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焕钦

作品数:956 被引量:6,743H指数:37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48篇期刊文章
  • 128篇会议论文
  • 69篇专利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9篇化学工程
  • 73篇建筑科学
  • 52篇理学
  • 3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电气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61篇涂料
  • 247篇乳液
  • 239篇丙烯
  • 227篇聚氨酯
  • 224篇丙烯酸
  • 200篇水性
  • 180篇改性
  • 136篇丙烯酸酯
  • 128篇树脂
  • 119篇水性聚氨酯
  • 89篇乳液聚合
  • 64篇环氧
  • 63篇聚丙烯
  • 50篇乙烯
  • 49篇粘剂
  • 48篇胶粘
  • 47篇胶粘剂
  • 47篇复合乳液
  • 44篇环氧树脂
  • 44篇丙烯酸酯乳液

机构

  • 955篇华南理工大学
  • 23篇黄冈师范学院
  • 9篇广东工业大学
  • 5篇深圳大学
  • 5篇咸宁学院
  • 4篇浙江大学
  • 3篇广西科技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湖南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 3篇仲恺农业技术...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茂名学院
  • 1篇四川联合大学

作者

  • 955篇陈焕钦
  • 271篇黄洪
  • 270篇张心亚
  • 152篇瞿金清
  • 148篇杨卓如
  • 132篇傅和青
  • 132篇沈慧芳
  • 124篇涂伟萍
  • 108篇蓝仁华
  • 73篇夏正斌
  • 50篇陈立军
  • 37篇黎永津
  • 36篇叶代勇
  • 35篇邱学青
  • 35篇司徒粤
  • 34篇孙志娟
  • 33篇郭清泉
  • 29篇程江
  • 28篇梅慈云
  • 27篇肖新颜

传媒

  • 76篇涂料工业
  • 66篇华南理工大学...
  • 36篇高校化学工程...
  • 31篇化工学报
  • 28篇合成材料老化...
  • 27篇化学工业与工...
  • 26篇粘接
  • 25篇精细化工
  • 24篇化学建材
  • 24篇中国胶粘剂
  • 23篇新型建筑材料
  • 23篇广东化工
  • 19篇现代化工
  • 17篇化工进展
  • 13篇中国皮革
  • 13篇包装工程
  • 12篇高分子材料科...
  • 1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1篇化学工程
  • 11篇第5届环保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30篇2011
  • 42篇2010
  • 53篇2009
  • 62篇2008
  • 89篇2007
  • 75篇2006
  • 101篇2005
  • 107篇2004
  • 81篇2003
  • 58篇2002
  • 73篇2001
  • 41篇2000
  • 30篇1999
  • 18篇1998
9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P/DBS混合乳化剂对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英文)
2005年
分别采用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作为软硬单体,NP和DBS的混合乳化剂作为乳化体系,采用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并引入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来制备苯丙乳液.在聚合过程中改变加入的乳化剂量.研究了乳化剂对苯丙乳液的平均粒径、稳定性、吸水率、粘度和流变性等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大,乳液胶粒的平均粒径减小,而乳液的粘度和胶膜的吸水率却增大.乳液的稳定性受乳化剂中非离子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的质量配比影响较大,而乳液的流变性则与乳化剂的浓度无关.并对乳化剂对乳液性质的影响原因进行解释和分析.因此,在制备不同用途的苯丙乳液时,必须要严格控制乳化剂的浓度及配比.
陈立军张心亚黄洪沈慧芳陈焕钦
关键词:乳化剂苯丙乳液
均匀设计在丙烯酸树脂合成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03年
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法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详细考查了影响丙烯酸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及多目标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单体加入速度、聚合温度及引发剂用量是决定聚合物分子量的主要因素,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设计。
夏正斌涂伟萍陈焕钦
关键词:均匀设计丙烯酸树脂凝胶渗透色谱分子量多目标优化
高环氧值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高环氧值环氧化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增塑剂、高分子聚合物在电子线路板、塑料、涂料、油墨、黏合剂等中的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植物油:有机酸:催化剂:稳定剂加入反应器中,加热时滴加双氧水,保温2-10h...
瞿金清陈焕钦
文献传递
油脂废水的生物降解(英文)被引量:1
2001年
以食用植物油脂为生长限制性底物 ,用富集法分离到 2株能降解油脂的AX_1和BS_1菌种 ,并考察了混菌对油脂的降解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混菌最适易的 pH值为 5 .5~ 7.0、温度为 2 5~ 35℃、溶氧值为5 .0~ 7.0mg/L .另外 。
赖万东杨卓如陈焕钦
关键词:油脂废水生物降解微生物降解动力学
低分子量高固体分丙烯酸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法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详细考查了影响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及多目标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单体加入速度、聚合温度及引发剂用量是决定聚合物分子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合成的丙烯酸树脂制得了性能优异的双组分聚氨酯涂料。
夏正斌涂伟萍陈焕钦
关键词:低分子量高固体分涂料丙烯酸聚合物均匀设计
几种芳烃化合物臭氧氧化反应速率比较及机理探讨
采用停流光谱反应器研究了T为298K,pH为2.1~7范围内间甲酚、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胺3种芳烃化合物与臭氧在水溶液中的臭氧氧化反应动力学,初步探讨了芳烃化合物臭氧氧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3种物质臭氧化反应速率都非常...
沈慧芳陈焕钦
关键词:臭氧芳烃化合物反应速率反应机理
文献传递
高固体含量丙烯酸聚合物改性醇酸树脂涂料的研制
2003年
介绍了以低分子量、窄分布的活性羧基丙烯酸共聚物为改性剂,采用混合脂肪酸合成丙烯酸聚合物改性高固体含量快干醇酸树脂涂料的工艺,讨论了各主要因素对丙烯酸共聚物以及合成树脂涂膜性能的影响。
王成卫瞿金清蓝仁华陈焕钦
关键词:高固体含量丙烯酸聚合物改性醇酸树脂涂料改性剂
臭氧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1998年
针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特性,采用单一臭氧氧化法来代替常规的化学药剂法对其进行处理。在自行设计的动态模拟循环冷却水实验装置中进行长时间的挂片试验,借助先进的测试手段对臭氧氧化法进行了综合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臭氧不仅可以除掉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各部件的垢层,还可防止重新结垢,抑制了设备的腐蚀。用臭氧作为单一药剂的水处理方法,是一种极有前途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
赖万东杨卓如陈焕钦
关键词:臭氧循环冷却水缓蚀阻垢
丙烯酸树脂合成工艺的正交优化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高性能丙烯酸树脂,以“饥饿态”进料法聚合可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单体转化率。在确定反应单体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溶剂配比、反应温度、保温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对树脂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出最佳的合成工艺为:混合溶剂乙酸丁酯、正丁醇和二甲苯质量配比为2∶2∶1:反应温度为120℃:保温反应时间为3h;搅拌速度为300r/min。对树脂的综合性能进行检测与分析表明,按正交优化的结果所制得的树脂综合性能优异,耐水性和耐碱性好,在pH为13的碱液中浸泡96h无异样;且户外耐候性好,光照70h后紫外色差值可小于5%。
孙志娟张心亚黄洪陈焕钦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正交实验
细乳液体系中的RAFT活性聚合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由于细乳液的独特的成核机理,该体系中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日益成为高分子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克服细乳液体系中的RAFT普遍遇到的聚合速率降低以及乳液稳定性下降等问题的研究,包括链转移剂(CTA)的特性以及RAFT低聚物、非离子乳化剂、助稳定剂和增溶剂等。
何勇张心亚陈焕钦
关键词:细乳液RAFT聚合速率
共9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