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蔷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血浆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炎症性肠病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生长因...
  • 1篇胰岛素生长因...
  • 1篇易激综合征
  • 1篇用药
  • 1篇用药建议
  • 1篇治疗方法选择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瘤
  • 1篇神经内分泌肿...
  • 1篇嗜铬
  • 1篇嗜铬粒蛋白A
  • 1篇歧化酶

机构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作者

  • 4篇杨晓鸥
  • 4篇陈蔷
  • 3篇钱家鸣
  • 2篇杨红
  • 1篇沈冰冰
  • 1篇李景南
  • 1篇方秀才
  • 1篇朱丽明
  • 1篇张茹
  • 1篇吕红
  • 1篇钱家呜

传媒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粪便钙卫蛋白对炎症性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粪便钙卫蛋白(FCP)被认为是判断炎症性肠病(IBD)的肠道炎症的非侵入性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FCP对IB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的鉴别诊断价值,并比较FCP与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诊断IBD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FCP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正常对照组42例,炎症性肠病组50例,包括16例溃疡性结肠炎(UC),34例克罗恩病(CD)患者的FCP浓度;同时检测36例IBS患者的FCP浓度。其中39例IBD患者在留取FCP标本的同期进行了ESR和CRP的检测。绘制受检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FCP鉴别诊断IBD和IBS的诊断临界点。结果 IBD组FCP浓度的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31.1μg/g(72.64~518.37μg/g),显著高于IBS组的39.43μg/g(20.58~56.18μg/g),和正常对照组的27.7μg/g(10.87~44.01μg/g),FCP浓度比较,P<0.001。IBS组与正常对照组FCP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FCP检测IBD的阳性率分别为87.5%和88.2%,显著高于ESR和CRP的阳性率,P<0.05。以68.76μg/g作为最佳的诊断临界点,此时FCP鉴别诊断IBD和IBS的敏感性为84.0%,特异性为88.89%。结论检测FCP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于IBD和IBS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杨晓鸥钱家鸣杨红方秀才朱丽明陈蔷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粪便钙卫蛋白
克罗恩病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选择与合理用药建议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方法及其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提出合理用药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58例克罗恩病患者,计数资料作χ2检验,计量资料作t检验。结果①一般情况;158例CD患者中男:女为1.98:1,发病年龄平均33.8±15.6(7~78)岁,其中轻度15.8%、中度30.4%、重度53.8%;患者发病年龄高峰为20~29岁(29.1%)。②内科治疗与临床特点及用药情况:轻度CD患者(96.0%)选择氨基水杨酸制剂者明显多于中(87.5%)、重度(76.5%)(P=0.028);重度CD患者(70.6%)需营养支持治疗者明显多于轻(28.0%)、中度患者(43.8%)(P=0.000);患者病变部位与药物的选择及是否选择手术无明显相关性。③内科治疗的变迁:2000年后CD患者(52.4%)肠外表现发生率较2000年前(38.2%)显著升高(P=0.048),使用氨基水杨酸和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免疫抑制剂者明显增多(P<0.05)。④外科治疗与临床特点59例(37.3%)CD患者需手术治疗,其中53例(89.8%)因患CD并发症而需手术治疗,主要为肠梗阻、肠瘘、肠穿孔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低者手术风险增大。结论CD发病年龄高峰为20~29岁,免疫抑制剂和营养支持治疗在CD患者中应用逐年增多,内科治疗方案的制定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病变部位与治疗方式的选择无关,N%高和血浆蛋白低者的CD患者手术风险增大。使用硫嘌呤应注意其骨髓毒性,硫唑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测定或TPMT基因型分析也许能预测,治疗前8周内,应每周查血常规,以后至少每3个月查1次。
张茹吕红钱家鸣沈冰冰杨晓鸥陈蔷
关键词:克罗恩病合理用药
聚普瑞锌诱导HSP70保护大鼠胃黏膜损伤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聚普瑞锌诱导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减轻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无水乙醇灌胃致大鼠胃黏膜损伤后分别应用聚普瑞锌100 mg/kg、200 mg/kg灌胃及赋形剂灌胃,同时以空白组作对照,检测胃黏膜HSP70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胃黏膜IGF-1含量和SOD活性。结果聚普瑞锌100 mg/kg治疗组治疗3 d时HSP70表达的相对灰度值为278.3%±10.8%;聚普瑞锌200 mg/kg治疗组治疗3 d时HSP70表达的相对灰度值为471.1%±24.7%,与空白组和赋形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实验组大鼠胃黏膜IGF-1含量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普瑞锌能够诱导损伤后大鼠胃黏膜产生大量HSP70,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杨晓鸥钱家鸣陈蔷
关键词:胃黏膜损伤热休克蛋白70胰岛素生长因子-1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浆嗜铬粒蛋白A对多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8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浆嗜铬粒蛋白A(CgA)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同时评价血浆CgA对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效力,初步探讨血浆CgA对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预后的监测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56例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52例嗜铬细胞瘤和7例小细胞肺癌的血浆CgA浓度,同时以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计算血浆cgA诊断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嗜铬细胞瘤和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56例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包括类癌13例,胃泌素瘤13例,胰岛细胞瘤12例以及18例其他类型神经内分泌肿瘤,比较血浆cgA在不同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浓度差异,并计算其对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同时评价血浆CgA对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非转移与转移病例的诊断价值。结果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组的血浆cgA浓度[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为84.5(38.3,175.5)U/L,嗜铬细胞瘤组为154.0(53.3,243.8)U/L,小细胞肺癌组为55.0(19.0,79.0)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8.5(12.3,25.8)U/L,P〈0.001。血浆CgA诊断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嗜铬细胞瘤和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2.1%、88.5%和57.1%,特异性均为96.2%。在胃肠胰腺内分泌肿瘤中,胃泌素瘤组的血浆CgA浓度显著高于类癌组、胰岛细胞瘤组和其他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组;血浆cgA诊断胃泌素瘤、类癌和胰岛细胞瘤的敏感性分别为92.3%、84.6%和50.O%。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组中,发生转移者的血浆CgA浓度显著高于非转移者。结论血浆CgA在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水平显著升高,尤其是诊断胃泌素瘤具有相当高的敏感性,同时也可作为监测肿瘤发展和评价预后的指标。
杨晓鸥李景南钱家呜杨红陈蔷卢琳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嗜铬粒蛋白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