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万里
- 作品数:63 被引量:41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为什么中国的城镇化是人地非协调的?——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耦合下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被引量:9
- 2018年
-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而中国目前以土地扩张为代表的空间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地非协调问题的产生与作为新型城镇化推动者的地方政府的行为紧密关联。首先,在纵向维度政府间关系下,为创造政绩而获得晋升、为获取财政收入以减轻财政压力,使"晋升锦标赛"与"财政锦标赛"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以土地为载体的经济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空间城镇化的"动力源"。其次,从横向维度看,企业、城市户籍居民、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形成了基于利益关系的并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的利益铁三角和超级利益铁三角,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空间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现实梗阻。最后,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耦合背景下,理性的地方政府将土地作为商品化的交易空间,在获取土地出让收入的同时亦衍生出以土地为主的融资模式,导致中国城镇化发展呈现"向外建设"而不是"向上建设"的非均衡化路径,人地非协调城镇化的问题被进一步强化了。
- 马万里刘胡皓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财政土地金融
- 中国式财政分权:一个扩展的分析框架被引量:17
- 2015年
- 中国式财政分权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的体制保障。中国式财政分权属于"行政性一致同意"型分权模式,是中央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因此,来自顶层的政治与财政激励以及官员自身的私人激励使地方政府具有发展经济的强劲动力,而"用手投票"与"用脚投票"缺失、法治基础薄弱、标尺竞争压力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变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未来的改革应从官员治理、制度设计、人民主权和监督机制四个方面着手,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 马万里
- 关键词:中国式财政分权
- 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下一步被引量:2
- 2015年
- 针对工具意义上的财政分权改革,应进一步延伸至对地方政府的行为重塑。地方政府行为变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表现为地方行为选择与中央目标不一致、地方行为选择与社会公众目标不一致。地方政府具有地方代理人、中央政策执行者和自主决策者的多重身份,正是在权利本位下地方代理人角色的缺失才是地方政府行为变异的根本原因。未来的改革应从政府权力本位向民众权利本位转变,塑造维护民众权利的"地方代理人",创建"以民众为中心的地方政府",突出强调满足民众需要的权利思想,实现权力-权利匹配;还应加快建立现代政府预算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构建问责有效的财政分权。上述内容构成了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下一步。
- 马万里
- 关键词:财政分权权力本位权利本位
- 财政纵向失衡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吗被引量:6
- 2022年
-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就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典型特征而言,合理控制财政纵向失衡水平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为此,以财政纵向失衡为切入点,利用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财政纵向失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合理区间。研究表明,中国的财政分权随财政纵向失衡水平的变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为显著的门槛效应。从全国层面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财政纵向失衡区间为[0,0.8517],且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当财政纵向失衡程度超过一定的门槛值时,财政分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效应显著提高。因此,需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优化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合理控制财政纵向失衡水平,不断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完善地方政府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全面调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 张敏马万里
- 关键词:财政分权门槛效应
-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地方政府行为生成与演进:制度—心理有机互动的新框架
- 2024年
- 地方政府行为是“制度—心理”有机互动下地方官员的能动活动塑造出来的,而非制度或心理单向的、自动的影响结果。当前,对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以外在“利益—权力”的制度拉力逻辑替代了内在“心智—认知”的心理推力逻辑,遮蔽了地方官员主体认知在地方政府行为生成与演进中的作用。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中央政府制定的各种制度已不再简单地是其本身,而是地方官员认知内容的载体与认知能力外在功能的延展,就认知反应过程而言,心智模型塑造了地方官员的制度认知与制度行为选择进而决定了地方政府行为的生成。伴随总体性激励情境的变化,地方官员的制度认知与制度行为选择发生相应改变,从而推动地方政府行为的演进。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实现了“制度逻辑”与“认知逻辑”的融合互补,对新时代有为政府建设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
- 马万里
- 关键词:心智模型地方政府行为
- 政府间事权划分论纲:一个总体框架——兼论事权有效履行的财力保障机制被引量:10
- 2016年
- 科学的政府间事权划分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财政体制的前提,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现行政府间事权划分不科学、不合理,地方政府过多承担了教育、社会保障等全国性公共品支出责任,支出责任分配形成"小中央、大地方"格局,产生"事权与支出责任倒挂"、"小马拉大车"的问题。换言之,过度的公共支出地方化并不利于政府事权的有效履行,从而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那么,如何有效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呢?事权划分的第一步应厘清事权划分的逻辑进路,作到内外清晰、上下分明与横向互动;第二步是按照外部性与最优供给规模选择和确认事权责任主体;第三步是明确区分一级政府事权的层次性。此外,还要特别注意事权有效履行的财力保障机制。
- 张建波马万里
- 关键词:事权
- 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被引量:8
- 2013年
- 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是界定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核心内容。在分析财税体制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财力与事权匹配财税体制进行评价。一是支出责任下移,地方财政支出压力日益加大,二是地方税体系日渐萎缩,财政自主性不断降低,三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日益累积,经济发展负重爬坡,五是财税体制的法制化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明晰政府事权,理顺政府间事权划分;第二,完善地方税系,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自主性;第三,改革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 马万里
- 关键词:财税体制事权财权
-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 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由于中国大量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研究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缓解中国的贫困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 马万里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中国式财政分权
- 文献传递
- 地方政府隐性举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被引量:28
- 2020年
- 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其中隐性债务才是“房间里的大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是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借道”融资平台、土地抵押、影子银行、PPP“新马甲”等途径实现隐性债务扩张,在金融、财政、政治主体间的传导形成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此外,笔者的分析揭示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源于“财根”“地根”“银根”的“三根纠缠”,本质上是地方官员主导下政治-财政-金融“动态关联”下的利益扩张,因此,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进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应基于“财政-金融-政治”的三维视角着手,确保财政金融政治改革的动态联动,为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思路。
- 马万里张敏
-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转型
- 财政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被引量:2
- 2023年
- 财政在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有效的财政手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强有力保障。收入分配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因此,改善收入分配可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本文将收入分配作为衡量共同富裕的核心指标,研究税收、公共支出、财政转移支付这三大财政手段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路径,进而建构财政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本文研究提出:第一,我国应不断推进增值税等一系列生产税改革,优化税制结构,提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直接税的比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税收优惠形式,推动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第二,加大科教文卫支出以提高人民获取收入的能力,加强社会保障支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税式支出,引导社会财富的自由流动;第三,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完善转移支付方式,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推动作用。
- 马万里陈卓扬
- 关键词:共同富裕税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收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