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香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常见疾病的调查与分析
- 2010年
- 为了解柘溪水库安化库区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疾病的发生及流行情况,作者从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对柘溪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发生的疾病进行了调查,发现柘溪水库安化库区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发生的疾病主要有4大类——寄生虫、细菌、真菌、营养性疾病共12种,并计算出寄生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调查结果显示:疾病的发生受季节及水温变化的影响。
- 李虹辉刘小燕陈冬香何艳林余建波刘新宇
-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
- 斑点叉尾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2
- 2009年
- 阐述了斑点叉尾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情况、病原、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介绍了该病的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 陈冬香何艳林刘小燕
- 关键词:细菌性败血症病原
- 斑点叉尾鮰败血症病原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7
- 2011年
- 近年来,陆续在湖南柘溪水库、五强溪水库、凤滩水库等地的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中发生严重的败血症,并导致叉尾鮰的大批死亡.病鱼的主要症状是鳍基及肌肉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腹腔内有积水,解剖病鱼可见其肝、脾、肾肿大,肠道积水、充气,肠壁充血发炎.从病鱼的肠壁、肝、脾、胃等器官内分离到3株致病性强的菌株(FB1,FB2,FB3),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FB1为斑点叉尾鮰败血症的致病菌.通过对3菌株的形态及生理生化试验,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做进一步鉴定,发现FB1的16S rDNA序列与Aeromonas hydrophila16S rDNA的同源性最高,由此确定FB1为嗜水气单胞菌.而FB2,FB3的鉴定结果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 戴振炎刘小燕陈冬香余建波李权生钟蕾潘望城
-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败血症嗜水气单胞菌
- 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病原的分离、鉴定与病理学观察
- 近年来在湖南柘溪水库、凤滩水库等地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中发生了一种严重危害叉尾鮰健康的急性的传染性强的细菌性败血症,给当地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斑点叉尾鮰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试验针对斑点叉尾鮰细菌...
- 陈冬香
-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致病菌血液生化组织病理
- 文献传递
- 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的组织病理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对具有典型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的斑点叉尾鮰进行了系统的病理研究,组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相互融合在一起呈板块状,呼吸上皮细胞肿胀变性;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固有膜和黏膜下层毛细血管扩张淤血;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甚至发生坏死,肝细胞索结构排列紊乱;胃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固有膜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固有膜裸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肾小球、肾间质出现水肿、出血现象;肌纤维明显肿胀断裂,出现团块状均质化变性,或发生不规则溶解.
- 戴振炎王荣华李权生刘晓燕肖调义罗方兴陈冬香
-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组织病理学细菌性败血症
- 斑点叉尾鮰的病害防治技术
- 2009年
- 1细菌性疾病1.1出血性腐败症病原:嗜水气单孢菌。症状:病鱼在水中呈呆滞的抽搐状游动,停止摄食,体表有圆形稀疏的溃疡(皮肤、肌肉坏死),腹部肿胀,眼球凸出,体腔内充满带血的液体,肾脏变软、肿大,肝脏灰白带有小的出血点,肠内充满带血的或淡红色的粘液,后肠及肛门常有出血症状、肿大。此病多发于春季或初夏。
- 陈冬香何艳林刘小燕
- 关键词:病害防治技术斑点叉尾鮰细菌性疾病症状后肠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