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军
- 作品数:28 被引量:326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保护性耕作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13
- 2014年
- 保护性耕作起源于美国,现已成为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效果最好的一项旱作农业技术。本文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国内外应用概况,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讨了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 王幸王宗标齐玉军徐泽俊吴存祥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黄淮海夏大豆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7年
- 在徐州麦豆一年两熟区进行田间定位试验(2012-2016年),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免耕和旋耕)和小麦秸秆还田量(不还田、半量还田和全量还田)对大豆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旋耕处理相比较,免耕处理对大豆产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速效K含量没有影响,但减少了土壤NO_3^--N含量,增加了土壤NH_4^+-N含量、土壤速效P含量和播种期至苗期的土壤容重。与不还田处理相比较,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大豆单株荚数、百粒重和产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速效K含量,降低了土壤NO_3^--N含量、NH_4^+-N含量和初花期至初熟期土壤容重。免耕和秸秆还田均降低了土壤p H值、播种期至初花期土壤温度,增加了播种期至初花期土壤湿度。秸秆不还田下免耕处理大豆单株荚数、百粒重、产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 H值和土壤NO_3^--N含量较旋耕处理显著下降。与之不同,秸秆还田下免耕处理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P含量高于旋耕处理,土壤温度、土壤NO_3^--N含量和土壤NH_4^+-N含量低于旋耕处理,而免耕处理与旋耕处理间大豆产量和土壤速效K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免耕+秸秆全量还田处理土壤温度、土壤p H值最低,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因此,在黄淮海夏大豆区推广免耕技术时,应与秸秆覆盖,尤其是秸秆全量覆盖相结合,同时,在生产中需要注意N肥的补充。
- 王幸邢兴华徐泽俊齐玉军季春梅吴存祥
- 关键词:大豆土壤耕作秸秆还田
- 一种夏大豆轻简化栽培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夏大豆轻简化栽培方法。属大豆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良种选用、适时播种、麦秸还田、种子肥料撒施、浅旋镇压、喷施除草剂、田间管理等步骤。本发明所述方法简单易行、节约农时;大豆出苗率较高、苗匀、苗壮,为大豆高...
- 王幸王宗标徐泽俊齐玉军王晓军孙东雷卞能飞
- 文献传递
- 早熟小果型花生新品种徐花1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2015年
- 徐花17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08年选育的以中间材料徐9135-14(油料所31269×徐州68-4)作母本,中果型早熟品种花28作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选育而成的早熟小果型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外观品质优良、抗病性和抗旱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2013年1月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通过,建议在黄淮海、华北花生产区种植。该文综述了早熟小果型花生新品种徐花17号的选育进程、产量表现、品质特性及品种优缺点,并详述了徐花17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进一步推广应用。
- 孙东雷王晓军卞能飞张祖明王宗标王幸徐泽俊齐玉军
- 关键词:花生选育栽培技术
- 外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花期淹水大豆碳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为了研究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对大豆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节作用,为大豆抗渍涝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渍涝敏感型大豆品种徐豆18和耐渍涝品种南农1138-2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花期淹水前喷施DDTC,调查大豆叶片光合特性、蔗糖代谢酶活性及叶片、根系和根瘤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淹水胁迫降低了植株地上部、根系和根瘤干物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根系中淀粉含量、根瘤中蔗糖和淀粉含量。其中,南农1138-2植株干物重,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以及根系中淀粉含量比徐豆18下降幅度小,而两品种间根瘤中蔗糖和淀粉含量下降幅度基本一致。与之不同,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活性、SS(分解方向)、酸性转化酶(AI)活性,叶片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根系中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增加。其中,南农1138-2叶片中蔗糖合成酶(SS)(分解方向)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增幅较小,而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SS(合成方向)活性增幅较大。DDTC处理提高了淹水胁迫下两品种植株干物重,缓解了淹水胁迫对大豆植株生长的抑制;提高了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片中SPS和SS(合成方向)活性,并降低了SS(分解方向)和AI活性,促进了淹水胁迫下叶片中蔗糖向根系和根瘤的转运; DDTC处理也增加了根系中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根瘤中蔗糖和淀粉含量,表明DDTC处理在调控淹水胁迫下大豆植株生长和碳代谢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邢兴华徐泽俊齐玉军孙东雷卞能飞王晓军王幸
- 关键词:淹水大豆花期碳代谢
- 干旱胁迫下GmYUC12a对大豆侧根蔗糖代谢的影响
- 2024年
- 黄素单加氧酶编码基因(YUCs)是依赖于色氨酸生长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因子。为了明确GmYUC12a在大豆侧根蔗糖代谢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试验以大豆稳定品系徐9302为材料,通过发根农杆菌侵染子叶下胚轴,获得过量表达发状根复合体植株,测定5%PEG 6000(M/V)模拟干旱胁迫下GmYUC12a过量表达发状根分生出的侧根形态特征、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发现,干旱胁迫下GmYUC12a过量表达显著增加侧根长度和干重,表明GmYUC12a可促进干旱胁迫下侧根的生长发育过程。GmYUC12a过量表达能够引起干旱胁迫下侧根GmSUC2、GmCWINV1和GmMST2表达上调,提高蔗糖卸载能力;促使GmSPS1、GmSPS2和GmSuSy1表达上调,增强蔗糖循环能力,促进侧根蔗糖和可溶性糖积累。综上,干旱胁迫通过上调GmYUC12a表达,调控侧根蔗糖卸载和循环过程,维持侧根生长。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干旱胁迫下GmYUC12a调控侧根发育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生长素合成在大豆干旱响应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 齐玉军邢兴华王好让徐泽俊童飞李思梦江海东王幸
- 关键词:大豆干旱侧根蔗糖代谢
- 鲜食大豆新品种徐春6号的选育
- 2024年
- 徐春6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辽宁骏晨种业有限公司以高雄3号为母本,LR7813(沪宁95-1×开科源12号)为父本,采用人工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2020—2021年参加江苏省鲜食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鲜荚产量为11181.8 kg/hm^(2),较对照品种台湾292平均增产11.2%;2年平均鲜粒产量为6042.8 kg/hm^(2),较对照品种台湾292平均增产19.5%。2021年参加江苏省鲜食春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为11880.0 kg/hm^(2),较对照品种台湾292平均增产9.2%;平均鲜粒产量为6322.5 kg/hm^(2),较对照品种台湾292增产10.7%。该品种出苗至青荚采收生育日数为86.0 d,适宜江苏省及周边地区作鲜食春大豆推广种植。202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豆20230004。
- 李思梦齐玉军徐泽俊邢兴华童飞王好让晋彤彤王幸
- 关键词:鲜食大豆选育栽培
- 江苏省花生地方品种品质性状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对江苏省143个花生地方品种资源的粗脂肪、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含量等20个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方品种之间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在1.95%~23.39%,其中硬脂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粗脂肪含量变异系数最小;检测到一些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较高的优异材料;在欧氏距离为15时可将143份花生地方品种划分为五大类群,为育种时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 王晓军孙东雷张祖明王宗标王幸徐泽俊齐玉军
- 关键词:花生品质性状聚类分析欧氏距离近红外光谱分析
- ahFAD2基因在江苏地方花生品种中的分布及其与油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2017年
- 【目的】为了阐明ahFAD2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与种子油酸含量的关系,探究油酸含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性。【方法】利用CAPS标记对141份江苏地方品种的ahFAD2基因位点进行检测。【结果】25份材料ahFAD2A位点为野生型,116份材料ahFAD2A位点符合448G>A的突变类型,ahFAD2B基因只存在野生位点;突变型位点所占的比率在交替亚种中远高于连续亚种;油酸含量均值在具有突变型位点花生中显著高于具有野生型位点花生;花生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认为ahFAD2A等位基因位点与花生种子油酸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普通型花生中含有较多的中等油酸含量的ahFAD2A-m。
- 孙东雷卞能飞徐泽俊齐玉军邢兴华王晓军
- 关键词:花生油酸含量农艺性状
- 一种高台池栽花生人工杂交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台(杂交池)池栽花生人工杂交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杂交池准备、亲本种植方法、密度,母本清棵、去除主茎、摘花、人工杂交、压枝、标记,喷水保持墒情等步骤。掌握相应的人工杂交技术是搞好花生新...
- 王晓军孙东雷张祖明卞能飞徐泽俊齐玉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