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瑞翠

作品数:27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阶级
  • 5篇浪漫
  • 5篇浪漫主义
  • 4篇道德
  • 3篇东方神秘主义
  • 3篇神秘主义
  • 3篇主义
  • 3篇宗教
  • 3篇小说
  • 3篇贵族
  • 3篇贵族阶级
  • 3篇《荒凉山庄》
  • 2篇戴维·洛奇
  • 2篇道德伦理
  • 2篇狄更斯
  • 2篇雪莱
  • 2篇中产阶级
  • 2篇诗歌
  • 2篇诗歌创作
  • 2篇诗人

机构

  • 16篇燕山大学
  • 14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长春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27篇龙瑞翠
  • 11篇李增
  • 2篇李丹
  • 1篇王立河
  • 1篇孙秀丽
  • 1篇王林海
  • 1篇韩大伟
  • 1篇郑丹

传媒

  • 5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长春大学学报
  • 2篇燕山大学学报...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外国语文
  • 1篇外语学刊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教学研究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外语教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上夫人》:如画旅行中的多重凝视被引量:1
2021年
沃尔特·司各特被誉为英国历史小说之父,但其选材角度、写作手法及民族史观与审美观等均形成于他早年的诗歌创作,并成熟于他最得意的叙事长诗《湖上夫人》。在《湖上夫人》中,司各特通过呈现陌生来客在苏格兰高地如画旅行引发的多重凝视图景,复现了一幅16世纪苏格兰地理景观图。这一景观图通过浪漫化和美化苏格兰高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述说了诗人对苏格兰传统满怀眷恋,同时又以浓郁的人文关怀与帝国情怀陈述了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边缘与中心、地方与中央的挣扎关系,表达了诗人渴望构建一个以英格兰为中心、尊重各民族差异的、统一的大不列颠民族的宏愿。
龙瑞翠王林海
关键词:凝视
《远大前程》中慈善话语的多元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慈善话语作为19世纪英国社会重要论题众小说家关注的焦点,狄更斯作为该时期最强力文化代言人也不例外。自1840年前后他开始为慈善到处奔忙,并把他对社会慈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融进小说创作中,将之变成抗争社会道德伦理腐化的武器。在其诸多关涉慈善问题的小说中,《远大前程》又是最成熟、典型的。无论是从叙事结构还是叙事内容都恰当地把慈善话语与社会、人性真实融为一体。
龙瑞翠
关键词:远大前程多元性
《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荒凉山庄》作为狄更斯的核心之作,清晰而完美地展现了维多利亚早中期英国社会的整体风貌。狄更斯通过全面塑造当时社会中的三个典型阶级实现了一种社会批判与道德教化的完美契合。本文试图从具体文本出发,以人物阶级身份为基点分析当时人们的伦理道德和行为风貌。这一时期的三个阶级之间在进行着一场无声无息却意味深远的伦理道德“互动”。一方面是贵族伦理道德继续作为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是社会所承认的官方的文化参照系。另一方面,随着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的发展,贵族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渐受到中产阶级文化的冲击,中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渐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无产阶级仍是一个被压制的沉默阶级,是社会中的失语者。狄更斯在小说中不仅批判了那个社会阶级的不平等,也在评述着那个社会的文化,特别是伦理道德观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那个社会何去何从的关注与思考,也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命本体的深层思索。
李增龙瑞翠
关键词:狄更斯《荒凉山庄》贵族阶级中产阶级道德伦理
雪莱迷恋与认同东方神秘主义的表征与动因被引量:3
2010年
一直以来,研究雪莱的学者们在探讨雪莱宗教观时多限于关注雪莱身上的基督教因素,甚少涉及诗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其他宗教因素如东方神秘主义等——尽管很多学者都从东方主义角度注意到雪莱喜欢形而上地营造一个与西方完全对立的遥远东方世界,赞颂东方的神秘宁静之同时又极力批判东方的迷信愚昧,审视西方工业文明的优劣。事实上,雪莱对东方文化、东方宗教尤其是具有印度教色彩的解脱思想(Moksha)以及湿婆崇拜(Shiva)等神秘主义因素都有深切的迷恋与内在化认同。
龙瑞翠李增
关键词:东方神秘主义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交融式”宗教范式研究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歌作为英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个性化的美学观、充满想象力的文学内涵、理想化的政治理念吸引着国内外一代又一代的批评者。但我们对研究文献的追溯却发现,虽然宗教作为诗人创作的重要源...
龙瑞翠
关键词:浪漫主义诗人艺术风格诗歌创作
极权场域中的极权主义者——论《一九八四》中的主人公温斯顿
2011年
运用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场域理论来对小说《一九八四》中的主人公温斯顿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温斯顿虽然是极权主义的一个受害者,但他所做出的种种"反惯习"的行为却恰恰符合了极权社会统治者的"真惯习",温斯顿本质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极权主义追随者。
李丹龙瑞翠
关键词:场域惯习
英国“黄金时代”道德风尚之流变——英国维多利亚社会阶级与道德关系流变探论被引量:28
2008年
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社会迅速发展转型,并最终确立其世界工业霸主地位,完成了海外拓殖的历程,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而对英国近现代社会影响深远、为塑造近现代英国民族灵魂、稳定当时的社会局面立下不朽功勋,同时又造成人性与自由严重受压抑的"维多利亚主义"(Victori-anism)道德风尚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这是一个崇尚道德风尚的时代,"没有人能够逃出被道德审查的命运"[1]。正因为道德在维多利亚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对维多利亚道德的研究理应成为维多利亚小说研究的重要焦点。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维多利亚时期道德观念的流变,从而对维多利亚道德进行重新阐释,可以更好地把握维多利亚小说中人物反映出来的道德风貌。
李增龙瑞翠
关键词:道德风尚功利主义
英国19世纪宗教与小说创作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人高于动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作为精神的社会存在,人必然是要寻求精神依托的,而宗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选择。在维多利亚时代,由于工业革命及科学的发展,人们可能已经不再相信传统的宗教,但他们依然需要宗教作为精神的依托,因而虔诚信教依然是那个世纪的一个重要标志,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社会精英,甚至是科学家和进化论支持者都是宗教的信仰者。这一时期的宗教体现出一种世俗化的倾向,它反映在人们的日常道德行为之中,成为一种社会公众性的意识形态以及智性生活的中心,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和空洞信仰的能量来源。身为维多利亚时代一分子的作家也必然受到那个时代宗教情势的影响。作为时代敏感的晴雨表,他们体验并感知着宗教的变革,并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笔将其反映出来,文学与宗教呈现出一种密切的关联。
李增龙瑞翠
关键词:小说创作宗教世俗化宗教性
《风流才子》中的欲望书写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戴维·洛奇最新传记元小说力作《风流才子》以半采访体叙述方式,从个体与公共伦理两个层面叙述主体威尔斯对爱欲——人类最根本欲望的认知,厘析个体欲望与公共伦理意识之间的张力以及多重欲望主体之间的对抗与依存关系,探索符号自我在"过去-当下-未来"3个维度的内涵,勾画个体历史符号性的自我图式,探析个体自我存在的状态与价值。
龙瑞翠
关键词:戴维·洛奇欲望书写身体
剧变中的英国19世纪慈善话语
2012年
慈善话语作为19世纪英国社会论争的重要焦点,近年来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但这些研究大多仅关注慈善之为文化域的次主题,未能从整一、独立视角关注英国19世纪城市化语境下慈善话语的变迁及其表现特征。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国19世纪慈善话语呈现出群体性、阶段性、动态性的急剧变迁过程,而且在这一变迁过程中,社会中各种慈善话语都试图展示自己的声音,并积极争夺自己的话语权。
龙瑞翠李丹
关键词:城市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