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5篇催化
  • 5篇催化剂
  • 4篇三效催化剂
  • 3篇氧化物
  • 3篇水滑石
  • 3篇复合氧化物
  • 3篇
  • 2篇铈锆固溶体
  • 2篇共沉淀
  • 2篇共沉淀法
  • 2篇固溶体
  • 2篇AL
  • 2篇沉淀法
  • 2篇PD
  • 1篇氧化物催化剂
  • 1篇正性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溶胶凝胶法制...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仲恺农业技术...

作者

  • 7篇韩芸
  • 6篇田群
  • 6篇陈宏德
  • 4篇姚青
  • 3篇房师平
  • 1篇苏建华
  • 1篇孙彦富
  • 1篇周康群
  • 1篇沈迪新
  • 1篇刘晖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碱金属改性Pd/γ-Al_2O_3催化剂三效性能的研究
2005年
考察了碱金属对氧化铝负载钯催化剂的改性作用,发现钾的作用最为明显,其三效起燃温度可降低50℃以上.在氧化还原数S=1.0和5=1.5两种条件下进行对比,表明碱金属的掺入可以拓宽催化剂的操作窗口.低电负性碱金属的掺入,一方面增强了电负性物种CO,NO和O2的吸附能力,同时减弱了电正性物种C3H6的吸附能力,另一方面,削弱了吸附态分子NO中N-O键的键能,促进其解离,抑制了N2O的生成.
姚青田群陈宏德房师平韩芸沈迪新
关键词:碱金属改性作用
制备方法对MgAl水滑石衍生氧化物负载钯催化剂丙烷完全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以沉积沉淀法(DP)、浸渍法(IM)和共沉淀法(CP)制备MgAl水滑石衍生氧化物负载钯催化剂,用ICP、XRD、SEM、TEM、EDS、TPR以及比表面测定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ICP和XRD数据表明用上述3种方法均可成功制备水滑石为前体载钯催化剂。SEM、TEM、EDS数据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样品具有不同的形貌以及钯在其中的分散度。综合各类表征数据可知Pd在催化剂中暴露的活性位是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
韩芸周康群刘晖孙彦富陈宏德苏建华田群
关键词:水滑石浸渍法共沉淀法
水滑石为前体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本论文以水滑石为前体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利用XRD、TPR、BET、TG-DSC等表征手段,首先对从MgAl水滑石前体得到的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Pd催化剂进行了三效活性的研究,然后对水滑石为前体的CuMgAl催化...
韩芸
关键词:水滑石复合氧化物三效催化剂共沉淀法
K修饰的CZA载体对全钯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采取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载体,考察K对Pd/CZA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的添加对此类催化剂具有明显劣化作用,其原因在于使用CZA作为载体时,K减弱Pd-Ce相互作用,降低催化剂活性,使之发生中毒;但随着K含量的增大,阻塞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促使Pd颗粒聚集长大,较大粒径的Pd颗粒有利于三效活性的提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活性有所恢复.相关的XRD和TPR实验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点.
姚青田群陈宏德韩芸
关键词:程序升温反应
一种镁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钯的三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钯的三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三效催化剂载体以镁铝水滑石为前驱物,经焙烧制成复合氧化物,得到三效催化剂载体;将制得的载体浸渍贵金属钯盐溶液后,焙烧和还原制得三效催化剂。利用本发明技术制备...
韩芸田群陈宏德
文献传递
Pd/CZ/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三效催化性能被引量:13
2005年
以共浸渍法制得的氧化铝负载铈锆固溶体为载体,并浸渍贵金属Pd得到了Pd/CZ/Al2O3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老化前后都表现出良好的三效催化活性,新鲜样品Pd/CZ/Al2O3活性与Pd/CZ相当,老化后样品前者优于后者.结合XRD,BET,TPR等表征手段,讨论了Pd/CZ/Al2O3的催化活性特别是高温老化后活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其老化后仍具有较高活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保持了Pd与CZ/Al2O3复合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SMSI).
房师平陈宏德田群姚青韩芸
关键词:三效催化剂铈锆固溶体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锆固溶体的物性和氧化还原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以柠檬酸作为胶凝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CexZr1-xO2复合氧化物,分别经600℃和900℃焙烧,应用XRD检测,发现均已形成铈锆固溶体.并应用BET、XRD和TPR对其表相、晶相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固溶体中铈比例的增加,固溶体稳定性降低;其储氧量测定显示铈锆固溶体用作三效催化剂助剂的最佳比例为1∶1.经900℃高温焙烧以后,固溶体晶粒增大不明显,表明本方法适合制备高比表面积和高储氧量的铈锆固溶体;TPR还原峰温度降低,推测可能在于柠檬酸络合物完全分解所致.
姚青田群陈宏德房师平韩芸
关键词:柠檬酸溶胶凝胶法铈锆固溶体程序升温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