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东
- 作品数:31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镇扬河段六圩弯道6号丁坝改造工程的试验研究
- 丁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丁坝在长江中下游河段护岸、稳定河势和改善航道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随着长江下游岸段大都实施了更为系统、有效的护岸形式,原有的丁坝护岸作用已大大削弱或基...
- 黄卫东廖小永吴新生李会云
- 关键词:河道整治河床冲淤
- 文献传递
- 一种河流故道生态过鱼设施及湿地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流故道生态过鱼设施及湿地系统,涉及水利工程、生态水利技术领域,解决了牛轭湖逐步消亡,影响周围湿地环境不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技术问题。该河流故道生态过鱼设施包括用于引流河道主流的分流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分流组...
- 渠庚刘松杉黄卫东栾华龙黄莉尹大聪
- 文献传递
- 长江口徐六泾节点段河槽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22年
- 徐六泾节点段控制着长江口的物质通量和南北支的分流分沙,其河槽稳定性和变化趋势在长江口的演变中具有重要地位。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口徐六泾节点段河槽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徐六泾节点段1992年前河槽呈右移态势;1992—2018年间,河槽演变趋缓,平面上主要表现为小幅度的上提下挫,垂向上呈缓慢刷深之势。②徐六泾节点段未来滩槽格局基本稳定,河槽仍以冲刷为主,且有向下游发展趋势,大洪水作用下局部河床会出现较大的调整(2009—2018年+百年一遇水文年试验条件下,在现有的-30 m深槽下游约910 m处出现一个新的-30 m槽)。③徐六泾节点段河槽整体稳定性前期主要受两岸圈围工程、上下游河势、大洪水等的影响,近年来主要受流域减沙的影响,局部河床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洪水和人类活动。
- 柴朝晖王茜王茜黄卫东
- 关键词:河槽冲淤变化影响因素物理模型实测资料分析
- 新型在线泥沙粒度与含沙量测控系统设计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实现河工模型试验中泥沙粒度级配的在线实时测量与含沙量控制,设计了新型在线泥沙粒度与含沙量自动测量控制系统。采用了在线湿法超声波粒度分析仪(OUPS),并结合新型潜水排污泵等先进辅助设备,构成了两种泥沙自动控制系统,即"OPUS及循环管道含沙量自动控制系统"和"OPUS及螺杆泵含沙量自动控制系统"。简要介绍了在线超声波粒度分析仪的测量原理与性能,以及自动测量控制系统的测控原理与设计要点,为河工模型提供了先进的泥沙颗粒分析与含沙量自动量测控制试验平台。
- 吴新生廖小永黄卫东
- 关键词:超声波测量测控系统设计
- 潜坝加固工程主要控制参数初步研究
- 2017年
- 潜坝工程是控制分汊型河道河势的常用工程,多位于汊道口门处,建成后潜坝及下游一般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刷从而导致不均匀沉陷,对其进行抛石加固是维持其功能的重要措施。为增强抛石加固的工程效果,以长江下游和畅洲左汊口门潜坝加固工程为例,首次尝试展开现场试验,研究抛投落距、潜坝上下游坝坡抛石工程量扩大系数和潜坝坝顶及坝肩尼龙网石兜抛投工程量扩大系数,优化其抛投施工工艺,实时实现施工准确定位及有效加固。这些施工主要控制参数的研究可为潜坝加固工程和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 黄卫东万星星刘同宦
- 关键词:分汊河道控制参数
- 一种水库水流-泥沙-水质-水温-调度耦合模拟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库水流‑泥沙‑水质‑水温‑调度耦合模拟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收集水库河道地形、入库水沙水质水温、水库调度方式资料;建立水库水流‑泥沙‑水质‑水温‑调度耦合模拟模型;选择水库调度方式;得到满足水库调...
- 黄仁勇王敏元媛毛冰龙瑞邓春艳胡德超周建银崔占峰葛华楚栋栋曾鑫张杰宫平黄莉黄卫东赵燕
- 一种河流故道生态过鱼设施及湿地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流故道生态过鱼设施及湿地系统,涉及水利工程、生态水利技术领域,解决了牛轭湖逐步消亡,影响周围湿地环境不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技术问题。该河流故道生态过鱼设施包括用于引流河道主流的分流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分...
- 渠庚刘松杉黄卫东栾华龙黄莉尹大聪
- 马鞍山长江大桥近岸桥墩对河岸稳定影响试验被引量:1
- 2014年
- 水流作用产生的局部冲刷对桥墩自身安全、河岸稳定有重要影响.在桥墩局部冲刷和近岸岸坡相对不稳定性的共同作用下,近岸桥墩附近河床变形趋势更具复杂性,对河岸稳定影响更加直接.以马鞍山长江大桥左汊近岸桥墩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桥址断面概化模型和岸坡概化模型,通过不同流量条件下水槽模型试验,研究近岸桥墩附近水流形态、最大冲刷深度、最大冲刷坑形态以及岸线变化的情况,分析近岸桥墩引起的绕流顶冲、水面涌波、局部冲刷、冲刷不对称对河岸稳定的影响,从利于河岸稳定角度提出近岸桥墩布置一般原则,为近岸桥墩选址、桥墩选型和岸坡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 吕平黄卫东曾慧俊
- 关键词:桥墩冲刷河床变形
- 长江口南支河段演变特征及趋势预测研究
- 2025年
- 长江口为海陆双向河口,其南支受洪潮共同影响,河道演变较为复杂。在分析南支河段河道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长江口南支河段河工模型,重点开展了南支演变趋势预测研究。河演分析表明:20世纪60年代之后,徐六泾人工节点基本形成,上游河势变化对南支河床演变的影响明显减弱,南支河段江岸基本稳定,滩槽位置相对稳定。定床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模拟河段最大涨急流速为2.26 m/s,最大落急流速为2.69 m/s。动床模型试验结果表明:2016~2020年(循环4次)+100 a一遇水沙年+300 a一遇水沙年试验条件作用后,典型断面最深点相对冲深约7.8 m。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河段演变分析提供参考。
- 黄勇黄卫东栾华龙杨翰林渠庚渠庚
- 关键词:河道演变河工模型长江口
- 徐六泾深槽稳定性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隧道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在长江口徐六泾节点河段修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长江盾构隧道,其河床演变规律、尤其是徐六泾深槽的稳定性是工程设计关注点之一。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徐六泾深槽的稳定性及其对长江盾构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徐六泾节点河段基本具备建设过江隧道的宏观河势条件,2001~2018年河段总体呈冲刷且以冲槽为主;徐六泾深槽存在进一步冲刷下切并向下游发展的趋势,且河床具备形成相当规模局部冲刷坑的条件,需从工程设计及运行维护等方面予以考虑;隧道设计最深点隧顶高程按-60.2 m控制基本合理。
- 杨阳李文斌孙思瑞魏猛黄卫东
- 关键词:河床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