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永杰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4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液透析机
  • 2篇透析机
  • 2篇呼吸机
  • 1篇血压
  • 1篇血压计
  • 1篇氧舱
  • 1篇预防性维修
  • 1篇质量管理
  • 1篇中毒
  • 1篇设备维修
  • 1篇数据分析
  • 1篇平衡腔
  • 1篇流量报警
  • 1篇麻醉
  • 1篇麻醉科
  • 1篇控制研究
  • 1篇呼吸机使用
  • 1篇计量检定

机构

  • 8篇无锡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鲁永杰
  • 3篇金伟
  • 3篇杨俊
  • 2篇何彩红
  • 1篇王金菊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江苏省第一次...
  • 1篇中华医学会医...
  • 1篇中华医学会医...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呼吸机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通过对呼吸机的质控工作,掌握在用呼吸机性能现状,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专业的Fluke质控设备对呼吸机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总体合格率94.8%,不合格指标主要是由呼吸机氧气精度不准所引起。结论:要进行呼吸机预防性保养分析,并提出使用注意事项和改进方法,对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有主要作用。
鲁永杰金伟
关键词:呼吸机
Fresenius血液透析机维修心得
血液透析机的主体部分由一套透析液容量平衡系统所构成,其物理作用是有效保证体液的平衡,此套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平衡腔。本文介绍了血液透析机的平衡腔工作原理和血液透析机的几例故障,并进行了分析。
鲁永杰
关键词:血液透析机平衡腔设备维修
文献传递
可调移液器计量检定数据分析及临床实验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可调移液器的计量检定数据进行分析,将计量数据应用至高精度生命科学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中。方法:对2017年中心实验室量程为0.5~10μl的5支可调移液器的计量检定数据中的标称值、示值误差、实测重复性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各检定点的离散程度。结果:5支可调移液器在不同检定点离散程度不同,且该量程可调移液器取液量为10μl时比取液量为2μl和5μl移液时更准确。结论:在相关高精度生命科学实验中,可根据计量数据进行可调移液器的选择,为中心实验室相关实验的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
陈珍珠鲁永杰杨俊
关键词:数据分析
Fresenius血液透析机维修心得
本文介绍了血液透析机的平衡腔工作原理和血液透析机的几例故障,并进行了分析。
鲁永杰
关键词:血液透析机
汞柱式血压计使用风险控制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无锡市某三甲医院440台汞柱式血压计进行计量检测,以预估汞柱式血压计在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法来控制风险,使之降到最低。方法:依据JJG 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检定规程》对汞柱式血压计进行计量检定,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该院汞柱式血压计总体合格率较高。结论:汞柱式血压计是测量血压的常规仪器之一,需要格外关注使用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采取预防性维修措施,可提高汞柱式血压计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何彩红鲁永杰杨俊
关键词:汞柱式血压计预防性维修汞中毒
在用呼吸机使用质量检测的分析及研究
目的:通过对呼吸机的质控工作,掌握在用呼吸机性能现状,并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Fluke专业的质控设备对呼吸机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总体合格率94.8%,不合格指标中主要是由呼吸机氧气精度不准所引起。结...
鲁永杰金伟杨俊
关键词:呼吸机
文献传递
麻醉科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方法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对麻醉科各类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掌握在用医疗设备性能现状,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Fluke专业的质控设备对麻醉科医疗设备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检测麻醉机22台,有创呼吸机2台,多参数监护仪39台,微量注射泵23台。医疗设备总体性能合格率较好,不合格医疗设备主要是由个别指标精度不准所引起。结论:对麻醉科医疗设备定时维护保养,以提高医疗设备的整体性能,从而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鲁永杰金伟
高压氧舱预防性维护与质量管理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高压氧舱使用的广泛性与高风险意味着在使用时必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以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方法:结合质量管理与临床使用的要求,对高压氧舱进行定期检测,制定预防性维护和保养计划,做好气路、控制系统和操作部分的预防性维护保养。结果: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和临床使用人员相互配合,从定期检测、人员管理和预防性维护保养三个方面确保高压氧舱安全使用。结论:制定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严格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操作和使用培训,从而保障高压氧舱的临床使用安全。
鲁永杰何彩红王金菊
关键词:高压氧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