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爱国

作品数:22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艺术
  • 7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戏剧
  • 5篇文化
  • 3篇心理
  • 3篇叙事
  • 3篇艺术
  • 3篇史剧
  • 3篇戏曲
  • 3篇历史剧
  • 2篇电视
  • 2篇电视剧
  • 2篇电影
  • 2篇文化镜像
  • 2篇现代戏
  • 2篇现代戏剧
  • 2篇历史叙事
  • 2篇镜像
  • 2篇变态
  • 2篇变态心理
  • 1篇大我
  • 1篇底层叙事

机构

  • 2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21篇陈爱国
  • 2篇方婕

传媒

  • 5篇非物质文化遗...
  • 3篇南大戏剧论丛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文艺争鸣
  • 1篇戏剧之家
  • 1篇当代电影
  • 1篇写作
  • 1篇戏剧艺术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作为教育戏剧的熊佛西“农民戏剧”被引量:3
2013年
教育戏剧是近现代教育思想革命的结果,运用演剧方式对特定人群进行综合素质教育。1930年代,熊佛西到河北定县开展戏剧大众化与民众教育剧运动。他将戏剧的教育目的和农民的实际情形结合起来,系统而卓越地建构了农民戏剧的形态,是中国现代教育戏剧的新路径、新发展。
陈爱国方婕
关键词:熊佛西教育戏剧戏剧形态
1920年代中国话剧的民众之结:从底层叙事到革命叙事被引量:1
2013年
受近现代启蒙思潮的影响,1920年代中国话剧一直存在一个重大'心结',就是民众整体思想文化素质如何提高的问题。按照启蒙先驱者的认识和设计,只有对广大底层民众实施有效的启蒙,国民程度不足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这使得1920年代话剧积极开展底层叙事,对底层生活的审视渗透着悲悯与批判的人道情怀和人文精神,而这种复杂眼光本身也值得反思。同时,由于理论认识和底层出路等种种原因,1920年代的底层叙事在后期发展、转化为革命叙事,给'人的戏剧'带来了复杂影响,
陈爱国
“文化戏剧”刍议
2011年
"文化戏剧"的概念在我国戏剧界一直受到漠视,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模棱两可。90年代以来,立足于文化角度的戏剧创作方兴未艾,其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而且,当前戏剧创作的人文精神的匮乏已是有目共睹,亟需扭转局面。本文力图对文化戏剧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基本构架和范式进行描述,指出其思想核心是文化启蒙精神。由于多种原因,文化戏剧的概念本身存在一些疑惑,值得我们深思。
陈爱国
关键词:戏剧创作
20年代中国历史剧的个人之镜
2010年
20年代历史剧是中国现代历史剧的开创期,经过一番必要的论争,形成了不同创作观念共存的局面,其中郭沫若等人的凸显个性主义时代精神的历史剧观念占主导地位。很多作品存在一种鲜明的大我化倾向,将放大的自我熔铸于'超人'、'女神'、'英雄'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作者与时代的文化镜像。它们还着力发掘情感错位和人格错位的变态心理,作为时代主调的一种变奏,体现出艺术与生命的双重自觉。
陈爱国
关键词:历史剧个人主义历史叙事文化镜像变态心理
王仁杰戏曲的小场面本体解析
2019年
作为当前中国很有个性、很有特色的戏曲编剧之一,王仁杰最大的创作特点是"返本开新""小开口,深挖掘",集中写好小题材、小人物、小场面,将一些核心场面提升到折子戏的艺术质量,成为一道道戏剧景观,从而达到戏曲本体的层次之一,即小场面本体。本文着重从小场面与戏剧结构、人物心理、戏剧景观等三个关联层面进行论述,阐发一种新的戏曲本体论,并总结王仁杰小场面戏曲的创作经验。
陈爱国
关键词:戏曲创作戏剧结构
民族志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中的疾病隐喻
2018年
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通过一对裕固族儿童穿越沙漠寻找父亲和家乡的故事,反映了裕固族文化生存的历史与现状。影片在影像上运用虚实结合、符号隐喻的手法,使得叙事和抒情达到了和谐,尤其是含蓄的疾病隐喻,不仅使叙事更加丰富,也使主题更加深刻,批判更加沉重。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理论,通过三个方面对该片中的疾病隐喻进行解析:首先是疾病与死亡隐喻,其次是疾病与地域隐喻,最后是疾病隐喻与多重主题。
陈爱国费园
关键词:疾病隐喻
电视剧改编的文本整合策略
2021年
21世纪之初,中国兴起新一轮的名著改编剧热、翻拍剧热。与"一文一剧""一文多剧"的传统改编策略相比,这些作品注重运用文本整合的新型改编策略,趋向"多文一剧",整合了多个文本,达到还原历史语境、出奇制胜、突出特色等传播效果。这种改编策略是出于故事加长、叙事突破、文本还原等艺术动机的选择,采用人物传记、情节综合、互文并置等多种整合模式,在促进当前中国类型电视剧的成熟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它存在着东拼西凑、胡编乱造、创新过度等问题和弊端,需要加以注意。
陈爱国
关键词:电视剧名著改编价值评估
1920年代历史剧的变态心理分析
2009年
作为我国现代历史剧创作的第一个高潮,1920年代的历史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运用现代变态心理学揭示人的骚动不安的深层内心世界。其变态心理视角主要体现于对情感错位和人格错位的展示和反思,这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人文现象,具有较强的启蒙意识和认识功能,对于促进国人的现代化和"人的戏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陈爱国
关键词:历史剧变态心理
“可见的精神”:巴拉兹的视觉文化范型被引量:1
2015年
作为视觉文化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巴拉兹是从精神可见性的角度来提出其视觉文化概念的,其视觉文化范型不是"可见的人",而是"可见的精神"。这一范型触及视觉文化发展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具有先见之明,但因时代和个人局限,它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过于强调视觉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属性。
陈爱国方婕
关键词:电影艺术视觉文化
中国现代戏剧研究的丰硕成果--读胡星亮著《中国现代戏剧论集》
2012年
《中国现代戏剧论集》是胡星亮教授新近出版的戏剧论文集,是作者25年来戏剧研究的大检阅.该书强调中国现代戏剧的现代性诉求,力图从“人的戏剧”的角度阐释、研究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问题.它以研究层面的系统性、研究问题的基础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研究视野的完整性,对中国现代戏剧进程中的很多问题与现象进行了史论结合、鞭辟入里的学术反思,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戏剧的研究.由此,我们也可以窥见胡星亮的基本学术方法与学术追求.
陈爱国
关键词:中国现代戏剧学术反思学术方法史论结合学术追求现代性诉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