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荣

作品数:72 被引量:403H指数:11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文化科学
  • 16篇政治法律
  • 15篇哲学宗教
  • 11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3篇教育
  • 18篇高校
  • 17篇心理
  • 13篇大学生
  • 10篇主义
  • 9篇政治
  • 9篇思想政治
  • 8篇政治教育
  • 8篇治教
  • 8篇思想政治教育
  • 7篇资本
  • 6篇心理资本
  • 6篇社会
  • 6篇人格
  • 5篇意识形态
  • 5篇知识型
  • 5篇社会主义
  • 5篇企业
  • 5篇高校思想
  • 5篇高校思想政治

机构

  • 72篇合肥工业大学
  • 5篇安徽中医学院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安徽新华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72篇魏荣
  • 6篇魏婧
  • 6篇黄志斌
  • 5篇吴波
  • 5篇王晓宏
  • 3篇代长彬
  • 2篇赵静
  • 1篇江英
  • 1篇许小玲
  • 1篇徐王蕾
  • 1篇刘业政
  • 1篇胡孟杰
  • 1篇段洪波
  • 1篇王孝松
  • 1篇王京京
  • 1篇赵静
  • 1篇郝大林
  • 1篇陈绪新
  • 1篇倪文聪
  • 1篇吴丽兵

传媒

  • 12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学校党建与思...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思想政治工作...
  • 2篇学术界
  • 2篇马克思主义研...
  • 2篇黑龙江高教研...
  • 2篇煤炭经济研究
  • 2篇思想教育研究
  • 2篇琼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理论导刊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学术交流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4
  • 3篇2003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方法论的现代指向
2013年
马克思的社会和谐思想经过否定性辩证法的批判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浸润得以形成,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三方面关系为内容维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诉求,以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指向。自由劳动和科学实践是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两条鲜明的逻辑线索,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生成理路中所蕴含的以唯物实践为主导的方法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指向为: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勇于改革,谋求发展;追求公平、公正,实现共同富裕等。
魏荣代长彬
关键词:社会和谐思想群众路线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被引量:11
2017年
自媒体的盛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手段等发生了显著变化。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教育内容的多元化诉求、教育手段的灵活性要求等现实挑战。因此,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探索教育内容,构建新型的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育自媒体技能,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队伍等是契合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戚玉兰魏荣张丽蓉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论新时代伟大事业中的理论斗争诉求及其实践
理论斗争是伴随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而产生的一种政治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开展伟大斗争的组成部分。理论斗争是净化国内思潮,维护社会和平稳定,凝聚全体人民集中力量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保障。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与发展立...
魏荣何文静
关键词:意识形态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理念及实践路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劳动教育作为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优化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实践,拥有马克思劳动实践观的思想渊源,贯穿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始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内容。揭示劳动形态表象差异遮蔽的实践本质,塑造青春奋斗与社会奉献的劳动精神,追求立足广阔社会平台的体面劳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等,是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理念。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校园文化氛围,设计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形式,挖掘教育教学环节的劳动教育资源,统筹学校与家庭的劳动教育理念,组织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等是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路径。
魏荣江佩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观劳动教育
习近平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的高校实践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习近平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在新时代形成了常补精神之"钙"、立德树人以及寓教于乐等思想主旨,在锚定大学生人才培养航标、赋予大学生物质生活的价值引领,抵制社会思潮和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方面都有重要的高校实践价值。高校要将其实践价值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过程中,并在教学实践中得以深化,努力拓宽高校在立足大学生理论学习、利用新媒体教育载体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方面的有效路径。
李苗魏荣
论自媒体环境诉求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向被引量:11
2016年
自媒体的盛行正在重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的定位及其关系。扭转系统要素匹配失衡、矫正教育主导功能逆转、满足受教育者参与教育过程需求、强化教育内容中的价值认同、顺应现代技术嵌入教育环节的教育社会化发展趋势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自媒体环境挑战的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从注重相对闭合的内循环向相对开放的外循环转向;教育模式从侧重方向性信息传输向交互式引领转向;教育载体功能发挥从事后应对向前瞻规划转向;教育者角色从"网络旁观者"向"网络舆论领袖"转向;制度设计从关注规范性向关注预防性转向等是契合自媒体发展,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主要路向。
魏荣毛汪兴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向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韧性现状和改善策略被引量:10
2011年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关系着我国高教事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韧性问题却往往为研究者们所忽视,因此有必要从职业韧性的概念和内涵入手,考察和探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在职业韧性方面的现状、不足、原因,并提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韧性的改善策略。
魏荣
关键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韧性
人文关怀视阈下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疏导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进城务工农民的主流,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职业发展诉求、社交关怀诉求、社会支持诉求、信任关怀诉求以及尊严关怀诉求等。人文关怀是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诉求、开展心理疏导的指导理念。人文关怀的思想主旨从低到高呈现为人性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三个层次。契合人文关怀思想内涵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途径是:发挥社会组织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诊断和心理疏导中的主力作用;形成平等、尊重的心理疏导态度,善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疏导技术;指导新生代农民工掌握心理疏导的自助技巧,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完善和落实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相关制度,创设良好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环境。
魏荣倪文聪
关键词:人文关怀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疏导综合素质教育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研究被引量:25
2021年
文化自信是激发国家发展生命力、凝聚力和创新力的内生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基石。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践行者,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辨识文化意识形态属性的能力;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引发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共鸣;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魏荣肖李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人格的塑造被引量:14
2006年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互动共进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广大人民和谐人格塑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社会主义和谐人格理当包括与胡锦涛同志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大特征相适应的具体规定性,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知识、能力和价值取向,公平正义观及其实践能力,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诚信友爱的理念和履行,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四个尊重”的品行,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超循环理念和价值追求。我们必须也可以按照疏解—升华、内化—外化的路径塑造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和谐人格。
魏荣黄志斌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人格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