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效平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电机
  • 5篇发电
  • 5篇发电机
  • 5篇风力
  • 5篇风力发电
  • 5篇风力发电机
  • 3篇发电机组
  • 3篇风力发电机组
  • 2篇系统辨识
  • 2篇风力机
  • 2篇Q
  • 1篇电器
  • 1篇压力继电器
  • 1篇制动
  • 1篇制动力
  • 1篇数字式
  • 1篇专家PID
  • 1篇自适应控制
  • 1篇无模型
  • 1篇无模型自适应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3篇济南轨道交通...

作者

  • 7篇鲁效平
  • 6篇林勇刚
  • 4篇李伟
  • 2篇刘宏伟
  • 2篇鲍先兵
  • 2篇李伟
  • 1篇顾海港
  • 1篇杨灿军

传媒

  • 3篇太阳能学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风力机柔性制动系统设计与仿真被引量:3
2010年
在分析风力机制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柔性制动系统,搭建了半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台,并在实验台上进行了风力机柔性制动模拟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风力机正常停机时,柔性制动系统通过改变PLC的PWM输出控制高速开关阀通断时间,从而调节制动力,完成柔性制动过程,可以使叶轮转速下降平缓,风力机齿轮箱扭矩波动减小。
鲍先兵林勇刚李伟鲁效平杨灿军
关键词:风力机半物理仿真制动力
基于独立变桨距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组载荷控制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研究了基于独立变桨距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载荷控制,研究方法主要从空气动力学入手,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线性化模型,利用d-q坐标变换将旋转坐标系下的载荷转换到固定坐标系下,设计模糊控制器,对d轴和q轴的载荷分量分别采用模糊PID控制。为了检验该控制方式的效果,在半物理实验平台上进行相应的仿真实验,结果显示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可有效消除风力机上的不平衡载荷,与统一变桨距控制相比,叶轮的俯仰力矩最大峰值减少68.1%,偏转力矩的最大峰值减少52.3%,同时也可以看出,采用独立变桨距技术后对功率的输出影响不大。
鲁效平顾海港林勇刚李伟刘宏伟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模糊PID
大中型风力机数字式智能液压刹车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大中型风力机数字式智能液压刹车系统。供油系统的输出端接单向阀,其输出端分别接第一蓄能器、压力继电器和经第一节流阀连接第一插装阀的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第二蓄能器;在有杆腔端部装有刹车片的、两个为一组的、相向布置...
李伟鲍先兵林勇刚鲁效平
文献传递
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关键技术研究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各国加大了对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的力度,风能作为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众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对象.当前制约风能发展主要瓶颈是其成本,风力发电机的大型化是降低风电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但...
鲁效平
关键词:风力发电系统辨识海上风电
文献传递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风力发电机载荷控制被引量:10
2011年
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独立变桨距系统的线性化模型。为了便于控制器设计,通过Park坐标变换将叶根的弯矩转换到两个固定的直交坐标系,对两个坐标系分别设计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进行载荷控制。在NREL建立的风力发电机模型FAST上对设计好的控制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MFA的独立变桨距控制器可以有效消除风力机上的不平衡载荷。与统一变桨距控制相比,叶轮俯仰弯矩最大峰值减小62.5%,偏转弯矩最大峰值减小60.1%,独立变桨距技术的采用对功率的输出影响不大。
鲁效平李伟林勇刚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主要研究了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独立变桨距控制技术。首先概述了当前海上风电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分析了漂浮式平台的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建立了平台的模型方程。借鉴陆上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将平台的纵摇、艏摇和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作为变桨距控制器的控制目标,针对风力发电机的非线性设计了专家PID控制器,利用d-q坐标变换技术将控制量分配到3个桨叶。为了验证控制器的可行性,在国外成熟的风力发电机非线性模型FAST上进行仿真试验,将结果与不对平台运动进行控制时和采用统一变桨距控制器时的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独立变桨距技术能有效减小平台的纵摇运动,并且对输出功率的影响较小。
鲁效平李伟林勇刚
关键词:海上风力发电机专家PID
独立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系统辨识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主要研究了独立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的系统辨识技术。针对风力发电机系统的非线性,以风速为依据将运行过程分为若干工作点,对每个工作点的线性模型进行辨识;针对独立变桨距控制输入输出的周期性变化,将节距角信号分解为平均分量和差动分量,并将3个周期变化的差动分量通过d-q坐标变换转换为时不变的d轴分量和q轴分量;针对辨识过程中的有色噪音,采用增广的最小二乘法(RELS)对系统进行无偏一致的估计。辨识实验的对象采用成熟的非线性风力发电机模型FAST,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辨识实验系统。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辨识模型在工作点能很好地拟合原系统的特性,同时也可看出,辨识模型实现了对输入输出的自动解耦,可方便地进行变桨距控制器设计。
鲁效平李伟林勇刚刘宏伟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系统辨识解耦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