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定潜

作品数:23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流感
  • 8篇甲型
  • 7篇中医
  • 7篇甲型H1N1...
  • 6篇重症
  • 5篇中西医
  • 5篇中西医结合
  • 5篇辨证
  • 4篇证论治
  • 4篇证治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4篇香草
  • 4篇辨证论治
  • 3篇中医药
  • 3篇危重
  • 3篇危重症
  • 3篇西医
  • 3篇甲型H1N1...

机构

  • 22篇成都市传染病...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市老年病...
  • 1篇成都市公共卫...

作者

  • 23篇陈定潜
  • 17篇叶庆
  • 10篇刘大凤
  • 10篇李继科
  • 8篇温贤敏
  • 7篇李林华
  • 7篇周晓飞
  • 6篇曾义岚
  • 5篇蓝英
  • 4篇高峰
  • 4篇毛创杰
  • 4篇李燕
  • 4篇段萌
  • 3篇胡蓉
  • 3篇王丽
  • 3篇张朝勇
  • 3篇王林
  • 3篇刘亚玲
  • 3篇陈红
  • 3篇陈绍宏

传媒

  • 5篇四川中医
  • 4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北方药学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第三届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中药制剂结合西药常规治疗114例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中医证候特点,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1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西医临床特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及转归。结果: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多以热势缠绵,精神倦怠、纳差等湿热郁滞中焦和惊跳、肢体抖动等动风为主要临床表现。114例重症手足口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仅一例留有肢体运动障碍,其余痊愈,疗效满意。结论:重症手足口病病邪以风温夹湿为主,病位可涉及多脏器,以心、肝、脾为主,应早发现、早治疗,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治愈率,阻断疾病的发展。
蓝英陈定潜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中西医结合
双香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香草制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银花50-600份、连翘50-600份、藿香50-600份、薄荷50-300份、紫草50-600份、艾叶50-300份、生甘草50-300份。还提供一种双香草制剂...
陈定潜温贤敏李燕叶庆
银翘散加减治疗手足口病8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166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3例采用一般治疗、干扰素雾化、喜炎平等治疗,中药组8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银翘散加减治疗。结果 2组均治愈,两组患儿溃疡愈合时间及食欲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
蓝英陈定潜张朝勇
关键词:银翘散加减手足口病辨证治疗
双香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香草制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银花50-600份、连翘50-600份、藿香50-600份、薄荷50-300份、紫草50-600份、艾叶50-300份、生甘草50-300份。还提供一种双香草制剂...
陈定潜温贤敏李燕叶庆
文献传递
双香草喷剂、汤剂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四川地区中医药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手足口临床诊断病人随机分入中药汤剂组、中药喷刺组和西药组。观察三组体温起效时间、体温复常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63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人完全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6.5天;中药1组、中药2组与西药组比较,在性别、年龄、最高体温及入组前发热时间、溃疡时间和皮疹时间相似的情况下,中药1组及中药2组体温复常时间(h)、溃疡愈合时间(h)及食欲改善时间(h)略短于西药组,但尚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体温起效时间h、皮疹消退时间h及住院时间d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63例病人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无一例发展为重型。结论:普通型手足口病具有自限性,症状轻,预后良好;双香草汤剂及双香草喷雾剂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可能有一定的缓解发热、改善食欲及促进溃疡愈合的效果,且无明显的毒副反应,安全可行。
陈定潜温贤敏易冬玲李继科蓝英刘大凤张朝勇叶庆李燕曾义岚周晓飞
关键词:手足口病
陈定潜化痰法治疗甲流重症肺炎经验
2014年
陈定潜主任中医师是成都市名中医,从2003年以来在成都市中医名医馆坐诊,为"成都市名中医带徒"老师,2012年8月成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老对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部分疑难杂症等的诊疗有较深造诣。他临床经验丰富,强调季节、生活习惯和地理环境对证候的影响,辨证用药精准。陈老擅长治疗肺病,尤为注重化痰法的应用。
叶庆陈定潜
关键词:化痰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2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疗效,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措施。方法:对21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全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每日观察记录症状、体征、中医证侯评分、实验室检查、胸部或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治愈12例(57.14%),好转9例(42.86%),总有效率100%,没有1例转为危重症。甲流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为5.44天,平均住院时间6.38天,平均退热时间22.76小时,平均症状缓解时间104.10小时。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或痰浊阻肺证"最多(9例),其次为"湿温证"(6例)、"凉燥证"(4例)、"温燥证"(1例)、"湿温夹秋燥证"(1例),多夹痰湿,治疗上注重化痰除湿。结论:四川地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大多存在痰湿证侯,中医治疗关键在于宣肺化痰、健脾除湿,中西医结合疗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李继科叶庆李林华刘大凤陈定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甲型H1N1流感重症
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咯血痰的辨证治疗
通过对3例咯血痰的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辨证论治分析,说明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咯血痰主要分为痰浊阻肺,热毒闭肺、肺气虚,心阳虚三种证型,相应地使用化痰,清热,益气,温阳的治法,血痰均很快减少甚至消失,体现了中医&...
陈定潜叶庆李继科李林华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血痰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救治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17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法救治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疗效,探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措施。方法:对17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全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治中药。每日观察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或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痊愈8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0例,死亡3例。结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大多存在正虚邪实表现,中西医结合疗法有良好救治效果;中医治疗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益气、化痰、活血法贯穿始终。
叶庆李继科李林华陈定潜陈绍宏张毅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
陈定潜从湿毒论治慢性重型乙肝被引量:1
2015年
陈定潜老师多年临床经验表明慢性重型乙肝的黄疸为"阴黄",重要病机是湿毒阻滞、肝瘀脾困,治疗原则为疏肝通络、醒脾除湿,常用方剂为肝脾疏络饮。此治法能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修复和再生肝细胞,有利于降低病死率。
叶庆陈定潜
关键词:湿毒慢性重型乙肝阴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