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鹍

作品数:29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钛合金
  • 17篇合金
  • 8篇超塑成形
  • 6篇TC4钛合金
  • 5篇有限元
  • 4篇微成形
  • 4篇金属
  • 3篇有限元模拟
  • 3篇深筒形件
  • 3篇筒形件
  • 3篇无损检测
  • 3篇力学性能
  • 3篇拉深
  • 3篇壁厚
  • 3篇壁厚分布
  • 3篇力学性
  • 2篇压边
  • 2篇压边力
  • 2篇翼面
  • 2篇中尺度

机构

  • 19篇航天特种材料...
  • 12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北大学
  • 1篇北京机电工程...

作者

  • 29篇雷鹍
  • 13篇许沂
  • 11篇张凯锋
  • 6篇王斌
  • 5篇吴海峰
  • 4篇吕昕宇
  • 4篇蒋少松
  • 4篇赵林博
  • 3篇宋鹏
  • 3篇黄重国
  • 3篇刘新芹
  • 3篇邵宗科
  • 2篇微石
  • 2篇宋鹏
  • 1篇靳舜尧
  • 1篇刘黎明
  • 1篇王长文
  • 1篇张文明
  • 1篇王国峰
  • 1篇王亚红

传媒

  • 4篇航空制造技术
  • 2篇锻压技术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塑性工程学报
  • 2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稀有金属
  • 1篇材料工程
  • 1篇第九届全国塑...

年份

  • 1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高温钛合金成形工艺探索
2012年
通过分析合金的材料特点、材料对塑性成形工艺条件的要求,研究了Ti750合金的热压、热旋压、超塑、焊接工艺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的热旋压成形工艺性较差;热压与超塑成形工艺性较好;合金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
吕昕宇雷鹍许沂
关键词:高温钛合金
普旋轨迹对钛合金旋压成形的影响分析
本文对钛合金普旋成形时轨迹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直线型轨迹普旋时钛合金难以成形,出现了凸缘起皱开裂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在强旋设备上改装抛物线型仿形样板,解决了钛合金普旋成形的关键问题,顺利实现了小锥度零件的普旋成形。
吕昕宇刘黎明雷鹍杨俊
关键词:钛合金旋压
文献传递
控制厚度分布的变摩擦正反向超塑成形被引量:4
2010年
为研究摩擦力在超塑成形中对工件厚度分布的影响规律,以正反向超塑成形侧壁厚度均匀的TC4深筒形件为背景,采用MARC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预成形模和终成形模的表面摩擦系数在正反向超塑成形时对成形件壁厚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地增大预成形模的表面摩擦力能显著增加预成形的局部减薄作用,对于提高零件最终壁厚分布均匀性有利.同时,终成形模摩擦力的减小,可以使板料趋于整体变形,壁厚分布趋于均匀.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变摩擦正反向超塑成形试验,制得了厚度分布在1.50~1.78mm范围内的航天用TC4钛合金深筒形件,比普通正反向超塑成形件厚度分布(1.18~2.24mm)有了很大改善.
蒋少松张凯锋吴海峰许沂雷鹍王斌
关键词:有限元模拟
变摩擦正反向超塑成形壁厚均匀的TC4钛合金深筒形件被引量:8
2010年
TC4钛合金深筒形件厚度精度要求为(1.6±0.2) mm,据此设计了多种预成形模形状,采用MARC有限元模拟研究不同形状预成形模对最终深筒形件侧壁厚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及不同预减薄区域的作用。分析预成形模和终成形模的表面摩擦系数分别对成形件壁厚分布的影响,并提出模具型面变摩擦控制厚度分布的方法。结果表明:预成形模对于板料压边部分环形带区域和筒形件底部区域的局部预减薄,对最终侧壁的厚度分布有非常大的改善。同时,合理地增大预成形模的表面摩擦能显著增加预成形的局部减薄作用,对于提高工件最终壁厚分布的均匀性有利。减小终成形模的摩擦,可以使板料趋于整体变形,壁厚分布趋于均匀。根据模拟结果,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增加预成形模表面摩擦系数,在终成形模表面喷涂BN润滑剂降低摩擦系数。最后,通过正反向超塑成形试验制得厚度分布在1.50~1.78
蒋少松张凯锋吴海峰许沂雷鹍王斌
关键词:TC4钛合金
电沉积纳米镍薄板的超塑微拉深性能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脉冲电沉积工艺制备了厚度为0.1mm的纳米镍薄板,在不同的温度和应变速率下对该薄板进行单向拉伸试验,确定了其超塑性变形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纳米镍薄板的微拉深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镍薄板的微拉深性能随成形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温度为723K、半球形拉深凸模直径为1mm、拉深速度为1~5mm/min的条件下,均可成功拉深出半球件。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拉深变形前的沉积态组织和拉深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微拉深后大部分镍晶粒长大到微米量级。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探讨了超塑微拉深的主要变形机制。
张凯锋丁水雷鹍王国峰
关键词:微拉深纳米镍超塑性显微组织
面向微细制造的微成形技术被引量:50
2004年
综述了近年来微成形 (微尺度金属零件和微结构金属零件成形 )技术的发展概况 ,包括微成形工艺系统、成形中的微尺度效应、微尺度冲裁、挤压、拉深、超塑成形等工艺的试验和研究结果 ,以及已经提出和发展的考虑微尺度效应的各种力学本构模型 ,并简要介绍了微成形相关的工艺装备系统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微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经济潜力。
张凯锋雷鹍
关键词:微成形本构模型
金属微成形过程中微尺度效应与相似评估被引量:8
2007年
微尺度效应是金属微成形过程中特有的现象,也是深入研究微成形工艺和微尺度变形规律的瓶颈问题。通过对大量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提出将微尺度效应分为材料本征微尺度效应和工艺条件微尺度效应的新的分类方法;从微成形工艺系统角度出发,分析微尺度效应的动态性和相关性;从本构理论出发,分析产生微尺度效应的原因;在相似性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相似精度的概念,作为评估微尺度效应的相似性评价指标,并给出考虑动态性和关联性时的相似精度表述。利用已有的试验数据,举例说明以上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的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微尺度效应分类具有实际工程意义,应用所提出的评估方法得出的结论与已有试验结果相吻合。这些关于微尺度效应的分类和评估方法还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微系统的评估中。
雷鹍张凯锋
关键词:动态性
钛合金薄壁舱段热普旋过程凸缘失稳现象研究
2011年
旋压道次与轨迹及排布决定TC4钛合金热普旋零件的成形精度。道次多、旋压时间长,整个热旋系统的膨胀会较难控制,道次少,变形量大易引起不均匀变形导致零件失稳,因此优化TC4钛合金热普旋的道次与轨迹尤为重要。
吕昕宇雷鹍许沂
关键词:普旋钛合金轻稀有金属合金凸缘舱段薄壁
金属微成形中尺度效应的探讨
微成形研究领域中一些概念和称谓的定义存在理论根据不足或不够清晰的问题,因此重新给出了微成形中微尺度效应的定义.在相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似差和相似精度的概念,作为微尺度效应的量化评价指标.提出了微尺度效应的新的分类方法...
雷鹍张凯锋
关键词:微成形
方盒形件拉深成形过程的压边力计算与控制模型研究
该文在深入研究盒形件成形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方盒形件变压边力的分区模式,引入应变松弛因子,考虑厚向异性、应变强化、料厚、摩擦等因素,通过力学解析的方法,给出了方盒形件成形过程中变形区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按照分散性失稳准则,...
雷鹍
关键词:盒形件方盒形件屈曲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