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泽清

作品数:31 被引量:64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生物量
  • 9篇湿地松
  • 9篇千烟洲
  • 9篇物量
  • 7篇人工林
  • 5篇亚热带
  • 5篇湿地松林
  • 5篇松林
  • 4篇蓄积
  • 4篇叶面
  • 4篇叶面积
  • 4篇叶面积指数
  • 4篇土壤
  • 3篇植物
  • 3篇植物根
  • 3篇生态恢复
  • 3篇碳储量
  • 3篇丘陵区
  • 3篇中亚热带
  • 3篇共生真菌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中国科学院生...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南昌大学
  • 2篇赤峰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江西省吉安市...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0篇马泽清
  • 18篇刘琪璟
  • 8篇王辉民
  • 8篇李轩然
  • 6篇曾慧卿
  • 6篇徐雯佳
  • 5篇刘迎春
  • 4篇杨风亭
  • 3篇付晓莉
  • 3篇汪宏清
  • 3篇李庆康
  • 2篇于贵瑞
  • 2篇戴尔阜
  • 2篇林耀明
  • 2篇胡理乐
  • 2篇邸月宝
  • 2篇何洪林
  • 2篇冯宗炜
  • 2篇王义东
  • 2篇蔡哲

传媒

  • 6篇植物生态学报
  • 5篇生态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江西林业科技
  • 1篇2018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TM遥感影像的湿地松林生物量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利用江西千烟洲地区2005年Landsat 5 TM遥感图像数据和同期野外调查获得的28个样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各器官生物量数据,分析了植被指数、影像变换(主成分分析,缨帽变换)结果与森林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建立了光谱-植被指数与生物量多元回归模型。湿地松林各器官与遥感光谱、植被指数拟合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叶生物量>枝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树干生物量。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计算出湿地松林叶生物量平均为573 g.m-2,地上生物量平均为6 628 g.m-2,低于样地调查平均值。单一植被指数与生物量相关性较低,ND-VI并不适用于盖度较大的湿地松林;遥感影像经主成分分析后生物量光谱模型的相关系数略有提高,缨帽变换后反而使模型的相关系数降低。
马泽清刘琪璟徐雯佳李轩然刘迎春
关键词:遥感植被指数生物量千烟洲
江西千烟洲不同恢复途径下白栎种群生物量被引量:11
2008年
利用不同自变量和函数,建立白栎枝条和单株地上各器官的生物量模型,选择其中的最佳模型估算了千烟洲人工造林和自然封育两种恢复途径下白栎种群地上生物量及其年增长量,并利用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线性关系,估算了白栎种群地下生物量及其年增长量.结果表明:模拟白栎枝条和单株地上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佳函数均为幂函数,而最佳自变量分别为d2l和D2H.白栎种群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为天然次生林大于人工湿地松林.次生林中白栎种群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为3.592和1.723t·hm-2,其中树干生物量>枝生物量>叶生物量;湿地松林中白栎种群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为0.666和0.462t·hm-2,其中树干生物量>叶生物量>枝生物量.2004—2006年,两种恢复途径下白栎种群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的年增长量均逐年增加.其中地上生物量年增长量占总年增长量的比重呈逐年升高趋势,湿地松林中由54.35%增至62.20%,次生林中由67.27%增至68.94%.与次生林相比,湿地松林中白栎种群各器官生物量年增长量较小,但其相对增长速率较快.
徐雯佳刘琪璟马泽清刘迎春
关键词:白栎植被恢复生物量
内蒙古草原植物根属性的变异格局及环境适应策略被引量:1
2019年
在内蒙古草原沿水分梯度选择16个样点,测定22种优势植物根的形态和构型属性,分析6种植物根属性(直径、根长、比根长、组织密度、分支强度和分支比)的变异及其对4种环境因子(年均降雨量、年均温、土壤含碳量和土壤含氮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物种间吸收根直径、组织密度和比根长的变异为7,9和15倍,根直径与侧根长度显著正相关,与分支强度负相关;2)吸收根和非吸收根对降水和土壤氮的适应方式具有明显的种间效应,当利用不同根系属性组合刻画植物适应策略时,由于随着环境变化,不同物种根属性产生变异的程度和方向各不相同,从而形成多样性的植物适应策略。
马芳曾辉李洪波马泽清郭大立
关键词:生态策略多样性物种共存温带草原
中亚热带5种类型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4
2015年
采用PLFA(phospholipid fatty acids,磷脂脂肪酸)分析法研究江西省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杉木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与天然常绿阔叶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探讨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特征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杉木阔叶混交林土壤细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生物量最高,分别为7.77、1.74和18.21 nmolg,而马尾松纯林均最低.2针阔混交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丰富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丰富度均与土壤含水率、w(AN)(AN为有效氮)、w(TC)、w(TN)呈显著正相关(R为0.426~0.701),而与CN〔w(TC)w(TN)〕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447、-0.518).3w(AN)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解释率达55.8%.尽管林下灌木、草本层生物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影响不大,但对微生物群落结构有一定影响,解释率分别为5.5%和6.3%.灌草层丰富度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R为0.369~0.452).可见,阔叶树种和林下灌草层能够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杨君珑付晓莉马泽清邸月宝刘琪璟王辉民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亚热带森林林下植被丰富度
南方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摄影测量被引量:29
2008年
利用CI-110冠层分析仪、鱼眼镜头数码照片分析,结合胸径-叶片半表面积模型对千烟洲不同森林类型(20年生)的叶面积指数进行了测定,并对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共调查74块样地。研究对象主要为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针对上述3种林型,CI-110观测值分别为1.355(0.38~2.85)、1.265(0.62~2.55)和2.140(0.76~3.31);鱼眼镜头测定值依次为1.339(0.71~1.79)、1.491(1.11~1.92)和1.984(1.26~2.59)。利用胸径-叶片半表面积模型测定的叶面积指数(范围)依次为4.53(2.24~6.34)、3.88(1.19~6.28)和6.63(3.5~8.37)。间接仪器法测定的值明显小于实测值,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胸径-叶片半表面积模型测定叶面积指数最为可靠,而鱼眼镜头测定法比冠层分析仪测定精度高。
马泽清刘琪璟曾慧卿李轩然陈永瑞林耀明张时煌杨风亭汪宏清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鱼眼镜头千烟洲
江西千烟洲人工针叶林下狗脊蕨群落生物被引量:8
2008年
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研究了江西省千烟洲人工针叶林下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群落的生物量、细根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等。通过叶片参数和地上生物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狗脊蕨单株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分别为W1=0.021H1.545(R2=0.790)和W1=2.518(D2H)0.616(R2=0.894;H为株高,D为地径)。人工针叶林下灌草层地上生物量为367.8g.m-2(52~932g.m-2),凋落物为1631g.m-2(672~2763g.m-2),分别占乔木层地上生物量的4.7%(1.55%~13.2%)和20.7%(7.6%~32.1%)。狗脊蕨群落地上生物量和NPP分别为266.6g.m-2和88.67g.m-2.a-1,其中狗脊蕨种群占73.7%;地下生物量为212.6g.m-2。狗脊蕨的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eaves day mutter con-tent,LDMC)分别为144.0cm2.g-1和31.99%,二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最佳叶面积估算模型为S=21.9226-0.152L2+0.0009L3(9.0≤L(叶片长度)≤23.5;1.4≤W(叶片宽度)≤5.9)。狗脊蕨种群的LAI为1.8。土壤含水量对狗脊蕨生物量有显著影响。群落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正相关。
马泽清刘琪璟徐雯佳李轩然刘迎春
关键词:生物量生物量模型比叶面积叶面积指数
中亚热带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过程被引量:34
2011年
基于树干解析和树轮分析,结合野外调查,揭示了我国主要外来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的生长规律,从而为人工林经营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提供了依据。2005年调查了1948年江西吉安青原山引种后存留的564株湿地松(1954-1958年生)。胸径(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平均值为34.2 cm(18.4-58cm),树高平均值为19.5 m(9-33m)。青原山湿地松树轮分析结果显示:52年间,年树轮宽度增长量平均值为0.32 cm,最大年增长量不超过1.14 cm。胸径年生长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直径生长高峰出现在10a左右;林龄达到20a左右时,直径年生长量开始下降;林龄40a后,生长变得极为缓慢。距青原山西南100km的千烟洲湿地松林(20年生)胸径和树高平均值分别为15.9 cm和11.0 m;20a的胸径生长量平均值为0.86 cm;材积方程为V=0.0000213 D2.9870924(V为带皮材积,D为胸径)。千烟洲湿地松林生物量低于同期营造的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林生物量,也明显低于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的生物量。经比较发现,引种营造的湿地松林,其生长量远不如原产地美国佛罗里达州湿地松林。
马泽清刘琪璟王辉民郭志文
关键词:胸径树高生长量材积模型
红壤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碳蓄积动态研究
人工造林是减缓全球变暖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南方红壤丘陵地区—江西省千烟洲生态系统退化后恢复过程中碳储量以及群落生产力特征进行了研究。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野外调查、林分生长分析、模型模拟、高分...
马泽清
关键词:人工林
湿地松林叶面积指数测算被引量:28
2006年
对湿地松(Pinus elliotii)当年生和多年生两针一束、三针一束叶片的长度、宽度、厚度和重量分别进行量测,据此探讨不同类型叶片的叶形和比叶面积差异,并结合样地调查数据对中科院千烟洲试验站湿地松人工林的叶面积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湿地松三针一束叶片合拢后横切面基本呈圆形,当年生叶和多年生叶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688mm和1.706mm;两针一束叶片合拢后从统计学上讲横切面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叶片厚度方向直径大于宽度方向(当年生叶厚度和宽度方向直径分别为1.580ram和1.422mm,多年生叶分别为1.568mm和1.410mm),但如果把厚度和宽度方向直径的平均值近似成圆柱体直径计算时误差在3%以内;如果只用厚度或宽度方向直径代表平均直径计算结果会有2%。10%的误差;当年生叶和多年生叶、两针一束叶和三针一束叶之间比叶面积差别很大,计算的三种比叶面积(投影比叶面积、圆柱面比叶面积和比表面积)中,当年生叶的比叶面积明显大于多年生叶,三针一束叶片的投影比叶面积和比表面积都大于两针一束叶片,但圆柱面比叶面积恰好相反。湿地松林的叶面积指数若按投影叶面积算为3.61,按圆柱面的外表面算为5.12,按总表面积的一半算为4.52,比利用冠层分析仪测量的结果略大。
李轩然刘琪璟蔡哲马泽清
关键词:叶形比叶面积叶面积指数湿地松
一种原位观测共生真菌根外菌丝动态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菌根生态学的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观测植物根系共生真菌根外菌丝动态的方法,制作底部和四周为钢化玻璃的透明玻璃根箱;在玻璃根箱内种植目标树种;组装由单反相机、连接器、体式显微镜和可调节前后和左右距离的支架...
马泽清陈正侠曾文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