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软岩地区高陡斜坡堆积体在强降雨条件下的起动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汶川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同时在灾区也形成了大量高陡斜坡堆积体,有的位于河流岸边,有的位于泥石流沟内,有的位于居民点及重要基础设施周围。在雨季来临时,强降雨对斜坡堆积体影响的大小对灾后重建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室内物理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在软岩地区的这类坡面堆积体产生运动的条件,并给出了粗颗粒的含量对坡体产生失稳的影响模式。
- 鲁科韩林余斌
- 关键词:汶川地震软岩松散堆积体灾害预测
- 安全感知下的成都龙潭工业园片区街道空间安全优化研究
- 街道空间是城市中分布最广的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活动交互的场所,其安全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重车轻人现象导致街道安全隐患突出,街道空间成为交通事故和刑事案件的多发地,街道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宜居性。近年...
- 韩林
- 泥石流流域岩性的坚固系数与暴发频率的关系被引量:17
- 2011年
- 坚硬岩性地区的泥石流暴发频率较低在定性上基本可以概括岩性与泥石流暴发频率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定量地描述岩性与泥石流暴发频率的关系。以四川省17个泥石流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研究泥石流形成区和堆积区粗化层颗粒的岩性、硬度以及泥石流的暴发频率,得出:①泥石流堆积区岩性组成特征基本可以代表形成区的岩性组成特征;②用地质图计算的流域坚固系数与现场调查的流域坚固系数基本一致;③岩性坚固系数与泥石流暴发频率的关系为:坚固系数≥8的硬岩地区主要暴发(极)低频率泥石流,坚固系数<8的软岩地区主要暴发中高频率泥石流。最终对比其他地区的39个泥石流流域的岩性坚固系数与泥石流暴发频率关系,其结果验证了研究的坚固系数8作为(极)低频率或中高频率泥石流界线的正确性。
- 鲁科余斌韩林谢洪
- 关键词:泥石流岩性
- 泥石流暴发频率与其形成区块石粒径的关系被引量:9
- 2011年
-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重大的泥石流灾害往往是由低频率泥石流造成的。通过对四川省西部地区17条泥石流沟的野外实地考察,测量了泥石流沟道内不同位置的块石粒径,研究了泥石流形成区、堆积区粗大块石粒径与泥石流暴发频率之间的关系。通过统计调查研究,得出坚硬岩石地区的块石粒径较大,泥石流暴发频率较低的结论,并初步给出由块石岩性、粒径来判定泥石流暴发频率的方法。用块石岩性和块石的平均粒径推测该泥石流沟的暴发频率,在低频泥石流的判断上简单可行,较为实用:可以通过查询地质图、判断主要岩性、对块石粒径赋值、选取影响因素进行修正、判定泥石流暴发频率。为深入研究低频率泥石流的形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有效地预测和防治低频率泥石流提供了依据。
- 韩林余斌鲁科
- 关键词:泥石流平均粒径
- 汶川县泥石流沟在汶川“5.12”地震后的活动趋势被引量:20
- 2011年
-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震后,灾区内多处暴发了泥石流。以地震灾区汶川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综合考察了6条处在不同地震烈度和具有不同泥石流形成特点的泥石流沟,分析了泥石流的活动趋势,并探讨了泥石流活动受地震影响的时间规律,为地震灾区的泥石流减灾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 余斌谢洪王士革章书成鲁科韩林
-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 泥石流暴发频率与其形成区颗粒粒径的关系研究
-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是一种由泥沙、石块等松散碎屑物质和水组成的流体,常具有形成过程复杂、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极大等特点,对山区经济建设造成极大的破坏。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分布广泛、灾害较为严重的...
- 韩林
- 关键词:泥石流平均粒径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