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兴强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田
  • 2篇红岗油田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旋回
  • 1篇选层
  • 1篇选井
  • 1篇压裂
  • 1篇岩溶
  • 1篇油气
  • 1篇油气田
  • 1篇油气田开发
  • 1篇数学模型
  • 1篇配注
  • 1篇气田
  • 1篇气田开发
  • 1篇注水
  • 1篇基准面
  • 1篇计算机
  • 1篇古地貌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马兴强
  • 1篇于生云
  • 1篇马银龙
  • 1篇张英
  • 1篇苏玉平
  • 1篇齐耀春
  • 1篇张爱华
  • 1篇张云峰
  • 1篇张会雪
  • 1篇张立冬
  • 1篇李晓明
  • 1篇江海英
  • 1篇白海丰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规划设计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红岗油田注水技术与方法研究
2004年
介绍了红岗油田在注水过程中,利用分层动态分析评价,建立准确的注采对应关系,采用科学实用方法进行分层配注。针对油田合理注水开发,论述了微机定量配注方法的软件实现理论、数学模型及注水界限确定方法。
齐耀春马兴强马银龙张会雪张爱华
关键词:分层配注计算机油气田开发数学模型
松辽盆地朝阳沟油田基准面旋回控制下储层非均质性被引量:5
2009年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朝1-朝气3区块扶余油层进行各级次层序划分.结果表明:扶余油层层序划分为3个级次:长期基准面旋回层、中期基准面旋回、短期基准面旋回;在目的层中划分出4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2、MSC3、MSC4 MSC5、MSC6和MSC7)及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长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LSC1和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LSC2);然后对各级次基准面旋回下层序进行非均质性研究,得到LSC1各中、短期基准面旋回非均质性较弱,LSC2中、下部各中、短期基准面旋回非均质性较强,且各中期基准面旋回下降-上升转换面处短期基准面旋回非均质性较强.
于生云马兴强江海英张英张立冬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非均质性基准面旋回储层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古地貌特征被引量:5
2008年
盆地的古地形地貌不仅控制着其后期沉积相的发育和分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后期油藏的储盖组合,尤其是潜山顶部的次生溶蚀孔隙更是受古暴露期大气水淋滤作用的控制,溶蚀作用随距不整合面距离增大而减弱.利用回剥和填平补齐法对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古地貌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在兴安岭群沉积之前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具有东高西低的总趋势,与现今潜山顶面构造图比较,有古高今低、古今均高、古低今高和古今均低4种情形,前2种情况更利于形成溶蚀风化壳型储层.
张云峰白海丰李晓明马兴强苏玉平
关键词:贝尔凹陷布达特群风化壳岩溶古地貌特征
老井重复压裂优化选井、选层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结合红岗油田30多年的开发经验确定了目前开发阶段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并依据母样本的实际数据,建立了一套多因素非线性计算模型,以达到优化选井、选层的目的。该套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马兴强
关键词:压裂选井选层红岗油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