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黄璜

黄璜

作品数:80 被引量:1,517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政治法律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社会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7篇政府
  • 17篇政务
  • 15篇电子政务
  • 13篇数字政府
  • 8篇大数据
  • 6篇公共管理
  • 5篇电穿孔
  • 5篇社会
  • 5篇数字化
  • 5篇逻辑
  • 5篇面向对象
  • 5篇互联
  • 5篇分子
  • 5篇穿孔
  • 4篇电压
  • 4篇电压源
  • 4篇数据共享
  • 4篇网络
  • 4篇芯片
  • 4篇脉冲电压

机构

  • 78篇北京大学
  • 5篇澳门理工学院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云南财经大学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78篇黄璜
  • 7篇孙家骕
  • 7篇周欣
  • 5篇席建忠
  • 4篇李志宏
  • 4篇魏泽文
  • 4篇梁子才
  • 3篇黄岩谊
  • 3篇刘吟
  • 3篇周莹
  • 2篇张权
  • 2篇宋魏巍
  • 1篇巢乃鹏
  • 1篇王建
  • 1篇张会平
  • 1篇杜权
  • 1篇江滨
  • 1篇董天策
  • 1篇谢晓专
  • 1篇张毅

传媒

  • 12篇电子政务
  • 10篇中国行政管理
  • 3篇行政论坛
  • 2篇学海
  • 2篇计算机科学
  • 2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软科学
  • 1篇新华月报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党政干部...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图书情报知识
  • 1篇情报杂志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管理科学学报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3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动政务:价值、应用与技术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移动政务是电子政务领域的一个新话题,它被认为是“无线通讯及移动计算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诸如手机、PDA、Wi-Fi终端、蓝牙、无线网络等技术为公众提供服务”.移动政务不仅消除了实体政务对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还突破了传统电子政务对物理网络延展长度的依赖,它把电子政务从PC机延伸到掌上终端,从有线网拓展到无线网,从信息检索发展到信息推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重要的创新.
黄璜
关键词:电子政务移动计算技术WI-FI政府工作无线通讯
中国“数字政府”的政策演变——兼论“数字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关系被引量:131
2020年
在政策概念上,“数字政府”“电子政务”二者都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政策目标、任务和手段的概括与总结,反映了不同的政策内容。近四十年来,中央层面相关政策演变可以分为三条主线,即对系统、规划与管理的顶层设计,由分散向统一转变的工程规划和城市试点,以及由互联网技术转向互联网思维的信息服务与监管。地方政府治理的数字化也在不断推动模式创新与体制转型。总体而言,政策演变的特征可以总结为核心目标、顶层设计、政策议题、业务架构以及技术基础等五个方面。
黄璜
关键词:数字政府电子政务政府治理政务信息化
聊天机器人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意义]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聊天机器人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公共部门采用,应用于各种治理场景,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了解新兴技术应用趋势,并为进一步探索提供研究借鉴。[研究设计/方法]首先进行文献调查,从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谷歌学术等数据库以及未名学术等网站中,收集与聊天机器人在公共部门应用相关的文章;然后用归纳法将当前公共部门应用聊天机器人相关研究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定义与分类、价值与限度、主要应用场景、影响因素与用户信任及其评估。[结论/发现]对于公共部门,聊天机器人具有一般性和特别性两个方面的应用价值,同时存在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的限度,相关应用场景主要围绕公共信息服务与政民互动、政府数据开放与数据管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等展开。聊天机器人的应用以及用户对聊天机器人的信任受到环境、组织、技术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应的评估框架与测评指标也涉及效率、有效性和满意度等诸多方面。[创新/价值]多维度阐述公共部门应用聊天机器人研究进展,分析研究要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姚清晨黄璜
关键词:聊天机器人公共部门数字政府智能化
技术赋能与复杂性化约——基于“健康码”的分析被引量:29
2022年
抗疫与发展之间的张力对政府治理构成巨大挑战。准确识别健康者与感染者,并按照健康者-复工复产/感染者-隔离治疗的方式开展分类治理,是化解上述张力的基本路径。通过将健康码嵌入政府既有对社会“流动”的治理体系,可以实现对社会个体健康状态的即时认证,从而维持复工复产与隔离防疫的平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境下开展健康认证,本质上是政府化约外部复杂性的一种努力。而健康认证准确有效,进而确保分类治理成功开展,则是技术赋能的结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可建构性特征,或许能够调和并超越控制与自治导向下的一系列对立逻辑,开辟出复杂性化约的“第三条道路”。
张权张权
siRNA靶向特异性和细胞导入研究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是由双链RNA介导产生的特异性基因沉默现象,其中既包括内源产生的microRNA和piRNA(piwi-interacting RNA),也包括外源导入细胞的siRNA(sm...
黄璜
关键词:RNA干扰电穿孔靶向特异性
大数据与公共政策研究:概念、关系与视角被引量:55
2015年
大数据在公共政策和公共治理中的应用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无论其是否取得人们所期许的价值,大数据本身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本文在对大数据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讨论大数据的兴起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并由此说明公共政策不仅要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来提高政策水平,还必须适应日益数据化的社会环境。
黄璜黄竹修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政策政府能力
英国数字政府:战略、工具与治理结构被引量:35
2019年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文章基于政策系统分析视角,从"战略-工具-结构"三个层面详细讨论了英国25年来数字政府政策系统的变迁与进展。研究发现,在战略层面,在以"用户为中心"前提下存在着从技术到服务再到政府转型的演变脉络;在工具层面,始终聚焦于通过持续改革创新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在治理层面,保持了内阁的集中领导,并逐步形成政府部门、学界、产业界和用户共同参与的治理网络。英国经验可以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林梦瑶李重照黄璜
关键词:数字政府电子政务
智慧治理的两种进路
2017年
就'智慧治理'而言,至少存在两条基本的进路。第一条进路是技术主义的,强调新的技术在追求(城市、区域或者国家)治理效率方面的绝对价值,其源头或可追溯至19世纪关于利用自然科科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强烈主张,在后来的信息科科中赋予机器以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继而随着大数据的兴起,'智慧'折射科社会治理不断结构化的意图,并成为外化的精确控制的代名词。
黄璜
论政府知识管理及其目标选择被引量:13
2010年
信息管理阶段的电子政务并不能提高决策的质量,后者不仅取决于信息量,更取决于知识的储备。政府知识管理通过知识定位和知识表达,支持政府更加有效地运用知识。对知识的管理包括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的管理,分散在政府各项业务管理过程中,与业务过程不可分割。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政府知识管理的效能,促进建立学习型、科学型、敏捷型和创新型的政府。
黄璜
关键词:知识知识管理政府管理
数字治理学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被引量:1
2024年
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聚焦“数字化”新方向、推动数字治理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国家需求、专业建设和知识生产等方面,数字治理学科建设均已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以数字治理为学科命名可以在“治理”层面囊括更多的主体,在“数字”层面涵盖更多元的议题,与其他概念相比具备更强的适用性和更广的覆盖面。数字治理的基本维度可归纳为应用与理论、工具与对象、发展与安全、体系与能力、时间与空间、结构与复杂性等六个维度,共同致力于回答数字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研究认为,应从知识创新、价值导向、人才培养和合作机制等四个方面推动数字治理学科的发展。
黄璜
关键词:数字政府数字化学科建设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