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青山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术后感染
  • 2篇糖肽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聚糖
  • 2篇甘露聚糖肽
  • 2篇甘露聚糖肽注...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胆囊癌患者
  • 1篇凋亡
  • 1篇阴性
  • 1篇阴性乳腺癌
  • 1篇预防术后
  • 1篇预防术后感染
  • 1篇增殖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三阴

机构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3篇高青山
  • 2篇李飞
  • 1篇冯金周
  • 1篇李娟
  • 1篇何力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肝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感染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肝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3天~术后7天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毕时组CD3+、CD4+、CD4+/CD8+、NK细胞较术前明显下降,且两组术前、术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4、7天试验组各项免疫学指标明显升高,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感染率为11.11%,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2,P=0.012)。试验组术后4天、7天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2.78%、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61.11%),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7,P=0.19)。结论: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能改善肝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感染,提高临床疗效。
李飞高青山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肝癌术后感染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胆囊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及预防术后感染的价值评估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对胆囊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胆囊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均行外科肿瘤根治术,治疗组术前3天至术后1周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10~20mg/d,对照组不予应用,术后均选用抗生素滴注,观察两组内毒素、细胞因子(IL-2,IL-6,IL-10,TNF-a)水平的变化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临床疗效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毕及术后4天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7天恢复到术前水平,CD8+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术毕各项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4天、7天各项免疫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体内内毒素、IL-6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2、IL-10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内毒素、IL-2、IL-10无显著变化。在术后感染并发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总感染发生率(8.3%vs 22.2%)、呼吸道感染发生率(5.6%vs 16.7%)、切口感染发生率(4.2%vs 15.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7天临床总有效率达90.3%,高于对照组84.7%,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注射能提高患者免疫机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恢复。
李飞高青山冯金周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胆囊癌术后感染
厚果崖豆藤提取物抑制NF-κB p65的活化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本研究探索厚果崖豆藤提取物MIL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4组细胞的血清DMEM培养基中加入0、2、4、8μmol/L的MIL继续培养,用CCK8试剂盒检测处理细胞存活率;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的情况;RT-PCR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p65的细胞核转位情况。结果:MIL对MDA-MB-231细胞有毒性作用,其毒性作用呈一定的剂量关系(P<0.05)MIL浓度大于16μmol/L时,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2、4、8μmol/L MIL三个处理组增殖抑制作用较0μmol/L MIL处理组明显(P<0.05);2、4、8μmol/L MIL三个处理组细胞凋亡率较0μmol/L MIL处理组明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MIL加药组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而对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影响;4μmol/L和8μmol/L两个浓度的MIL对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与0μmol/L MIL处理组对照组比较,2μmol/L、4μmol/L和8μmol/L MIL处理MIL加药组组Vimentin 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4μmol/L和8μmol/L MIL两个处理组E-cadherin 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N-cadherin 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4μmol/L和8μmol/L MIL两个处理组p65磷酸化水平较0μmol/L MIL处理组显著降低(P<0.05)。4μmol/L和8μmol/L两个浓度的MIL明显抑制p65的核转位(P<0.05)。结论:MIL通过抑制NF-κB p65的活化有效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发生凋亡,表明MIL对三阴性乳腺癌有缓解作用。
何力兰戴天高青山李娟邓小林
关键词:NF-ΚBP65三阴性乳腺癌增殖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