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军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矿业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电池
  • 3篇电化学
  • 3篇电化学性能
  • 3篇正极
  • 3篇正极材料
  • 3篇离子
  • 3篇离子电池
  • 2篇有机化合物
  • 2篇酞菁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化合物
  • 1篇导电性能
  • 1篇地质
  • 1篇地质体
  • 1篇电极
  • 1篇电极材料
  • 1篇循环荷载
  • 1篇循环荷载作用
  • 1篇循环加载

机构

  • 9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陈军
  • 4篇钟盛文
  • 3篇李之锋
  • 3篇张骞
  • 3篇王春香
  • 3篇丁能文
  • 2篇游维雄
  • 2篇赵奎
  • 2篇蒋鸿辉
  • 1篇杨国强
  • 1篇王双青
  • 1篇曾敏
  • 1篇刘小林
  • 1篇刘德芳
  • 1篇廖鑫
  • 1篇李栋
  • 1篇郑小龙

传媒

  • 2篇有色金属科学...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锂离子电池有机正极材料被引量:12
2015年
随着储能电源和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极材料的特性。目前,广泛使用的无机正极材料普遍存在容量提升有限、生产过程消耗能源大、存在安全隐患和成本高等缺陷。因此,需要开发比容量更高、安全性更好和在自然界中储量更为丰富的绿色能源材料。与无机正极材料相比,有机物正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原料丰富、环境友好、结构可设计性强和体系安全的优点,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储能物质。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介绍了作为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几类主要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含硫化合物、氮氧自由基化合物和含氧共轭化合物等;对比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反应机理及其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有机化合物作为锂离子正极材料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和改进方向。
陈军丁能文李之峰张骞钟盛文
关键词:有机化合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比容量导电性能
钠离子电池铁基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和大型定置装备上的应用,稀有金属锂(Li)供应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因而发展钠离子可充电池尤其是室温钠离子电池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视。相比于其他正极材料,铁基正极材料具有电位高,储量丰富等优势。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各类钠离子铁基正极材料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其结构特征和电化学性能,总结了各类型铁基正极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优缺点。最后提出新型的高电压聚硫酸根离子铁基正极材料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刘小林钟盛文张骞李之锋李栋陈军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铁基
循环荷载作用下胶结充填体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大,采场地压显现日趋严峻.胶结充填体作为充填采矿法中采场的重要结构单元,对维护采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了解认识胶结充填体在外界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进行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胶结充填体在加载阶段的声发射特征,以及声发射"平静期"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胶结充填体存在明显的压密阶段.在压密阶段初期,声发射能率较大.而后随着应力的增大,声发射能率又逐步降低,并最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在弹性阶段,声发射事件率和能率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声发射事件率普遍大于其余加载阶段;在加载应力达到胶结充填体峰值应力前,声发射会出现"平静期".在此时期,声发射能率出现剧烈波动,且声发射分形维数是不断减小的;试验中,下级加载声发射能率大于上级加载,并且声发射能率对充填体损伤程度的敏感性大于声发射事件率.
邝泽良郑小龙陈军廖鑫赵奎
关键词:循环加载胶结充填体声发射
有机金属酞菁类化合物及其非线性光限幅特性被引量:13
2015年
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武器的性能也越来越优越,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各国开始加大力度对激光防护材料进行研究.酞菁化合物具有限幅窗口宽、限幅效果明显、响应迅速等特点,是一类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光限幅材料.当前,制备出限幅性能好、稳定性强的酞菁光限幅材料成为激光防护材料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评述和总结了近几年在酞菁光限幅材料方面开展的系统研究工作,首先介绍了酞菁化合物实现光限幅效应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影响光限幅效应的因素以及光限幅器件化过程对酞菁光物理和光限幅性能的影响机理.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存在的科学问题,指出了该类型光限幅材料面临的挑战和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陈军王双青杨国强
关键词:酞菁
基于GPRMax2D采空区周围不良地质体正演模拟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研究采空区周围不同的不良地质体对探地雷达采集数据波形的影响,构建方形顶板的空区,在空区周围加载裂隙和破碎岩层(空区的两边和上下位置)以及给空区充填不同的填充物,利用GPRMax2D模拟,得到它们各自的波形双曲线,最后通过矿山采集到的空区时间剖面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空区周围存在左右裂隙时,顶板两反射双曲线出现交叠,无底板反射;空区上下存在裂隙时,双曲线边界反射模糊,无顶板反射。空区里充填水时,反射波形曲线无围岩底板反射,但两翼清晰,而充填碎石时,方形顶板边界处反射清晰,有底板反射,但曲线两翼延伸短。
赵奎陈军邝泽良
关键词:采空区不良地质体正演模拟
含聚苯胺类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2016年
聚苯胺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具有特殊的电学、光学性能,在电子工业、信息工程、国防工程等的应用开发进行了深入研究。聚苯胺经掺杂后可形成P型和N型导电态,这种掺杂机制使得聚苯胺的掺杂和脱掺杂完全可逆,而掺杂度受pH值和电位等因素的影响,且电化学活性同比传统锂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更优异的可逆性能,因此有关在设计聚苯胺参与锂电池电极复合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不同结构聚苯胺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着重介绍了聚苯胺基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研究的电化学性能,最后展望了聚苯胺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丁能文陈军王春香张骞李之锋钟盛文
关键词:聚苯胺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羧基取代镍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固相”模板合成法和特殊的分离提纯工艺制备得到纯净的四羧基取代镍酞菁有机配合物,将其分别与一定比例的导电剂I2混合掺杂,采用球磨分散法制备得到酞菁活性纳米颗粒.以锂片作为负极,考察该纳米活性颗粒的电化学性能,并分析其羧基官能团导电机理.制备的酞菁纳米活性颗粒在0.3--3.2 V截止电压下的初始放电容量为852 m A·h/g,经过20次循环后的放电容量迅速下降到400 m A·h/g左右,此后保持平稳,在第55次循环后的比容量仍然保持300 m A·h/g,初步研究表明具备一定的电化学活性.
陈军梅文捷曾敏郭进康刘德芳钟盛文
关键词:有机化合物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Eu-草酸-己二酸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发光性能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水热法以己二酸(adipic acid)和草酸(oxalic acid)作为混合羧酸配体与稀土Eu^(3+)反应形成一种新型的配位聚合物(Eu_2(ox)_2(ad)(H_2O)_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荧光光谱分析仪对其结构、荧光性质和荧光寿命等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84908(11)nm,b=0.90177(11)nm,c=1.09021(14)nm,α=92.086(2)°,β=91.313(2)°,γ=117.488(2)°。荧光光谱表明:在394 nm的紫外光激发下,样品在617 nm处有一红色特征发射峰,对应于Eu^(3+)的~5D_0→~7F_2跃迁。
王春香刘芝君李之锋陈军游维雄蒋鸿辉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
浅淡材料化学专业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被引量:5
2016年
高分子化学实验是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该课程既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素养。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实验设计等活动,对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
丁能文游维雄陈军王春香蒋鸿辉
关键词:材料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