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旭
- 作品数:9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青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13年成都市青羊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成都市青羊区居民2013年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所有死亡报告采用ICD-10编码进行分类,并利用"死因监测数据清理与分析工具"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成都市青羊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8.27岁,男性期望寿命76.23岁,女性期望寿命80.42岁。粗死亡率为669.52/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797.37/10万,标化死亡率435.50/10万;女性粗死亡率545.26/10万,标化死亡率342.23/10万。死因顺位前6位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伤害。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青羊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针对其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综合防控措施。
- 韩天旭蔡鹏胥江黄世蓉
- 关键词:死因监测死因顺位
- 2009-2015年成都市青羊区肺癌发病与死亡分析被引量:21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09-2015年成都市青羊区户籍居民肺癌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根据成都市青羊区肿瘤登记处搜集的癌症资料,计算肺癌分性别、年龄别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并采用变化百分比(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描述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2009-2015年成都市青羊区肺癌发病率为71. 95/10万(男性97. 40/10万、女性46. 84/10万),中标发病率为28. 10/10万(男性39. 01/10万、女性17. 51/10万);肺癌发病率变化百分比为3. 65%、年度变化百分比为0. 90%,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t=0. 704,P=0. 513)。2009-2015年青羊区肺癌死亡率为60. 55/10万(男性82. 26/10万、女性39. 13/10万),中标死亡率为22. 93/10万(男性32. 15/10万、女性13. 40/10万);肺癌死亡率变化百分比为16. 68%,年度变化百分比为3. 56%,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t=1. 629,P=0. 164)。结论肺癌严重威胁成都市青羊区居民的生命健康,采取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 韩天旭蔡鹏彭长燕刘嘉
- 关键词:肺癌发病率死亡率
- 基于中国居民疾病发病和死亡情况的环境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标准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重金属污染日趋严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健康风险评估可有效地应用于环境管理决策。基于健康风险评估标准制定的原则,通过结合中国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现状,参照不同国家的健康风险评估标准,对适合中国人群的环境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标准进行探讨。
- 胡佳叶临湘王琳王齐姚娜沈伟陈建伟周宜开韩天旭付俊杰夏彬徐明
- 关键词: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
- 环境铅、镉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 第一部分:环境铅、镉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建立环境铅、镉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风险评估方法及风险评估模型奠定基础,为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文献评阅、现有资料整理分析、小组讨...
- 韩天旭
- 关键词:环境铅镉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
- 文献传递
- 2011—2020年成都市青羊区梅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实施以来,成都市青羊区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20年成都市青羊区报告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描述历年发病率趋势,组间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1—2020年,成都市青羊区共报告梅毒病例3276例,年均梅毒报告发病率为39.90/10万,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APC为5.23%(t=2.38,P=0.04)。早期梅毒(Ⅰ期、Ⅱ期梅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为-7.32%(t=-3.77,P=0.01);Ⅲ期梅毒病例数较少,但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隐性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为10.96%(t=3.61,P=0.01);胎传梅毒2020年报告发病率4.03/10万活产数。人群分布方面,男、女性梅毒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9,P=0.09),但早期梅毒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隐性梅毒女性病例数多于男性;发病年龄以20~29岁(26.50%)、30~39岁(20.21%)和60岁及以上(25.03%)为主,20~29岁年龄构成有下降趋势,60岁以上年龄构成呈上升趋势;职业方面以家务及待业(24.42%)、离退人员(18.10%)、商业服务(16.76%)为主。结论成都市青羊区基本实现《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目标,但隐性梅毒呈上升趋势,中老年病例数增加,应进一步加强针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干预和检测促进。
- 韩天旭李忠高凤童柏铭蔡娜
- 关键词:梅毒发病趋势
- 环境镉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环境镉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风险评估奠定基础,为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专家会议法相结合确定指标体系。结果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和20项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值。结论环境镉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科学合理,指标体系的完善有待于进一步实证研究。
- 胡佳韩天旭李梅叶临湘陈建伟王齐王琳周宜开
- 关键词:镉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
- 成都市青羊区居民跌倒伤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了解成都青羊区居民跌倒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潜在危险因素,为伤害预防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根据2010-2014年成都青羊区伤害哨点监测收集跌倒伤害数据,分析描述跌倒伤害流行病学特征,采用二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跌倒其危险因素。结果监测报告的33 273例跌倒伤害病例中,男性20 015例(60.15%)、女性13 258例(39.85%),性别比1:1.51;轻伤25 707例(77.26%)、重伤7 566例(22.74%);年龄构成<15岁11981例(36.01%)、15~24岁3 933例(11.79%)、25~59岁12 752例(38.33%)、≥60岁4 607例(13.8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跌倒伤害监测病例中,严重跌倒伤害的保护因素有:年龄小于15岁(OR=0.410,95%CI:0.333~0.505)、15~24岁(OR=0.546,95%CI:0.470~0.633)、25~59岁(OR=0.693,95%CI:0.624~0.768);户籍为本辖区(OR=0.709,95%CI:0.661~0.761);伤害性质为挫伤(OR=0.556,95%CI:0.492~0.628)、开放伤(OR=0.747,95%CI:0.648~0.861)。危险因素有:男性(OR=1.096,95%CI:1.034~1.16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1.301,95%CI:1.169~1.448)、职业学生(OR=1.183,95%CI:1.001~1.399)、工人农民(OR=1.273,95%CI:1.124~1.441)、伤害部位为头部(OR=1.177,95%CI:1.101~1.260)、躯干(OR=1.441,95%CI:1.289~1.613)、多部位(OR=3.374,95%CI:2.905~3.917)伤害性质为骨折(OR=3.802,95%CI:3.302~4.377)、器官损伤(OR=2.210,95%CI:1.894~2.578)、院前时间(OR=1.004,95%CI:1.002~1.006)。结论跌倒伤害全人群均易发生,其中在儿童青少年和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跌倒伤害容易造成需要住院治疗的伤害结局。应针对各年龄段居民,制定具体有效的卫生政策,开展伤害预防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安全设施,降低跌倒伤害事件特别是严重伤害事件的发生。
- 蔡鹏韩天旭徐南彭长燕刘嘉
- 关键词:跌倒
- 2010-2016年成都市青羊区伤害去死因寿命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成都市青羊区2010-2016年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地区主要死因构成,掌握伤害死亡对疾病负担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法进行期望寿命计算和伤害去死因寿命分析,计算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PYLL)和潜在工作年损失(WPYLL)。结果成都市青羊区2010-2016年伤害死亡率为15.46/10万~20.58/10万,占总死亡率构成的2.47%~3.30%,伤害造成的寿命损失为0.32~0.47岁,占期望寿命的0.40%~0.60%,标准化潜在寿命损失率SPYLLR为2.65‰~4.24‰,标准化潜在工作年损失率为WPYLLR 1.79%~3.17%。结论成都市青羊区伤害死亡水平、伤害死亡疾病负担低于全国伤害死亡水平,与东部地区较为接近。2014年起伤害疾病负担降低明显,归因于15岁以下伤害死亡减少明显,可能与青羊区在学校、托幼机构开展道路交通伤害预防工作有关;也证明开展伤害防控工作,减少儿童伤害死亡是提高地区人均期望寿命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 蔡鹏韩天旭刘嘉黄世蓉
- 2009-2011年成都市青羊区主要恶性肿瘤生存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分析成都市青羊区2009-2011年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情况,为肿瘤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羊区2009-2011年报告的4 798例新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随访,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SR)和中位生存期。结果青羊区2009-2011年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8.19/10万;恶性肿瘤患者5年OSR为32.83%,中位生存期13.27个月;男性5年OSR为27.95%,中位生存期11.22个月;女性5年OSR为39.69%,中位生存期22.63个月;发病前6位恶性肿瘤预后由好到坏依次是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5年OSR分别为61.60%、36.99%、28.22%、22.73%、18.63%和15.4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5.39、22.0、10.67、9.63、9.64和8.54个月。结论青羊区恶性肿瘤患者中,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生存情况较差,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的生存情况相对较好;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总体生存期高于男性。
- 韩天旭蔡鹏刘嘉黄世蓉
- 关键词: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