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东
- 作品数:48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Ⅳ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影响Ⅳ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的核心基因,为进一步对转移相关的潜在机制的探索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通过对GEO数据库进行检索,选择GSE63596的表达谱芯片进行后续研究。采用Agilent微阵列技术对所有15例患者的mRNA谱进行分析。差异分析采用LIMMA包进行运算,统计学过滤条件为:|Log2FC|>2,P<0.05。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方法筛选出与CRC淋巴结转移相关的靶基因并构建预测模型。软件包glmnet,整合生存时间、生存状态和基因表达数据,利用LASSO回归分析,以获得最优模型。结果通过对GSE63596的表达谱芯片差异分析,提示有501个基因在淋巴结阳性的肿瘤中表达上调,另外有102个基因表达下调。通过R语言软件中cutreeDynamic和moduleEigengenes函数绘制聚类图,去除相似模块的影响,共得到15个模块,结果发现淋巴结阳性与drakgrey模块显著相关(cor=0.64,P=0.01),构建PPI网络后刷选出8个Hub基因。利用LASSO回归分析,以获得最优模型。设置Lambda值为0.0407,构建的模型公式为Riskscore=(0.1454)*DGAT1+(-0.0684)*GDPD3+(0.1404)*PDZK1IP1+(-0.1724)*PLA2G10。结论筛选出与CRC转移相关的4个基因,可为CRC发生、转移和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 骆泽民方建惠韦良宏陈海东易廷庄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淋巴结转移生物信息学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韦良宏陈海东林瑶光
- 关键词:肿瘤中晚期参芪扶正注射液中药疗法
- 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 陈海东韦良宏韦良鹏苏东兴陈梅颜宁琳余敏陈德艺黄映莲匡艾华包宏洁郑翠
- 项目来源与背景:该研究项目是2014年度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第五批计划项目。合同编号:2013749。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病例选择: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50例。病例入选标准:患者经影像学检查、B超...
- 关键词:
- 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
- 柴芍承气汤联合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联合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2例SAP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成柴芍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柴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联合芒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平均住院日、高淀粉酶血症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柴芍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2.5)d、(1.84±0.67)d、(8.2±2.2)d、(21.2±12.5)d和15.6%,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高淀粉酶血症持续时间为(10.2±3.2)、病死率为3.12%,较对照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柴芍承气汤联合芒硝可改善肠道功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韦良宏陈海东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柴芍承气汤芒硝
- 十二指肠镜在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研究
- 韦良宏陈凤坤韦翠英陈梅颜陈海东韦良鹏谭宗群苏东兴张琳罗锦华钟黎
- 该项目为2008年度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钦科发[2008]8号)。合同编号:20080817。课题组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组和传统开腹组,两组在性别、年龄、胆总管结石数目经...
- 关键词: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
- 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EGP)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EGP患者分成A组(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药物治疗)和B组(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药物+高频电凝治疗同时进行)各3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A组单纯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P<0.05),但隆起病灶数消失不明显,仅有18.57%(47/253)的隆起病灶消失;B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P<0.05),97.15%(273/281),隆起病灶消失(P<0.05),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例出现轻微上腹胀或上腹隐痛,均在术后5d内消失。结论EGP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Hp治疗EGP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简便。
- 韦良宏陈凤坤谭宗群陈海东黄毅余敏
- 关键词:隆起糜烂性胃炎内镜高频电凝幽门螺杆菌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IL-6及LPS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脂多糖(LPS)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NAFLD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TNF-α、IL-6、LPS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TNF-α、IL-6、LPS与FBG、FINS、HOMA-I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FBG、FINS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TNF-α、IL-6、LP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NF-α、IL-6、LPS与FBG无相关性(P>0.05),与FINS、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IR现象,且其血清中的TNF-α、IL-6、LPS水平明显上升,同时TNF-α、IL-6、LPS与IR呈正相关,并与NAF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劳雪莲韦良宏陈海东陈德艺沈丽丽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脂多糖
- 结直肠腺癌组织中HIF-1α与BFGFR的表达
- 2009年
-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BFGFR)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结直肠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腺癌及癌旁组织、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HIF-1α和BFGFR表达。结果HIF-1α和BFGFR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7%和58.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0%和11.7%(P<0.05)。正常肠黏膜中未检出HIF-1α、BFGFR。HIF-1α和BFGFR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肿瘤Dukes分期相关(P<0.05)。结直肠腺癌组织中HIF-1α与BFGFR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HIF-1α和BFGFR表达水平增高,参与了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HIF-1α与BFGFR可能起到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
- 韦良宏陈凤坤谭宗群陈海东
-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缺氧诱导因子1Α
- 血清胃蛋白酶原指导质子泵抑制剂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在预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疗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该院2016-03~2019-03诊断为FD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雷贝拉唑治疗(1次/d,20 mg/次),在接受治疗前均抽取血清进行PGⅠ、PGⅡ检测。治疗4周后以症状评分量表(GSRS)对研究对象进行症状评分,根据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有效组(54例)和无效组(4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的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水平。PGⅠ、PGⅡ、PGR与PPIs疗效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有效组治疗前的血清PGⅠ、PGR水平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Ⅱ水平低于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治疗前的血清PGR异常检出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GⅠ、PGR与治疗后症状积分降低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FD患者治疗前的PG水平对预测PPIs治疗FD患者的疗效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 宁琳韦良宏陈海东韦良鹏谭宗连劳雪莲
- 关键词:血清胃蛋白酶原功能性消化不良质子泵抑制剂疗效
- 运动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药物治疗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血清胃泌素-17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和血清胃泌素-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IQLI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陈德艺韦良宏陈海东潘际荣谢彦飞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抑郁运动疗法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