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伟
- 作品数:37 被引量:1,01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耕地分等中的土壤质量指标体系与分等方法被引量:193
- 2002年
- 土壤质量指标是耕地分等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分等中土壤指标的选择应该遵循稳定性、空间变异性、主导性、生产性原则。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土壤特性响应时间、变异系数等方法是选取耕地分等指标的科学定量方法 ,但最有效的耕地分等指标体系选取方法应根据土壤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而指数和方法是综合评价耕地等级的有效方法。
- 张凤荣安萍莉王军艳张军连刘黎明陈焕伟
- 关键词:指标体系耕地分等土壤质量指标
- 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征被引量:68
- 2004年
- 在半干旱地区采集7个不同利用方式的土样,利用干筛法获得不同粒径的团聚体,并分析其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K_2SO_4浸提碳含量。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最高的土壤其大团聚体占的比例也最高;未筛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以灌溉耕地最高、油菜-土豆轮作旱地最低,分别为336和189mg·kg-1。团聚体微生物量碳含量为153~324mg·kg-1。灌溉耕地土壤>5mm团聚体最高,草地土壤<0.25mm团聚体最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在大团聚体(>2mm)中的含量相对都高于小团聚体。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极显著相关,与K2SO4浸提碳不相关。与微生物量碳相反,K_2SO_4浸提碳含量在<1mm的团聚体中相对较高。
- 文倩赵小蓉陈焕伟妥德宝林启美
- 关键词:微生物量碳土壤团聚体半干旱地区耕地土壤
- 基于GIS的北京市不同地类规模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采用GIS技术,结合景观格局模型,以北京市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简称二次详查)数据成果为基础,揭示了北京市不同地类规模分布特征。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各地类在远郊平原区的比重和密度最大;(2)各地类用地规模较小,绝大部分分布在0.06-6.7hm^2之间;(3)近郊区的耕地和园地规模较小,分布比较零散;远郊平原区的农村居民点在规模分布上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规模比较均匀,远郊山区规模最小,分布比较分散。
- 赵磊陈焕伟徐振君颜国强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 基于GIS技术的伊金霍洛旗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被引量:5
- 2004年
- 以生态服务功能理论为背景,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别从水蚀和风蚀两部分估算了伊金霍洛旗1990年和2000年的土壤保持价值。结果表明:2000年和1990年相比,总体土壤侵蚀量略有下降,约减少190000t,生态系统保持土壤量上升了200000t,生态系统的保持土壤价值增加了41.567万元。
- 赵立军陈焕伟白晓飞
- 关键词:土壤保持地理信息系统
- 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土壤水氮利用效率模拟分析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以黄淮海平原为研究区域,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模拟模型对区域农田土壤水氮行为进行模拟和评价。【方法】建立和验证土壤水、热、氮和作物生长联合模型并与GIS相结合,在1999~2000年黄淮海平原的农村社会经济和土壤、气候等条件背景下,对冬小麦生长期土壤水氮利用效率和氮素损失量的区域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区域模拟结果表明,水分利用效率(WUE)、氮素利用效率(NUE)及土壤氮素淋失情况的空间分布在各地貌区之间有明显差异。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1m土体的氮素淋失量与灌水和降水量、施氮量、土壤饱和导水率(K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WUE与施氮量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降水和灌水量、Ks呈极显著的负相关;NUE与降水和灌水量、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施氮量、Ks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结论】黄淮海平原区域农田土壤水氮行为受自然条件和农田管理措施的显著影响,其空间分布规律可利用基于GIS的过程模型进行模拟和评价。
- 高如泰陈焕伟李保国黄元仿
- 关键词:冬小麦黄淮海平原氮素利用效率
- 禁牧政策及其效应解析被引量:50
- 2004年
- 近年来,各地对脆弱生态环境的改善手段逐步从生态建设为主转向建设和保护并重的方向。禁牧政策便是影响重大的保护措施之一。通过对实施禁牧政策较早的、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发现,全年禁牧政策对保护和恢复面积广大的林草地生态环境很有效,但它与当地农牧户畜牧业生产的现实矛盾较大,执行率只有52.98%。因此,提出改变限制性禁牧政策为引导性禁牧政策的观点,实行有弹性的禁牧政策,以及农牧户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调整畜种结构等政策调适建议。
- 宋乃平张凤荣李保国陈焕伟姚慧敏曹良晓
- 关键词:禁牧政策政策调适
- 北京低山丘陵区古壤的研究
- 陈焕伟
-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中人文环境的影响
- 2003年
- 王慧文陈焕伟
- 关键词:荒漠化人文环境生态环境
- 大同市南郊区治沙工程对区域景观生态影响的评价被引量:2
- 2007年
- 景观生态影响评价是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区域生态治理工程尤其关键.该文以大同市南郊区2002~2003年的生态治沙工程为例,以2001年的1∶5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02年、2003年的1∶10000治沙工程设计图为基础数据,对工程实施前后的区域景观格局与景观生态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大同市南郊区2002~2003年治沙工程总体使该区景观向着有利于沙化逆转的方向发展,表现为研究区景观水平的分形维值降低,未利用地以及耕地等占优势且高度聚集的状态得以改善,使景观的多样性提高;使耕地和林地景观类型水平分形维下降,未利用地景观类型水平分形维值升高;山区半山区乡镇的景观水平分形维值降低,耕地和未利用地的聚集度和优势度下降,林地和牧草地的聚集度和优势度上升.
- 郭青霞陈焕伟许孝堂潘喆刘娜
- 关键词:治沙工程景观生态影响评价
-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分布式模型被引量:65
- 2002年
- 在对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模型的参数 (气压、辐射 )进行地形 (坡度、坡向和高度 )校正的基础上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建立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 (DEM)的区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分布式模型。并以内蒙古半干旱鄂尔多斯高原沙地区 (面积为 1 1 4km2 )的考考赖沟流域为例 ,计算了该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空间分布。参数校正前后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 :参考作物蒸散量在受地形影响的情况下 ,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且这种变异程度随模型空间分辨率的降低而减小。模型的建立与实现提高了区域蒸散估算的精度 ,对于区域水分平衡研究和分布式地理模型以及沙质荒漠化防治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牛振国李保国张凤荣陈焕伟
-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散量数字高程模型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