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敏雄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8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射频消融术
  • 3篇消融
  • 3篇消融术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动过速
  • 2篇室性
  • 2篇室性心动过速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射频
  • 1篇导联
  • 1篇导联心电图
  • 1篇电生理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心电图变化
  • 1篇心律

机构

  • 5篇解放军第98...
  • 2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大连医学院

作者

  • 7篇陈敏雄
  • 6篇骆合德
  • 3篇邱一华
  • 2篇鲁端
  • 2篇程训民
  • 1篇陈扬
  • 1篇舒莉莉
  • 1篇孙勇
  • 1篇王艾联
  • 1篇何冬梅
  • 1篇郭治和

传媒

  • 2篇心电学杂志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7
  • 2篇1993
  • 1篇199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误诊为麻疹1例
2003年
陈扬陈敏雄何冬梅舒莉莉
关键词:药疹麻疹
100例非梗塞性心脏病右胸导联心电图探讨
1993年
近年来右室梗塞的诊断有较多的研究,为探讨右胸导联对右室梗塞的特异性,本文对100例非梗塞性心脏病患者V_(4R)—V_(6R)导联的ST及QRS 波改变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1.冠心病ST 段下降组共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5.5±7.8岁。参照1980年第一届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专业组建议的诊断标准:无心肌梗塞病史,常规心电图无异常Q 波发现,但V_4—V_6 ST 段水平下降≥0.05mV。
骆合德陈敏雄郭治和王艾联鲁端
关键词:心脏病心电图
利多卡因引发室性心动过速致死一例被引量:3
1993年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7岁。因胸闷、心悸反复发作半年,加重8小时于1991年7月15日入院。入院时,BP:19/10 kPa;P:80次/分;R:20次/分,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扩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3~5次/分,心前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局限而不传导,肝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肝功、
骆合德孙勇杨定华陈敏雄
关键词:心动过速利多卡因药原性疾病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2001年
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urrentablation,简称RFCA)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特别是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程训民骆合德邱一华陈敏雄
关键词:电生理射频消融术室性心动过速
3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与临床(摘要)被引量:1
1991年
格林-巴利综合征目前认为是与病毒等感染有关的神经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在疾病的进展期可累及心脏,而引起的多种心电图异常改变。国内赵、张氏在疾病的临床分析中提到该病引起心电图改变。现将我院1980—1989年收治的3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的心电图变化与疾病预后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38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14—48岁,平均年龄29.3±7.9岁。
骆合德金根洪陈敏雄鲁端
关键词:神经根炎多发性心电图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54例次报告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报告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53例病人共54例次消融结果。总成功率96.3%。其中房室旁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2例(32次),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7例(18次),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定性早搏3例(3次),心房纤额行房室结改良1例次。本组54例次消融治疗无任何并发症,提示对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可作为常规的选择治疗方法。
骆合德陈敏雄孙勇叶建新邱一华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心律失常
显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术后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
2001年
通过对房室旁道 (简称旁道 )消融术后T波改变的动态观察 ,探讨其临床意义。 12 4例消融成功的单旁道患者分为隐匿性旁道组 (n =5 6 )、轻度预激组 (n =2 4)和明显预激组 (n =44 )。记录消融术前、术后即刻、术后 1h、术后 1天及随访 1~ 3个月期间 12导联心电图 ,比较评价消融术前后T波改变。消融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测定心肌酶。结果 :术后 2 4h明显预激组 2 7例 (6 1% )T波明显改变 ,轻度预激组 4例 (17% )T波明显改变 (P <0 .0 1)。隐匿性旁道组无 1例T波改变。室间隔 (87% )及左侧旁道 (77% )消融术后T波改变多于右侧旁道 (36 % )。T波改变与消融能量及心肌酶升高程度无关 ,与术前预激程度及旁道部位有关。术后 1~ 3个月T波改变者均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提示显性旁道射频消融术后T波改变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非心肌损伤所致。
程训民骆合德邱一华陈敏雄
关键词:房室旁道射频电流T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