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凡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四川省能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能流分析
-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四川省统计年鉴及相关数据资料为基础,参考美国能流图绘制了四川省2010年的能流图,并对四川省2005~2010年间的能源输入、输出、消耗,以及相应的污...
- 桓汉青刘伟刘亮陈超凡陈冬冬
- 关键词:协调度层次分析法
- 文献传递
- 四川省能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能流分析
- 2012年
-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四川省统计年鉴及相关数据资料为基础,参考美国能流图绘制了四川省2010年的能流图,并对四川省2005~2010年间的能源输入、输出、消耗,以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近年来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达10.8%,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尤其是石油。能源消耗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传统化石能源所占比重偏高,2010年达77.18%。同时构建了能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能流分析指标,分析了2005~2010年四川省能源、经济、环境两两子系统及三者系统之间的协调度,结果显示:四川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不断上升,2010年三者综合协调度0.97238。最后根据能流分析、污染物排放水平、协调度分析等结果,提出了四川省能源发展战略、能流的优化管理、节能减排等对策建议。
- 桓汉青刘伟刘亮陈超凡陈冬冬
- 关键词:协调度层次分析法
- 北京市能源消费CO_2排放影响因素解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找出北京市碳排放驱动因素,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析出北京市能源消费C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如下:北京市CO2排放总量增加主要与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经济规模效应在2000~2010年累计效应为11332.6万吨CO2;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北京市2000~2010年产业结构总效应为-1178.4万吨CO2;由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大力推进,以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快速增加,2000~2010年北京市能源强度效应为-7439.8万吨CO2,起最重要的负向阻碍作用;2000~2010年排放系数效应起着关键负向阻碍的作用(-1568.5万吨CO2),主要得益于能源消耗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最后,提出了北京市低碳发展建议。
- 陈超凡刘伟桓汉青李祚泳
- 关键词:环境科学大气环境能源CO2LMDI
-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与展望被引量:7
- 2013年
- 低碳城市建设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还处于孕育阶段,理论与方法都亟待充实和完善。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及低碳城市发展规划重点,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进行了展望,从碳源—碳流—碳汇角度提出了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重点领域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思路。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发展规划、政府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引导低碳城市科学发展。
- 刘伟刘亮陈超凡戴睿藏蕾
- 关键词:低碳城市
- 四川省能源消耗的碳足迹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能源,而能源大量消耗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能源消耗的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碳足迹的相关含义及研究方法,计算出2000—2010年四川省能源消耗的总碳足迹、不同能源和产业的碳足迹、碳足迹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进行岭回归函数拟合,进一步分析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四川省能源消耗的总碳足迹增长加快,从2000年的0.21hm2/人上升到2010年的0.53hm2/人,年均增长率为9.7%;(2)2000—2010年四川省能源消耗的碳足迹产值由2000年的3.3万元/hm2增加至2010年的5.5万元/hm2,年均增长率为5.2%;(3)碳足迹的生态压力从2000年的1.5上升为2010年的2.8,年均增长率为6.4%,对环境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4)四川省能源消耗的碳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中虽呈现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化趋势,但目前尚未到达拐点,进一步证实能源利用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在不断增大。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 桓汉青陈冬冬陈超凡冯晞雨刘伟
- 关键词:能源碳足迹STIRPAT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