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梅花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关节
  • 7篇康复
  • 4篇关节炎
  • 3篇性关节炎
  • 3篇术后
  • 3篇康复治疗
  • 3篇骨性
  • 3篇骨性关节
  • 3篇骨性关节炎
  • 3篇骨折
  • 2篇运动疗法
  • 2篇中药
  • 2篇中医
  • 2篇踝关节
  • 2篇膝骨
  • 2篇膝关节
  • 2篇疗法
  • 2篇康复训练
  • 2篇股骨
  • 2篇关节功能

机构

  • 13篇佛山市中医院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陈梅花
  • 7篇王少云
  • 7篇罗时运
  • 7篇陈树清
  • 4篇谢韶东
  • 1篇罗桦杰
  • 1篇陈泳涛
  • 1篇郭跃明
  • 1篇陈逊文
  • 1篇杨延斌
  • 1篇李祖荣
  • 1篇陈华龙
  • 1篇官海华
  • 1篇李晓纯
  • 1篇冯明慧

传媒

  • 3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残疾人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跖跟角与CTEV前足内旋程度评价
2017年
目的寻找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CTEV)前足内旋的客观评价指标,测定并分析5个跖跟角(跖骨相对跟骨的内偏角度)的差异性,为临床评价提供依据。方法自2010以来在我院诊断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患儿36例,其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5d^71个月,平均13.5个月。在双足X线正位片上分别测量患足和健足的5个跖跟角,首先比较同一患儿的患足与健足之间跖跟角的差异显著性,再对比五组跖跟角的患健侧差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结果 CTEV的5个跖跟角均大于健康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跖跟角的患健侧差值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第1~5跖跟角可作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前足内旋程度的评价指标。
尤梦奇谢韶东陈泳涛余文英郭跃明杨延斌陈梅花陈梓恩冯明慧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评价指标
步态分析和JOA评分评定运动疗法及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步态分析结合JOA评分评估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KOA患者采取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治疗3个月,用步态分析及JOA评分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1、3个月JOA评分及步速、步幅、步频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步态分析可客观评估其临床效果。
李祖荣罗桦杰陈梅花官海华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运动疗法中医手法步态分析JOA评分
标准化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究标准化康复训练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10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予标准化康复训练,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标准化康复训练具有较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增加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助于增加患者满意度。
陈树清王少云罗时运陈梅花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
沙池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踝关节损伤后平衡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沙池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踝关节损伤后平衡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4月本院收治的踝关节损伤患者5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2)和治疗组(n=28),对照组进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沙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后1、3个月,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平衡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踝关节损伤患者采取沙池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促使踝关节平衡功能恢复,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陈梅花谢韶东何芬李晓纯
关键词:康复训练踝关节损伤
中药熏蒸治疗配合冷疗在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膝关节僵硬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冷疗在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具体选择60例各类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所致的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关节松动技术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关节松动术前中药熏蒸治疗及关节松动后冰敷冷疗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依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及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评定,并予以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为(1.57±0.77)分,膝关节ROM评定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为(99.30±13.14)°,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为(106.43±12.7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技术联合中药熏蒸及冷疗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能明显减轻患者在关节松动技术中的疼痛,可减少松动后软组织的微损伤,显著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梅花陈树清罗时运王少云
关键词:膝关节僵硬关节松动技术中药熏蒸治疗冷疗
研究中药热敷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行中药热敷、运动疗法进行配合治疗在临床中的效果情况。方法:择取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时段到我院就诊的10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划分为甲组52例、乙组52例,所选择研究对象均接受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药物治疗,并以此作为基础,甲组行运动疗法干预,例如对肌力进行训练(骑自行车、沙袋训练等,每日需训练2次),乙组患者在甲组基础上行中药热敷方式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共同组成舒筋活络汤),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疼痛情况以及关节炎病情程度指数、治疗效果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VAS评分、Lequesne指数情况(P>0.05);治疗后,甲组同VAS评分、Lequesne指数分别为(3.87±2.26)分、(9.58±1.89)分,乙组分别为(1.75±2.01)分、(4.35±1.58)分,同甲组进行比较,乙组上述情况更好(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经比较(P<0.05)。结论: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而言,对其行中药热敷配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能够帮助改善关节炎情况,缓解疼痛感,从而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康复,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价值。
陈树清王少云陈梅花罗时运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运动疗法中药热敷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30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25 mg,1次/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75 g,2次/d;膝关节红外线、中频脉冲电治疗2次/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梅花
关键词:中医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PNF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MA-UE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贴扎能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痛症状及手部肿胀程度,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
陈蓉陈梅花冯宇恒谢韶东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BARTHEL指数
循经推拿结合康复锻炼对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对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行循经推拿结合康复锻炼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在2016年8月-2018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66例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随机划分为A组33例、B组33例,A组进行康复锻炼干预,根据早期、中期以及后期强化三个时期分别开展,早期则主要是改善术后肿胀情况,中期则主要是对患侧肢体开展肌肉运动训练,强化阶段则是指导进行相应的运动锻炼;B组患者在甲组基础上进行循经推拿干预,主要是对体表进行按摩、推揉,然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推拿等,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观察干预前后肿胀情况、疼痛情况以及肿胀消退时间,并进行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疼痛情况(P>0.05);干预后,B组疼痛评分为(1.35±0.46)分,A组为(3.05±1.05)分,经比较B组上述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A组肿胀消退时间为(14.38±2.10)天,B组为(9.60±2.11)天,同A组进行比较,B组肿胀消退时间明显更短(P<0.05)。B组术后肿胀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针对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而言,对其行康复锻炼联合循经推拿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改善肿胀现象,缓解疼痛感,并缩短肿胀消退时间,临床中价值可观,应当推广。
罗时运陈树清王少云陈梅花
关键词:肿胀康复锻炼循经推拿
平衡功能强化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平衡功能强化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入选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采用平衡功能强化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平衡功能与步行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干预前两组患者在水肿程度上并无明显差异,经不同干预后,实验组中无水肿例数明显大于对照组,经不同干预后,实验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虽然能够达到减轻痛苦或纠正基础病状的效果,但改善效果较慢,而在此基础上加用平衡功能强化锻炼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梅花陈树清罗时运王少云
关键词:常规康复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生活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