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农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大蒜真空脉动干燥工艺参数优化被引量:16
- 2018年
- 为探究较优的大蒜干燥工艺,提升干燥品质,该研究将真空脉动干燥技术应用于大蒜干燥,采用碳纤维红外板作为热源,研究了红外板温度(55、60、65和70℃)、真空保持时间(6、9、12和15 min)以及蒜片厚度(2、3、4和5 mm)对大蒜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蒜素(硫代亚磺酸酯)含量、色泽(L*、a*、b*和?E*)和复水比作为品质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了红外板温度、蒜片厚度和真空保持时间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红外板温度、真空保持时间以及蒜片厚度均对干燥特性有显著影响(P<0.05),蒜素含量随红外板温度的升高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随蒜片厚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真空保持时间为15 min时,蒜素含量最高;正交试验中各因素对蒜片干燥综合评价指标的影响顺序为蒜片厚度>红外板温度>真空保持时间。蒜片真空脉动干燥最佳工艺参数为红外板温度65℃、真空保持时间为15 min、蒜片厚度为2 mm。研究结果可为真空脉动干燥技术在大蒜干燥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 乔宏柱高振江王军郑志安魏青李高飞
- 关键词:大蒜
- 联合收割机工作中引擎的效率分析
- 科技的进步促使农业收获机械变得越加庞大与复杂,而同步增长的燃料消耗又制约着收获机械的巨能化发展。开发动力系统的潜力来提高联合收割机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力不失为解决矛盾的一个办法。研究表明,在工作过程中联合收割机引擎的平均工...
- 魏青毛志怀
- 关键词:谷物收获发动机联合收割机
- 文献传递
- 新农科+新工科为引领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以新农科+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在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的大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培养应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干燥技术实践课程为例,立足于学科基础,分析了农业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鲜明工程应用和技术实践特点,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案例设计,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突出强化课程思政引力。解决了实践教育培养弱化、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培养目标与培养机制不匹配等问题,为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探索出有效途径。
- 吴敏李栋李栋刘嫣红郑志安
- 关键词:工程创新能力
- 一种横向交叉种植的鸡头黄精块根苗移栽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向交叉种植的鸡头黄精块根苗移栽机,涉及农业机械领域;而本发明一种横向交叉种植的鸡头黄精块根苗移栽机包括安装主架、带式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动力组件、牵引装置、开沟组件、覆土组件、镇压组件、深浅调节装置、地轮...
- 郑志安张福增高磊李爱潮吴敏魏青王庆祝
- 农产品加工工程课程优化和多维教学模式改革被引量:9
- 2019年
- 农产品加工工程是农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突出特点。依据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素质要求,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力和期望度,提出了课程内容优化设计方案,采用多维度教学内容展示手段,建立了"JITT+CBL"教学模式,开展了实践探索研究,总结了改革成效和问题思考,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工程课程建设和农业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能力的提升。
- 吴敏魏青魏青
- 关键词:课程优化教学模式
- 基于激光扫描的田间目标跟踪系统被引量:11
- 2006年
- 研究了基于激光扫描的田间目标跟踪系统。提出基于激光测量数据的变阈值物体区分法,并利用其进行目标物体区分;然后针对机动运动目标建立当前统计运动模型,并且利用概率数据关联算法进行数据关联,最终完成对多个田间机动目标的跟踪。通过实验证明变阈值物体区分法和滤波算法能够满足田间目标跟踪要求。
- 窦志强毛志怀魏青
- 关键词:激光扫描目标跟踪
- 一种手持式动梳齿菊花采摘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动梳齿菊花采摘装置,包括动力装置,由动力装置驱动并采集菊花的采摘装置,以及用于收集菊花的收集装置,采摘装置、收集装置与动力装置自前向后依次设置,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偏心轮和滑框轴,采摘装置包括...
- 郑志安陈安迪高磊王荣炎魏青李爱潮于慧爽张晓航
- 玉米联合收获机田间工作发动机功率利用率研究
- 魏青
- 关键词:玉米联合收获机优化控制
- 前置挖掘式小型履带川麦冬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 2024年
- 针对川麦冬收获时根土分离难度大、易损伤茎苗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前置挖掘式小型履带麦冬收获机,由挖掘装置、输送筛选装置、液压装置和行走装置等组成。为确定收获机的可行性,根据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法构建入土角度、振动链的输送速度、振动轮的振动频率对麦冬收获损伤率、明茎率和带土率的回归模型,优化回归模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即机器的前进速度为0.1m/s、入土角度为20°、振动链的转速为190r/min、振动轮的振动频率为600Hz。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参数组合下,麦冬收获损伤率为2.94%,明茎率为96.7%,带土率为12.5%,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收获效果。研究可为麦冬收获机的完善和作业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 李爱潮郑志安黄璐琦高磊崔宝聪魏青
- 关键词:收获机川麦冬履带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作物行定位技术被引量:44
- 2005年
- 针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作物行中心线定位困难问题,提出了基于垂直投影法的作物行定位方法。对作物图像运用过绿特征值分割作物和背景,将得到过绿特征图像划分为若干水平图像条,对图像条过绿特征值进行垂直投影,求取投影曲线上突出峰点的位置;利用稳健回归法对位置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作物的行中心线。采用320×240像素的大豆图像进行作物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定位结果。
- 袁佐云毛志怀魏青
- 关键词:中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