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口腔
  • 8篇粘膜
  • 7篇口腔粘膜
  • 3篇地鼠
  • 3篇金地鼠
  • 3篇金地鼠颊囊
  • 3篇颊囊
  • 3篇癌前
  • 3篇癌前病变
  • 3篇病变
  • 3篇病理
  • 2篇异常增生
  • 2篇增生
  • 2篇粘膜病
  • 2篇粘膜疾病
  • 2篇粘膜炎
  • 2篇上皮
  • 2篇上皮异常增生
  • 2篇肿瘤
  • 2篇微波辐射

机构

  • 7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第二医...

作者

  • 13篇乐福媛
  • 3篇曹宏康
  • 3篇周曾同
  • 2篇唐国瑶
  • 1篇刘健航
  • 1篇张伟国
  • 1篇华丽
  • 1篇陆志英
  • 1篇左雯君
  • 1篇赖红昌
  • 1篇周永梅
  • 1篇周永梅
  • 1篇周永梅
  • 1篇李伟国
  • 1篇张水龙
  • 1篇王中和
  • 1篇王英
  • 1篇钟文静
  • 1篇钟文静
  • 1篇胡惠芳

传媒

  • 4篇上海口腔医学
  • 4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上海生物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梅毒口腔表现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引起口腔科医生对早期梅毒的口腔临床表现的警觉。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9月期间 ,4 2例口腔粘膜具红白相杂损害的就诊患者 ,经鉴别排除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后 ,作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 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快速检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检查 4 2例均为阳性。结论 梅毒应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 。
陆志英乐福媛
关键词:梅毒口腔表现粘膜炎
p53、PCNA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观察p53和PCNA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征,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临床疑为癌前病变的患者行局部组织活检、光镜检查,作出病理诊断;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53和PCNA的标记,并将两者结果做比较。结果在癌前病变中,随着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从基底层向角化层发展,p53和PCNA阳性表达细胞也随着同步发展。病变伴不同程度异常增生的各病例阳性表达程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53和PCNA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呈同步性。且与病变细胞的异常增生程度呈正相关;p53在癌前病变中的阳性表达可能是其发生癌变的早发事件;癌变的发生可在上皮异常增生的较早期。故p53和PCNA的检测有利于临床上早期发现有异常增生倾向的病变。
乐福媛田臻张伟国
关键词:P53PCNA癌前病变免疫组化口腔粘膜肿瘤
微波阻断金地鼠颊囊癌前病变恶化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1999年
的 观察微波治疗在阻断金地鼠颊囊癌前病变恶化中的作用。方法 微波辐射于二甲基苯丙蒽 ( DMBA)诱导的金地鼠颊囊癌前病变模型上 ,进行肉眼观察及光镜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微波辐射组与模型组之间在临床及形态学方面的改变均有差异 ,而两种观察方法的结果之间有高度相关性。
周永梅周曾同唐国瑶乐福媛王英
关键词:癌变微波辐射病理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上皮异常增生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了解口腔粘膜常见斑纹类疾病与上皮异常增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统计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粘膜科 30 6例口腔粘膜常见斑纹类疾病的上皮异常增生发生率 ,并比较几种常见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的上皮异常增生发生率 ;观察其中 30例作过 2次以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病例经过治疗后的发展趋势。结果 赤斑、白斑、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的上皮异常增生发生率分别为 10 0 %、5 6 .43%、2 0 .83%和 13.6 4% ,经统计学分析 ,白斑和赤斑的上皮异常增生发生率明显高于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 ;30例作过 2次以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病例中 ,轻度异常增生和中度异常增生的癌变率和逆转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支持白斑和赤斑为癌前病变 。
陆志英乐福媛
关键词:口腔粘膜病上皮异常增生癌前病变组织病理学
微波辐射阻断金地鼠颊囊白斑癌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近年来微波已被应用于包括口腔粘膜病和口腔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但用于防止癌前病变恶化的研究尚少。本实验采用微波辐射金地鼠颊囊白斑,比较模型组和微波组远期癌变率,观察肉眼和光镜下的组织细胞变化规律,摸索最佳技术参数,旨在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动物实验参考依据。结果发现微波辐射能有效地降低白斑癌变率;其光镜和肉眼观察到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揭示微波阻癌的可能机理;明确了正常掌握技术参数,严格控制最佳升温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周曾同唐国瑶张水龙乐福媛钟文静周永梅胡惠芳李伟国王英华丽
关键词:口腔粘膜疾病口腔肿瘤白斑癌变微波辐射
103例口干症病因探讨被引量:4
2000年
陆梅珍乐福媛
关键词:口干症干燥综合征病因
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口腔粘膜炎10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5
1999年
目的对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口腔粘膜非特异性糜烂、溃疡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治疗组(用A药含地塞米松0.3mg/片)和对照组(用B药不含地塞米松的安慰剂)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复发性口疮、口腔扁平苔藓和放疗性口腔粘膜炎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6.66%、90.00%和95.00%;对照组有效率26.67%、10.00%和4.00%。经Fisher确切概率计算P=1.44×10-6、P=3.5×10-5和P=2.12×10-3。结论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口胶粘膜糜烂、溃疡疗效显著。
乐福媛曹宏康王中和
关键词:醋酸地塞米松放疗性口腔粘膜炎
口腔梅毒疹8例被引量:12
2000年
报告8例口腔二期梅毒疹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及舌部红斑、糜烂、白斑和咽部充血。实验室检查8例患者RPR、TPHA均为阳性。普鲁卡因青霉素、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第3、6、9、12个月时复查 ,两项指标均逐渐下降。2例转为阴性。4例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1个月内皮疹消退 ,4例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2个月内皮疹消退。
刘健航左雯君钱晖乐福媛
关键词:梅毒疹口腔粘膜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T细胞亚群、sIL-2R水平的动态观察被引量:6
1997年
通过观察20例扁平苔藓(OLP)患者发作期和病情稳定期的T细胞亚群百分比,sIL-2R水平的变化,发现OLP发作期CD8+T细胞百分比上升,CD+4/CD8+T细胞比例下降,sIL-2R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病情稳定期这些指标趋于正常。
赖红昌曹宏康乐福媛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T细胞亚群SIL-2R
注射确炎舒松引起月经紊乱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注射确炎舒松引起月经紊乱的临床分析乐福媛应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治疗扁平苔藓(简称LP),盘状红斑狼疮(简称DIE)等口腔粘膜病。已广为临床所采用。但有关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后的副作用报道甚少。本文对应用醋酸确炎舒松A(Triamicinalonea...
乐福媛
关键词:月经紊乱肾上腺皮质确炎舒松类固醇注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