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梅花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脑损伤
  • 3篇胶质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因子
  • 2篇细胞
  • 2篇弥漫
  • 2篇弥漫性脑损伤
  • 2篇胶质细胞
  • 2篇病理
  • 1篇银染
  • 1篇银染色
  • 1篇人脑
  • 1篇人脑恶性胶质...
  • 1篇时序性
  • 1篇时序性表达
  • 1篇损伤时间推断
  • 1篇染色

机构

  • 3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广州市卫生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4篇陈梅花
  • 3篇陈贵珍
  • 2篇胡丙杰
  • 1篇邹桂华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源性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时序性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随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将9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及实验组(n=80),对实验组大鼠建立改良的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并根据伤后时间分为1、3、6、12、24、48、72、120 h组,每组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DNF和BDNF表达,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及损伤时间GDNF、BDNF的表达和变化规律。结果大脑、小脑、脑干组织中GDNF和BDNF阳性信号灰度在损伤后1 h组表达升高,6 h组达最高峰,12 h组开始回落;1、3、6、12、24、48、72、120 h组大脑、小脑、脑干组织中GDNF阳性信号灰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各部位阳性信号面积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GDNF可以作为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经过时间推断的实验指标。
陈梅花陈贵珍贾万钧孙汝亮胡丙杰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弥漫性脑损伤时间推断的实验研究
颅脑损伤是法医病理工作中常见机械性损伤之一,脑损伤时间的推断尤其受到重视,寻找推断脑损伤时间的实用性生物学指标是法医病理工作者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建立改良的marmarou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应用常规HE染色和镀...
陈梅花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损伤时间推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法医病理学
文献传递
改良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实验模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改良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闭合性弥漫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方法改良marmarou打击装置建立大鼠弥漫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使用渡银染色及HE染色法检测。结果损伤呈全脑局部弥漫性分布,有出血、神经细胞肿胀、胶质细胞嗜酸性变、脑组织疏松、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嗜神经现象。结论改良的marmarou闭合性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可作为闭合性弥漫性颅脑损伤研究的病理实验基础。
陈梅花陈贵珍贾万钧孙汝亮胡丙杰
Ki67、GFAP在人脑恶性胶质瘤病理分级中的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Ki67、GFAP与人脑恶性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病理科2007年1月~2012年12月组织学确诊为恶性胶质瘤标本3l例,根据WHO(2007年)胶质瘤分级标准,分为胶质瘤Ⅱ级组、胶质瘤Ⅲ级组和胶质瘤Ⅳ级组,另取10名正常人脑组织胶质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及GFAP表达。结果Ki67表达水平在正常对照组最低,随着肿瘤WHO分级的增高而增高,在胶质瘤Ⅳ级组达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表达水平在正常对照组最高,随WHO分级的增高而降低,在胶质瘤Ⅳ级组表达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GFAP可作为人脑恶性胶质瘤病理分级及预后判断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陈梅花陈贵珍贾万钧邹桂华
关键词:胶质瘤KI67GFA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