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

作品数:114 被引量:664H指数:13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9篇学位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篇天文地球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降水
  • 17篇气候
  • 16篇气溶胶
  • 13篇暴雨
  • 11篇螺旋度
  • 11篇环流
  • 11篇光学厚度
  • 11篇干旱
  • 11篇大暴雨
  • 10篇热带
  • 10篇急流
  • 8篇数值模拟
  • 8篇气候特征
  • 8篇值模拟
  • 7篇沙尘
  • 7篇秋季
  • 7篇冷空气
  • 7篇半干旱
  • 6篇水汽
  • 6篇冷空气活动

机构

  • 40篇兰州大学
  • 36篇云南省气象局
  • 24篇唐山市气象局
  • 18篇云南大学
  • 15篇南京信息工程...
  • 11篇云南省气候中...
  • 8篇中国气象局
  • 6篇中国气象局国...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北京大学
  • 3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山东省气象局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培...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114篇陈艳
  • 27篇张武
  • 15篇郭世昌
  • 12篇陶云
  • 9篇任菊章
  • 9篇段长春
  • 9篇史晋森
  • 8篇高星星
  • 7篇黄建平
  • 5篇张北斗
  • 5篇张万诚
  • 5篇丁一汇
  • 5篇寿绍文
  • 4篇段旭
  • 4篇周宏仓
  • 4篇张镭
  • 4篇张婉莹
  • 3篇晏红明
  • 3篇王振海
  • 3篇黎海凤

传媒

  • 14篇云南大学学报...
  • 11篇兰州大学学报...
  • 8篇高原气象
  • 4篇热带气象学报
  • 4篇灾害学
  • 4篇干旱气象
  • 3篇气象
  • 3篇中国沙漠
  • 3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大气科学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2007年中...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第33届中国...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2015年中国华北地区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16
2016年
为研究高污染地区气溶胶形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利用CALIPSO卫星提供的Level 2Profile和Level 2VFM产品,分析了华北地区2006~2015年532nm总后向散射系数,退偏振比,色比及不同类型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地基观测资料,探讨了不同能见度下华北地区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气溶胶粒子532nm总后向散射系数,退偏振比和色比范围依次为0.5×10^(-3)~8.0×10^(-3)km^(-1)sr^(-1),0.14~0.3和0.6~2.0,且具有显著的季节和高度变化特征;能见度<5km时粒子散射能力最强,非球形最弱,粒径最小,对应的最大532nm总后向散射系数,最小退偏振比和最小色比依次为0.012km^(-1)sr^(-1),0.092和0.856,能见度>10km时相反;污染沙尘,沙漠沙尘,污染大陆气溶胶和洁净海洋气溶胶集中在0~2km,出现的频率依次为13.81%,8.48%,5.45%和1.22%.
高星星陈艳张武
关键词:气溶胶CALIPSO
一种紫外辐射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外辐射表,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罩座,罩座上一体式固定一个石英玻璃罩,石英玻璃罩内设有硅光管,硅光管上设有滤光器,滤光器上设有散射器,罩座根部设有遮光板,机体内壁设有圆筒状的干燥盒,机体底部设有挡板,挡...
陈艳张武高星星
文献传递
CAPE等环境参数在华北罕见秋季大暴雨中的应用被引量:66
2005年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2003年10月10~12日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利用模拟结果计算分析了对流有效位能(CAPE)、风暴相对螺旋度(SRH)、能量螺旋度指数(EHI),结果表明,以上3个参数对这次大暴雨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在大暴雨发生前能量得到充分积累,大气处于强不稳定状态,强对流天气爆发后,不稳定能量逐渐释放减弱;大暴雨中心位于低层局地螺旋度大值中心南部等值线密集区。低层局地螺旋度大值中心轴线与切变线和地面倒槽辐合线走向一致,高层局地螺旋度与高空急流相对应;大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高风暴相对螺旋度结合低对流有效位能的环境中(SRH>200m2·s-2,CAPE<1500J·kg-1)。
陈艳寿绍文宿海良
关键词:大暴雨对流有效位能风暴相对螺旋度
1961—2014年云南冬季寒潮活动规律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被引量:11
2021年
利用云南122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云南冬季寒潮的活动规律以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①1961—2014年(近50 a)云南冬季寒潮频次(强度)呈减少(减弱)趋势,1984年为寒潮频次(强度)由多(强)转少(弱)的一个转折点.云南冬季寒潮存在8 a左右的显著性变化周期;②云南冬季寒潮与气温、降水存在较好的协同变化.当冬季寒潮频次偏多(少)时,云南气温偏低(高),降水量偏多(少);③云南冬季寒潮频次年际变异与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在海平面气压场,冬季北极涛动为正(负)位相、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弱)以及东亚冬季风偏强(弱)时,云南冬季寒潮频次偏多(少).在500 hPa高度场,当极涡偏强(弱)、贝加尔湖高压脊偏强(弱)、东亚大槽和南支槽偏强(弱)时,有利于云南冬季寒潮频次偏多(少);④副热带对流层上层的急流变化是影响云南寒潮频次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其可能通过影响冷涌向南爆发的频次进而影响云南寒潮的发生频次.
陶云陈艳任菊章段长春
关键词:大气环流异常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
云南雨季开始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化和冷空气活动
以往研究云南雨季开始期大多是关注低纬度系统的作用,而较少注意中高纬度环流的影响。前期研究发现,在中期时间尺度上,伴随云南雨季开始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明显南移且东亚中纬度地区冷空气活跃,但对形成这些现象的物理机制还不清楚。
陈艳丁一汇陶云张万诚刘瑜
关键词:雨季开始期副热带西风急流次级环流低频变化冷空气活动
云南寒潮与昆明准静止锋的气候关联性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利用云南122个气象测站1961-2014年1-12月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日最低气温资料及1961-2010年云贵高原地面逐日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云南寒潮与昆明准静止锋间气候关联性。结果表明:(1)云南寒潮频次偏多区域主要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多年平均位置的东侧(即锋后)。(2)云南寒潮频次与昆明准静止锋频次的年代际变化基本是相反的,近50年寒潮频次减少,在1985年附近,寒潮频数由偏多期转为了偏少期;昆明准静止锋频次近50年为增加,在2002年,静止锋频数由偏少期转为了偏多期。年际变化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冬季,即寒潮爆发偏多(少)时,昆明准静止锋也偏多(少),这种关系在静止锋的东侧(锋后)更为密切。(3)云南寒潮频次与昆明准静止锋平均经向位置年代际变化基本一致。近50年寒潮频次减少,静止锋平均经向位置略偏西。年际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寒潮爆发偏多(少)时,昆明准静止锋平均经向位置偏西(东),这种关系在静止锋西侧(锋前)比东侧(锋后)更为密切。(4)寒潮移动与静止锋的移动有着密切联系,即影响云南寒潮位置偏西时,昆明准静止锋位置相应偏西,反之,偏东。影响云南寒潮强度与静止锋位置存在正相关,即变温(或温度距平)越大(小),静止锋越偏东(西)。
陶云段旭姚愚段长春任菊章陈艳何华
关键词:寒潮气候特征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气溶胶特性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2006年8月~2007年7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CE-318数据产品,对气溶胶光学厚度,大气可降水量及Angstrom波长指数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常规温压湿资料、PW及Angstrom波长指数与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关系.对CE-318反演得到的PW与微波辐射计由神经网络算法得到的水汽总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认为二者对水汽总量测量能力相当.
常倬林张武史晋森陈艳唐杰
关键词:气溶胶光学厚度大气可降水量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
东亚地区平流层臭氧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场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臭氧是影响平流层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作者利用NCEP的臭氧与温度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地区1979—2008年平流层各层臭氧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平流层各层次臭氧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为了更好地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平流层3个层次(100、70、50 hPa)欧亚大陆O3场与东亚温度场的奇异值分解(SVD)分析.结果显示,3个层次上第1奇异向量的方差贡献都达到90%以上,可见3个层次第1奇异向量对应的SVD模态是最主要的模态,代表了此两要素场相互作用的主要特征,即①欧亚大陆上西风带行星波影响区域对应的臭氧含量高,则行星波东亚大槽上空平流层温度偏高,反之则偏低;②欧亚大陆上热带东风急流区域对应的臭氧含量低,则台湾以南-南海区域上空平流层温度偏低,反之则偏高;③同时发现平流层中低层的大型经向环流在影响中-低纬地区臭氧分布的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郭世昌汪明圣黎成超黎海凤宋哲侯开陈艳张秀年
关键词:平流层臭氧温度场经向环流
CAPE等环境参数在华北一次罕见秋季大暴雨中的应用研究
2003年10月9-12日在京、津、冀、鲁一带出现了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暴雨及强降温天气过程,过程降水量冀鲁交界处部分站超过200mm,华北东部地区24小时降温幅度普遍达到10-12℃。11日渤海西部风力达10级、阵风11-...
陈艳
关键词:对流有效位能风暴相对螺旋度
文献传递
昆明地区臭氧总量变化和气候关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利用 196 3~ 1992年期间昆明地区平流层臭氧、温度以及降水量等观测资料 ,分析及计算了该地区的臭氧演变趋势、冷暖和旱涝指数 .研究结果显示 :臭氧总量的变化包含着气候异常的信号 。
郭世昌吴涧陈艳黄仪方
关键词:臭氧总量气候效应臭氧层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