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飞
-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莞市桥头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处理,观察组则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处理。观察两组颅内压变化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方案中,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效果确切,可充分减压,同时术野开阔,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 陈小飞颜孝维尹善浪邵俊卿林顺江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骨瓣减压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 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15年
- 目的:研究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工塑型钛网修补,观察组接受数字化成形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修补。观察两组患者的塑形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所用钛钉数量较对照组更少,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骨缺损临床修补方案中,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修补术具有满意的塑形效果,操作方便快捷,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陈小飞颜孝维尹善浪邵俊卿林顺江
- 关键词:颅骨缺损钛网
- 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我院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不同时间段手术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间最好是发病后6~24小时,发病后6小时内手术者术中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发病24小时后手术者神经功能后遗症较重。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时机以发病后6—24小时为佳,血肿量超过60ml也并非手术禁忌症。
- 尹善浪赵平张淑芳邵俊卿李艺陈小飞林顺江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血肿量微创
- 凝血功能及血浆cTnI、HCY、PCT水平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及血浆cTnI、HCY、PCT变化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型组(27例)、中型组(28例)、重型组(25例)3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浆肌钙蛋白I(cTnI)、同型半胱氨酸(HCY)、降钙素原(PCT)水平,并对比分析上述各项指标。患者治疗1个月后,根据干预效果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和预后不良组(26例),观察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⑴轻、中、重型组患者的PT、APTT、TT和DD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Fib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急性颅脑损伤程度越重,PT、APTT、TT和DD水平越高而Fib水平越低,组内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轻、中、重型组患者的cTnI、HCY、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着急性颅脑损伤程度越重,患者cTnI、HCY、PCT水平越高,组内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预后良好组PT、APTT、DD、TT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而Fib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预后良好组cTnI、HCY、PCT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以及血浆cTnI、HCY、PCT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有显著关系,监测以上各项指标对正确评估患者伤情严重程度、预后转归有指导作用。
- 邵俊卿陈小飞李艺莫想有林顺江莫俊霖
-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凝血功能预后
- 高压氧早期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血清hs-CRP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早期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HI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5天开始高压氧治疗,1次/d,共20 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入院时、手术后第5天及高压氧20 d后脑水肿程度、血清hs-CRP水平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压氧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脑水肿体积和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高压氧组脑水肿体积和血清hs-CRP减少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ICH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脑水肿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压氧早期治疗能显著促进HICH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脑水肿程度及降低血清hs-CRP水平。
- 邵俊卿陈小飞李艺莫俊霖林顺江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高压氧超敏C反应蛋白
- 颅脑损伤重症患者联用醒脑静与脑苷肌肽治疗的效果
- 2021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重症患者联用醒脑静与脑苷肌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所选的观察对象均为颅脑损伤重症患者,共计120例,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脑苷肌肽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醒脑静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清醒时间、治疗3个月后预后评分(GOS),比较治疗前后GCS评分;评价两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低于对照组,治疗后GCS及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重症患者联合应用醒脑静与脑苷肌肽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良好,安全性较高,临床进行大力推广的价值较高。
- 项艺鑫陈小飞莫俊霖
- 关键词:醒脑静脑苷肌肽颅脑损伤重症患者疗效
- 高压氧早期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血清hs-CRP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早期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5天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共20 d。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入院时、手术后第5天及高压氧20 d后脑水肿程度、血清hs-CRP水平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压氧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脑水肿体积和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压氧组脑水肿体积和血清hs-CRP减少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ICH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脑水肿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高压氧早期治疗能显著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脑水肿程度及降低血清hs-CRP水平。
- 邵俊卿陈小飞李艺莫俊霖林顺江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高压氧超敏C反应蛋白
- 血清离子钙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量早期变化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血清离子钙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量早期变化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1月在东莞市桥头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后24h内血肿变化情况将其分为血肿扩大组(HE组,41例)及血肿未扩大组(非HE组,31例)。同时,收集两组入院时血清离子钙、血清总钙、凝血功能检测资料及格拉斯预后量表(GCS)评分结果,于随访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其预后;采用Spearman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离子钙水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量早期变化、预后的影响。结果与非HE组相比,HE组血肿体积增速较快、血清离子钙及血清总钙水平较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较长、血清抗凝血酶浓度较低、GCS评分较低;随访3个月后可见,HE组中预后不良者占比为87.80%,高于非HE组的58.06%(P<0.05);HE组随访期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95%,高于非HE组的3.2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离子钙水平、HE扩大均为患者不良预后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743、2.06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清离子钙水平与其血肿量早期变化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清离子钙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量早期变化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血清离子钙水平降低、HE扩大者预后不良的可能性较大。
- 陈小飞
- 关键词:血清离子钙高血压脑出血
- 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深部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深部高血压脑出血采取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收的62例深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根据GOS评分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4~72 h拔管,术后30 d良好率为27.42%;术后2~30个月良好率为56.45%。结论:深部高血压脑出血采取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可使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特别对血肿量较少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陈小飞尹善浪邵俊卿林顺江
- 关键词:脑出血
- 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和开颅手术在治疗脑出血实践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手术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和开颅手术组(给予开颅手术治疗),每组患者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创口大小、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开颅手术组,创口大小显著小于开颅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创手术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开颅手术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整体效果更好,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理想手术方法。
- 林顺江尹善浪邵俊卿陈小飞莫俊霖
- 关键词:微创手术开颅手术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