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波

作品数:20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尿道
  • 6篇手术
  • 6篇尿道下裂
  • 6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3篇前列腺
  • 3篇细胞
  • 3篇包皮
  • 2篇电灼
  • 2篇一期治疗
  • 2篇湿疣
  • 2篇输精管
  • 2篇重度尿道下裂
  • 2篇外科学
  • 2篇解剖学
  • 2篇尖锐湿疣
  • 2篇核酸
  • 2篇癌细胞
  • 2篇膀胱
  • 2篇膀胱癌

机构

  • 20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长沙医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安县人民医院

作者

  • 20篇万波
  • 8篇蒋先镇
  • 7篇何乐业
  • 6篇曾青
  • 5篇朱雪阳
  • 5篇蒋志强
  • 4篇龙智
  • 2篇谭靖
  • 2篇周启良
  • 2篇徐四元
  • 2篇鲁建云
  • 2篇文乐军
  • 2篇黄进华
  • 2篇陈静
  • 2篇左成忻
  • 2篇阳建福
  • 2篇王昌辉
  • 2篇王宁
  • 1篇廖朝晖
  • 1篇彭东毅

传媒

  • 4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长沙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腹腔途径腹腔镜去顶术治疗肾囊肿32例
2004年
朱雪阳钟狂飚蒋志台万波
关键词:腹腔
横向带蒂包皮皮管(Duckett术式)修补尿道下裂356例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带蒂包皮皮管(Duckett术式)修补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1995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施行带蒂包皮皮管(Duckett术式)修复尿道下裂356例,其中年龄小于14岁的患儿324例(91.0%),修补尿道长度最长10 cm,最短1.5 cm。结果:发生尿道瘘共30例(8.4%),外口狭窄1例,吻合口狭窄1例,比较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时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成功率91.0%。结论:Duckett术式应是Ⅰ期治疗尿道下裂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阴茎下屈需要横断并切除尿道板的患儿。
蒋先镇阳建福曾青万波何乐业
关键词:尿道下裂外科手术
小儿包皮术中S100可吸收止血材料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小儿包皮术中S100可吸收止血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包茎或包皮过长的6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2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包皮环切术治疗。C组最内层使用凡士林纱布包扎,A组最内层使用S100吸收性止血绫包扎,B组最内层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润湿的S100吸收性止血绫包扎。比较三组患儿术后出血率、伤口换药时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结果:A、B组伤口换药时疼痛程度评分低于C组,且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出血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术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可吸收性止血材料能够明显降低小儿包皮手术术后出血率,降低换药时伤口的疼痛程度,且润湿后的S100可吸收性止血材料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万波
关键词:小儿包皮手术S100可吸收止血材料
miR-200c通过激活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诱导膀胱癌细胞阿霉素耐药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miR-200c表达与膀胱癌细胞阿霉素(DOX)耐药的关系。方法:过表达或抑制miR-200c表达后,检测DOX对膀胱癌细胞(RT4、RT112、T24和TCCSUP)生长抑制作用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iR-200c对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检测Wnt/β-连环蛋白信号激活剂Wnt3a干预对miR-200c诱导膀胱癌DOX耐药作用的影响。结果:抗miR-200c转染后,T24和RT4细胞DOX的耐药性显著下降。DOX干预后,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抗miR-200c转染组膀胱癌细胞凋亡和S期积累明显增加。此外,抗miR-200c转染组膀胱癌细胞中Dkk1,Kremen2和s FRP2等Wnt/β-连环蛋白信号的负调控蛋白表达明显升高,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活性明显下降。Wnt3a干预能够拮抗抗miR-200c转染的膀胱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论:miR-200c表达与膀胱癌细胞DOX耐药密切相关,且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激活介导了miR-200c诱导的膀胱癌细胞DOX耐药性。
刘雷李轶枭万波曾青
关键词:膀胱癌阿霉素微小核糖核酸MIR-200C
卡介菌多糖核酸不同给药方式配合局部电灼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不同给药方式配合局部电灼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CA患者随机分为四组:Ⅰ组单纯局部电灼治疗;Ⅱ组局部电灼治疗和肌注BCG-PSN;Ⅲ组局部电灼治疗和肌注双倍剂量BCG-PSN;Ⅳ组局部电灼治疗和局部注射BCG-PSN。比较四组的临床复发率。结果四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0.00%(18/30),30.00%(9/30),22.22%(6/27)和28.00%(7/2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不同给药方式配合局部电灼治疗能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卡介菌多糖核酸不同给药方式组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左成忻万波陈静鲁建云向亚萍黄进华
关键词:尖锐湿疣卡介菌多糖核酸电灼治疗
前列康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对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前列康片与盐酸坦索罗辛联合使用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观察组接受前列康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炎症评分(NIH-CP SI)和总有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介素(IL)-2、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亚群的含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IH-CPSI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细胞亚群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CD4^+/CD8^+比值均有回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前列康片联合盐酸坦索罗辛胶囊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安全有效,并且可提高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前列腺液中炎症因子的水平。
万波王建喜周毅波谭硕
关键词:前列康片慢性前列腺炎
抗肿瘤药物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 比较不同化疗药物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80例行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后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分层随机法分为6组:A组米托蒽醌(MTZ,32例)、B组丝裂霉素C(MMC,29例)、C组羟喜树碱(HCTP,28例)、D组吡柔比星(THP,33例)、E组表柔比星(EPI,31例)、F组吉西他滨(Gemcitabin,27例),分别于术后1周开始规律膀胱灌注,比较6组肿瘤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C、D、E、F组化疗药物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8.12%、75.86%、82.12%、81.81%、80.65%、81.48%,各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E、F组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38%、75.86%、42.86%、66.67%、45.16%、33.33%;A组与B、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E、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种化疗药物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均较佳,结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羟喜树碱与吉西他滨是相对安全与疗效满意的化疗药物.
张小红谭靖姚鲲汪金荣万波危文素
三联疗法治疗包皮过长的尖锐湿疣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将72例包皮过长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I组:30例采用电灼、γ-干扰素局部注射和包皮环切术联合治疗(三联疗法);II组:20例采用电灼、γ-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二联疗法);III组:22例采用单纯电灼治疗。3个月和6个月对比三组的疗效。结果:3个月:I组I、I组的疗效与III组的疗效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9.675;χ2=4.014;P<0.05),I组与II组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946;P>0.05);6个月:I组与II组I、II组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4.861;χ2=19.338;P<0.05),II组与III组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752;P<0.05)。联合使用电灼、γ-干扰素和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皮过长的尖锐湿疣较好方法。
左成忻万波黄进华鲁建云廖朝晖陈静
关键词:包皮过长尖锐湿疣电灼术Γ-干扰素包皮环切术
两组Snodgrass尿道下裂修补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Snodgrass法尿道下裂修补法及在不同条件下施术的结果。方法回顾2003年9月至2005年3月在津巴布韦中央医院(国外组27例)和2005年6月至2010年7月在国内(国内组24例)采用Snodgrass法施行尿道下裂修补的资料。国外组未行阴茎包皮脱退、转移皮瓣覆盖新尿道,缝线粗,单通道导尿管引流,术后3~5d出院。国内组术前准备充分,游离阴茎包皮皮瓣并转移覆盖新尿道,7/0~9/0可吸收线缝合,Foley’s尿管可靠引流,抗生素预防感染1~2周。结果国外组伤口裂开漏尿6例,阴茎轻度弯曲3例,无需再矫形治疗。需要再手术的发生率22.3%。国内组伤口裂开漏尿1例,术后出血1例,加压包扎后出血停止。暂时漏尿2例,随访时痊愈。再手术的发生率4.2%。结论Snodgrass尿道下裂修补显著优于其他修补法。合适的手术条件是获得预期效果的根本。
朱雪阳万波龙智曾青何乐业谭靖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体会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 (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2例BPH、TUVP的临床资料。结果 :5 2例 ,出院时IPSS、QOL和Qmax分别由术前的 2 2 .8、5 .2、4 .9ml/s改变为 6 .1、1.6、14 .6ml/s。 32例获得 1~ 19个月随访 ,绝大多数感到满意 ,主观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TUVP是一种创伤性小、安全、有效的治疗BPH新方法 。
何乐业蒋先镇朱雪阳万波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前列腺增生症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