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凌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小胶质细胞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细胞
  • 3篇氟化钠
  • 2篇亚砷酸钠
  • 2篇氧化应激
  • 2篇酸钠
  • 2篇NADPH氧...
  • 2篇ROS
  • 2篇
  • 1篇代谢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性别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应激水平
  • 1篇冶炼
  • 1篇冶炼厂
  • 1篇一氧化氮

机构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厦门医学高等...

作者

  • 7篇颜凌
  • 6篇席淑华
  • 5篇刘盛男
  • 5篇王菲
  • 3篇孙贵范
  • 2篇孙清山
  • 2篇张琳
  • 1篇郭丽
  • 1篇刘子酉
  • 1篇宋英利
  • 1篇周璐
  • 1篇胡玉华

传媒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氟对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力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以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为切入点,了解氟对MG增殖活力的影响和释放ROS和NO的状况,为进一步研究氟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颜凌刘盛男王菲孙清山席淑华孙贵范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
砷剂对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周期分布与转录激活因子ATF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由于砷作用复杂,其中毒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为受试对象,探讨亚砷酸钠(NaAsO2)对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与转录激活因子(ATF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探...
刘盛男王菲颜凌张琳席淑华孙贵范
关键词:亚砷酸钠砷代谢砷中毒膀胱上皮细胞转录激活因子
某钢铁冶炼厂不同性别工人尿中各种砷化物的分布被引量:2
2013年
应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某钢铁冶炼厂工人尿液中的各种砷化物形态进行测定,分析男性和女性工人尿液中各种砷化物含量及甲基化情况,对钢铁冶炼厂的职业病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宋英利孙清山刘盛男王菲张琳颜凌席淑华
关键词:性别砷化物甲基化
JNK/MAPK信号通路与NADPH氧化酶在氟致小胶质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氟是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人体对氟的生理需要量很小,长期摄入过量的氟会引起氟中毒。氟中毒不仅会造成机体牙齿、骨骼等硬组织的广泛损伤,还可引起全身软组织不同程度的广泛损伤。近年来,一些现场调查研...
颜凌
关键词:氟化钠小胶质细胞MAPK信号通路中枢神经系统
文献传递
氟对小胶质细胞ROS和NO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观察氟诱导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ROS和NO的生成状况,为进一步研究氟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1、5、10、25、50μg/ml)的NaF,培养一定时间后检测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内ROS及培养液NO含量。氟化钠能够增加细胞内ROS含量,50μg/ml NaF处理组,细胞内ROS含量与暴露时间正相关,1、5μg/ml NaF处理组,细胞内ROS含量与暴露时间负相关;BV-2细胞短时间暴露于氟化钠,细胞培养液NO含量与染氟剂量正相关,而随着暴露时间延长,细胞培养液NO含量随染氟剂量升高而降低;随着时间增加,每个NaF处理组NO含量均增加。小胶质细胞活化后导致细胞内ROS、培养液NO含量增加,且与时间、剂量相关。
颜凌王菲刘盛男席淑华孙贵范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活化氟化钠细胞培养液细胞增殖活力
亚砷酸钠对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力和NO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分别用浓度0、1、2、4、8、10、20μmol/L的亚砷酸钠(Na As O2)处理小鼠小胶质细胞(BV-2),24 h后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液中NO含量。结果显示,BV-2细胞染毒24 h后,所有砷处理组的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砷处理组的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砷可对小胶质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郭丽颜凌王菲刘盛男席淑华周璐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
NADPH氧化酶在氟诱导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NADPH氧化酶在氟引起的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氟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1,5,10,25,50,100mg/L的氟化钠处理BV-2小胶质细胞6,12,24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以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I处理后的小胶质细胞ROS水平变化情况。结果:BV-2小胶质细胞细胞氟化钠染毒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细胞内RO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染氟组相比,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I能够显著降低氟化钠诱导的BV-2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论:氟能引起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NADPH氧化酶在氟诱导的ROS产生中起一定作用。
胡玉华颜凌刘子酉席淑华
关键词:氟化钠小胶质细胞ROSNADPH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