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
- 作品数:119 被引量:64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加筋红土的广义等效围压和极限平衡条件被引量:11
- 2007年
- 从加筋土体中筋材的作用相当于等效围压的概念出发,提出了一般加筋土体广义等效围压的概念。基于加筋前后土体达到相同强度的围压差,建立起包含传统等效围压的广义等效围压计算式;根据加筋土体仍然服从于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引入两个加筋指数α,β来反映筋材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建立起包含传统极限平衡关系的加筋土体极限平衡条件;并讨论了不同排水条件和筋材性质对加筋指数的影响。红土加柔性筋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排水条件下,α基本接近于1;β随排水条件而变化,完全排水条件下的β大于1,完全不排水条件下的β小于1。固结不排水条件下的β有时大于1,有时小于1,可能与加筋层数和筋材性质有关;加筋红土在完全排水条件下的广义等效围压为正,在完全不排水条件和固结不排水条件加筋层数较少时的广义等效围压为负;β和广义等效围压都随加筋层数的增加而增大。
- 黄英符必昌金克盛龚羊庆李琴书
- 关键词:极限平衡条件
- 云南红土加筋效应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针对云南加筋红土的三轴试验结果,研究排水条件、筋材种类、加筋层数等因素对云南红土加筋效果的影响。加筋效果采用加筋效果系数、归一化加筋效果系数和加权加筋效果系数来衡量。结果表明:红土的加筋效果系数随围压的变化规律不显著,但归一化加筋效果系数的绝对值随围压的增大逐渐减小并趋向于零,强度和变形加权加筋效果系数随加筋层数的增加而增大,孔压加权加筋效果系数随加筋层数的增加而减小;红土在完全排水条件下加筋,强度加筋效果系数大于1,并随加筋层数的增加而增大;在固结不排水条件下加筋,强度和变形加筋效果系数都随加筋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大,孔压加筋效果系数则随之逐渐减小;在完全不排水条件下加筋,强度和变形加筋效果系数都小于或等于1。认为红土的加筋机理可以从筋材在土体中所具有的隔离效应、阻力效应、拱效应、压密效应、孔压效应等几个方面的综合作用来解释。
- 黄英符必昌王海军金克盛张祖莲
- 关键词:排水条件加筋效果加筋机理
- 一种新型土壤强固剂加固红土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土壤强固剂是一种新型的加固土体复合材料。文中通过室内击实、直剪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比试验 ,分析了一种新型土壤强固剂对云南红土的加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这种新型土壤强固剂对红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基本无影响 ,但可提高红土样的最优含水量 ,特别是抗剪强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都有显著提高 ,强度加固效果系数都大于 1,变形加固效果系数都小于 1,其加固效果优于粉煤灰。证明这种新型土壤强固剂能够显著改善土体性能 ,减小变形 ,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
- 黄英何发祥
- 关键词:红土
- 干湿循环下云南非饱和红黏土的收缩和微观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究干湿循环作用对非饱和土收缩特征和微观结构的演化规律,本文以云南红黏土为研究对象,考虑干湿循环次数和初始干密度对土体收缩特征的影响,并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红黏土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未经干湿循环处理的试样比较,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多,收缩特征曲线逐渐上移,干湿循环4次以后曲线基本不再变化,收缩特征曲线在等比例阶段相互平行且斜率较小;与初始干密度为1.45g/cm^(3)的试样比较,随着初始干密度逐渐减小,试样饱和状态下含水率增大,曲线斜率变平缓,结构收缩段和残余收缩段变长;受干湿循环影响,SEM图像显示孔隙增大,裂隙变长变宽,土颗粒排列混乱,土体结构变差。该研究成果对云南红黏土地区工程病险的认识和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 潘泰黄英张涛
- 关键词:干湿循环微观结构
- 干湿循环作用下云南红土裂缝发展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以干湿循环为控制条件,考虑初始干密度、增湿次数和脱湿次数等影响因素,采用室内试验和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南红土裂缝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化。控制初始干密度为1.20,1.30,1.40,1.50g/cm^3,通过增湿、脱湿的干湿循环及膨胀率等试验方法,观察红土样裂缝的变化,并应用Matlab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红土样的裂缝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下,初始干密度越大,红土样越容易开裂,干密度较小时(1.20g/cm^3)土样始终不开裂,随干密度增大(1.30,1.40g/cm^3),红土样在第3次增湿中开裂,干密度达1.50g/cm^3时,红土样在第2次增湿中开裂,增湿过程对红土样裂缝发展的影响显著大于脱湿过程的影响;红土样的膨胀率随浸泡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干密度为1.20,1.30,1.40g/cm^3时约8min膨胀基本稳定,干密度为1.50g/cm^3时约36min膨胀趋于稳定;对应红土样的裂缝条数、长度、面积和宽度等特征参数随增湿次数、脱湿次数增大而增大;随干密度增大,红土样的裂缝条数、长度与面积增大,裂缝宽度在干密度约1.30g/cm^3处存在峰值。干湿循环作用引起云南红土开裂的关键因素在于增湿过程中红土样的不均匀膨胀,红土裂缝属于膨胀裂缝,其发展过程包括裂缝孕育期(0~2次)、裂缝形成发展期(2~6次)和裂缝稳定期(6~8次)3个阶段,这3个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最终影响了红土裂缝的发展演化趋势。
- 赵贵刚黄英张浚枫程富阳周志伟
- 关键词:干湿循环
- 加筋碎石土的抗剪强度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00年
- 通过对比分析碎石土加筋前后高压大三轴饱和固结排水试验结果 ,研究碎石土加筋的抗剪强度特性。结果表明 :加筋碎石土复合体的应力 -应变 -体变关系仍然表现出不加筋碎石土的基本特性 ,加筋后的应力 -应变 -体变曲线比不加筋前显著提高 ,其本构关系可用邓肯 -张双曲线模型来描述。不论加筋与否 ,碎石土的加卸荷循环曲线基本都呈相互平行的直线。加筋增强了碎石土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碎石土加筋的效果可以显著提高凝聚力 ,但对其内摩擦角影响很小。颗粒越粗硬 ,对提高强度、减小变形越有利。
- 黄英保华富
- 关键词:加筋碎石土抗剪强度
- 试论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及演化趋势被引量:43
- 2003年
- 据长期对岩溶及红土化作用等的研究成果 ,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及演化规律 ,提出了一个新的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模式 ,进而深入阐明了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演化规律及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的演化趋势等 ,在解决岩溶及红土学术界存在的碳酸盐岩上覆红土的形成、碳酸盐岩与上覆红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等一系列重大疑难问题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 符必昌黄英
- 关键词:碳酸盐岩红土化作用气候
- 降雨作用下红土型坡面径流特性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针对云南红土型坡面和一定的雨强、坡度,运用人工模拟降雨水槽模型试验、土工试验及相关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降雨作用下云南红土型坡面径流的水动力学特性及红土干密度、坡面侵蚀模数与坡面径流剪切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坡面径流平均流速随坡面径流历时呈先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且坡面径流的平均流速随红土干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坡面径流平均流速与单宽流量呈幂函数关系(R^2=0.996)。(2)坡面径流平均水深随径流历时也呈先上升而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且干密度越大,平均径流水深也越大,平均径流水深与单宽流量也呈幂函数关系(R^2=0.996)。(3)在试验条件下,坡面径流流态属层流急流流态。(4)在试验条件和干密度一定的条件下,坡面侵蚀模数随径流剪切力的增大而增大,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当干密度为1.0,1.1,1.2,1.3,1.4 g/cm^3时,R^2最小为0.816,最大为0.945;坡面红土的临界剪切力分别为0.482,0.510,0.556,0.586,0.656 Pa。坡面径流特性受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坡面侵蚀模数及红土临界剪切力与坡面径流特性和土壤自身特性密切相关。
- 张祖莲洪斌黄英梁谏杰邱观贵
- 关键词:红土坡面径流干密度侵蚀模数
- 西部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
- 西部中小企业的状况表现为数量少、成长性差,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改革滞后、管理方式落后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等。西部中小企业发展质量不高,其快速发展容易导致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等问题。矛盾的解决在于实施中小企业绿色技术...
- 黄英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 文献传递
- 迁移条件下磷污染红土的宏微观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以云南红土为研究对象,以六偏磷酸钠为污染源,通过磷污染红土的土柱迁移试验,探讨了土柱不同位置深度磷污染红土的宏微观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柱位置深度的增加,磷污染红土的相对质量、黏粒含量减小,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中上部存在最小值;新生成不稳定的β-钠铁矿,红土中磷的含量在中上部出现最大值,土柱表层氧化亚铁的含量最大;其微结构图像由上部致密的鳞片状单元向中部松散的凝块状进而向下部紧密的蜂凝状单元变化,对应孔隙比在中上部存在最大值;浸泡液的铁铝离子浓度随迁移时间延长而增大,渗流液中存在痕量的铁铝离子。磷与红土的作用机理可以从磷土间所存在的水解、吸附络合、还原氧化、成盐等作用过程来解释。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改变了磷污染红土的宏微观特性。
- 杨小宝黄英
- 关键词:理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