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藜芦醇对黑素瘤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黑素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人黑素瘤A375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碘化丙啶(PI)单标流式细胞术测定白藜芦醇对A375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白藜芦醇对A375细胞周期素(cyclin)D1及p2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对A375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增殖作用呈量效及时效关系;白藜芦醇处理组A375细胞周期明显发生改变,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白藜芦醇明显下调A375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同时上调p2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进程抑制黑素瘤细胞增殖,其调控细胞周期的机制与调节细胞周期素D1/p21的表达有关。
- 李东升王玮蓁童中胜张良高云黄茜段逸群
- 关键词:白藜芦醇黑素瘤细胞周期
- 龙胆泻肝丸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丸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我所收治的92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膦甲酸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龙胆泻肝丸联合膦甲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物质(SP)、β内啡肽(β-ET)、降钙素基因相关多肽(CGR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P、CG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β-E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P、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β-E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丸能提高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疱疹痊愈。
- 高云
- 关键词:龙胆泻肝丸膦甲酸钠带状疱疹
- 果酸联合口服氨甲环酸、外用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效果观察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 观察黄褐斑疾病治疗中联合果酸与口服氨甲环酸、外用左旋维生素C的疗效。方法 将本皮防所门诊部在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121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61)与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果酸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果酸联合口服氨甲环酸及外用左旋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性激素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等性激素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黄褐斑疾病,临床中采取果酸+氨甲环酸+左旋维生素的联合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值得推广。
- 高云刘敏
- 关键词:黄褐斑果酸氨甲环酸
- miR-203和p63在尖锐湿疣男性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1年
- 目的检测微小RNA-203(miR-203)及其下游靶基因p36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CA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防所诊治的40例CA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CA组。选取同期行包皮环切术的40例男性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受试者miR-203和p63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法检测CA组织中p36蛋白的表达。结果HE染色观察CA组织表皮出现乳头瘤样增生,颗粒层出现空泡化细胞均为CA的典型组织形态学特征。与对照组比较,CA组miR-203表达水平下降,p63 mRNA表达水平升高,p63蛋白阳性率升高(P<0.05)。CA组p6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关系进行分析,p63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发病部位和HPV DNA载量无相关性(P>0.05),与HPV感染类型有关(P<0.05)。CA组miR-203表达与p6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miR-203在CA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p63表达显著升高,miR-203与p63表达呈负相关,可能影响CA发生。
- 高云柯锦
- 关键词:尖锐湿疣P63临床病理
- 116例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分析116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诊治的116例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发病特点、HPV感染亚型等,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及HPV感染特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6例CA患者,检出HPV-DNA 98例,阳性率为84.48%,患者以感染低位型HPV感染为主,感染HPV6、HPV11、HPV16亚型所占比例位于前3位(59.18%、42.86%、13.27%);98例患者中单一感染所占比例最高,为53.06%,其次为二重感染,占30.61%;男性低危HPV感染率高于女性,女性高危HPV感染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二重或以上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5岁、已婚、吸烟、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从不或很少使用安全套、多个性伴侣、性生活频率≥5次/月的CA患者HPV阳性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患者HPV感染率高,二重以上感染所占比例高,以感染低位型HPV亚型多见,常发生于性活跃期、危险性行为、因、吸烟、性生活频率较高群体,且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及多重感染率多于男性。
- 高云叶欢柯锦
-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流行病学
- 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病因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临床症状的病因。方法选择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本院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并接受过至少一个疗程正规治疗的876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共288例,符合复发性和持续性非淋菌性尿道炎范畴的22例。真菌感染为各病因之首(82例),盲目追加抗生素是引起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82.93%);心理因素、多性伴等也是出现临床症状的重要原因。结论加强对复发性和持续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认识、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病因治疗等是防治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有效措施。
- 李东升段逸群杨敏有高云曾志良
-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因
- 母子3人同患寻常性银屑病
- 2013年
- 1临床资料先证者女,57岁。双上肢及躯干红斑和脱屑伴瘙痒17年余。17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的躯干部出现散在分布的黄豆大红斑和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逐渐蔓延至四肢,伴瘙痒。近17年来,皮损反复发作,冬季加重,夏季减轻,劳累及月经时也可加重。半年前,躯干红斑面积扩大,瘙痒加重,且头皮屑增多,瘙痒明显。晨起时床单及枕巾见较多散落皮屑。诉其儿子和女儿均有类似病史。皮肤科情况:躯干及四肢(以伸侧为主)见片状淡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覆银白色鳞屑,鳞屑易刮除,Auspitz征(+),发际近前额处亦见浸润性斑块,上覆油腻性鳞屑,局部头发呈毛笔样簇状分布。血常规无异常,胸部X线片和腹部B超均未见异常。诊断:寻常性银屑病。
- 高云
- 关键词:寻常性银屑病同患母子胸部X线片躯干部大红斑
- 阴茎 肛周 耳廓同患尖锐湿疣1例
- 2006年
- 高云曾志良陈春梅
- 关键词:阴茎包皮尖锐湿疣肛周耳廓同患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