CK(AE1/AE3)及EMA阳性,而CK7及p53均阴性。结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肿瘤的肾盂移行细胞癌应视为移行细胞癌的一个特殊组织学类型,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肿瘤成分的出现可能提示肿瘤更具侵袭性,预后不良。
- 蒋艳霞于文娟张伟孙显路
- 关键词:肾盂肿瘤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