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春娅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病毒
  • 8篇鸭肝
  • 8篇鸭肝炎
  • 8篇鸭肝炎病毒
  • 3篇全基因
  • 3篇全基因组序列
  • 3篇基因
  • 3篇基因组
  • 3篇GD
  • 2篇全基因组序列...
  • 2篇RT-PCR
  • 2篇RT-PCR...
  • 1篇鸭病
  • 1篇鸭病毒
  • 1篇鸭病毒性肝炎
  • 1篇樱桃谷
  • 1篇樱桃谷鸭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

机构

  • 10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魏春娅
  • 10篇张桂红
  • 8篇黄昌力
  • 4篇黄震
  • 2篇张超轶
  • 2篇徐廷川
  • 2篇袁镜乐
  • 2篇刘志彬
  • 1篇闫明菲
  • 1篇谢杰雄
  • 1篇王衡
  • 1篇张民泽
  • 1篇宁章勇
  • 1篇孙龙
  • 1篇田悦茹
  • 1篇李日顺

传媒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鸭肝炎病毒GD株的分离与RT-PCR鉴定分析
对一株鸭肝炎病毒(DHV)的分离及其分型进行了研究。取广东某鸭场疑似DHV致死8日龄雏鸭肝脏,肝脏组织经处理后经鸭胚接种分离纯化病毒。分离毒经过动物回归试验、ELD50测定、中和试验等确定分离毒为血清1型DHV,同时通过...
黄昌力魏春娅张超轶袁镜乐刘志彬张桂红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病毒分离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樱桃谷鸭感染Ⅰ型鸭肝炎病毒的病理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雏鸭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肝脏表面不同程度的出血。鸭肝炎病毒在1949年首先发现于美国长岛[1],传统上多将该病毒分为3个血清型,分别为I型、Ⅱ型和Ⅲ型(DHV-I、DHV-Ⅱ和DHV-Ⅲ),其中中国主要流行DHV-Ⅰ,而DHV-Ⅱ主要流行于英国,
王衡宁章勇魏春娅张桂红
关键词:组织学观察樱桃谷鸭病理鸭病毒性肝炎剖检变化
鸭肝炎病毒GD株的分离与RT-PCR鉴定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本研究分离了1株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并对其进行了分型研究。取广东某鸭场疑似DHV致死8日龄雏鸭肝脏,肝脏组织处理后经鸭胚接种分离纯化病毒。分离毒株经动物回归试验、ELD50测定、中和试验等确定为血清Ⅰ型DHV,同时通过RT-PCR检测及序列分析,从基因分型角度也验证分离毒株为DHV-Ⅰ,并将该分离毒命名为GD株。
黄昌力魏春娅张超轶袁镜乐刘志彬张桂红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RT-PCR
一株1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RT-PCR鉴定
对广东某鸭场发生的一例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病例,进行病鸭肝脏病毒的分离及RT-PCR鉴定,以期为临床检测起到一定得指导意义。雏鸭回归试验表明,分离毒在很大程度上复制出了DHV的流行特点,可鉴定为鸭肝炎病毒。血清中和试验表...
黄昌力魏春娅张桂红
关键词:肝炎病毒RT-PCR鉴定流行病学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3年
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在Nsp7基因中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美洲型PRRSV的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同时与商品化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很好的区分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和其他病毒。使用该方法对14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85.7%,与商品化试剂盒符合率100%。
黄震魏春娅闫明菲田悦茹张民泽谢杰雄孙龙张桂红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
2株鸭甲肝病毒的分离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为深入研究鸭甲肝病毒(DHAV),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和血清中和法分离鉴定得到两株DHAV(命名为A株和H株)。采用RT-PCR方法分段克隆这两个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株的基因组全长为7 647 nt(不含polyA序列),5'和3'非编码区长度分别为583 nt和314 nt,单一ORF为6 759 nt,编码2 253个氨基酸;H株的基因组全长为7 648 nt(不含polyA序列),5'和3'非编码区长度分别为482 nt和314 nt,单一开ORF为6 852 nt,编码2 284个氨基酸。A和H分离株与DHAV-1参考株比较,其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3.4%~97%和92.7%~95.8%。遗传进化分析表明,DHAV-1型主要分为两个亚群,这两个病毒分离株分别属于不同的亚群。
魏春娅黄震黄昌力徐廷川张桂红
关键词:基因组
一株1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RT-PCR鉴定
引言/目的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病急、病程短、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痉挛、抽搐和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剖检以肝脏肿胀和出血...
黄昌力魏春娅张桂红
鸭肝炎病毒VP1和VP3基因的克隆及其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构建鸭肝炎病毒VP1和VP3结构蛋白基因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以RT-PCR方法扩增鸭肝炎病毒的VP1和VP3基因,克隆至pGEM-T载体。经筛选测序验证后,以BamHⅠ+XhoⅠ双酶切回收VP1和VP3目的片段,与经相同方法处理的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1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FastBac1-VP1和pFastBac1-VP3。将经酶切及测序鉴定的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入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发生转座作用,经抗性及蓝白斑筛选,成功获得各自携带VP1和VP3基因的重组穿梭载体,将其命名为rBacmid-VP1、rBacmid-VP3。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在昆虫细胞中表达VP1或VP3基因,开发研制鸭肝炎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魏春娅李日顺黄昌力张桂红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克隆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鸭肝炎病毒GD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2012年
为了给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鸭肝炎病毒(DHV)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进一步丰富DHV的遗传变异和进化信息,试验采用RT-PCR方法分段克隆获得DHV-1 GD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D株的基因组全长7 690 nt[不含Poly(A)尾],5'端和3'端非编码区长度分别为626 nt和314 nt,单一开放阅读框架(ORF)为627~7 376 nt,编码2 249个氨基酸;GD株与DHV-1参考株比较,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8%~99.7%和97.7%~99.6%;与中国台湾和韩国新型DHV(DHV-N)相比同源性分别为72.7%~73.2%和81.8%~83.4%;GD株与DHV-1参考株遗传进化关系较密切,处于同一分支,而与DHV-N遗传关系较远,处于不同分支。
黄昌力魏春娅黄震张桂红
关键词:基因组
鸭肝炎病毒A、H株的分离鉴定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为了给研究鸭肝炎病毒(DHV)分子水平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进一步丰富DHV的遗传变异和进化信息。采用RT-PCR方法分段克隆获得DHAV-1 A、H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647 nt(不含poly(A...
魏春娅黄震黄昌力徐廷川张桂红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全基因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