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青
- 作品数:13 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代谢综合征合并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合并肥胖相关性肾病(ORG)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MS并ORG(n=27)或不合并ORG(n=30)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ORG根据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分为肥胖相关性单纯性肾小球肥大(O-GM,n=15)组和肥胖相关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O-FSGS,n=12)组。结果 MS-ORG组与MS对照组,以及O-GM亚组与O-FSGS亚组,在高血压、空腹血糖异常、血脂紊乱方面的发生率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FSGS组的24h尿蛋白定量(g)显著高于O-GM组(3.07±2.28vs2.22±1.50,P=0.025)。肾小球肥大是MS-ORG的共同特征。O-FSGS组的球性肾小球硬化比例显著高于O-GM组(9.13±4.01vs4.67±2.04,P=0.000),而小动脉病变的发生频率则显著低于O-GM组(P=0.030)。结论 MS-ORG与MS对照组无临床特征差异,而O-FSGS与O-GM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
- 王沛陆晓青王源春刘章锁梁献慧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肥胖相关性肾病体重指数肾小球滤过率
- 白蛋白过负荷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低氧反应元件转录活性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白蛋白过负荷对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低氧诱导因子/低氧反应元件(HIF/HRE)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低氧反应元件报告基因质粒检测HIF/HRE转录活性。pGL3-Epo—HRE.Luc报告基因质粒转染的NRK-52E细胞在含去脂小牛血清白蛋白(BSA)0、5、10、20mg/ml的培养基中分别孵育24、48、72h,双荧光素酶法检测各组细胞相对荧光强度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相对应条件下HIF—lot蛋白的表达。结果10mg/mlBSA作用48h组细胞HIF/HRE转录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2.59±0.35)比(1.03±0.09),P〈0.011。20mg/mlBSA作用48h组NRK-52E细胞HIF—lo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052±0.010)比(0.014±0.003),P〈0.011。结论BSA可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HIF/HRE转录活性。
- 梁献慧王沛刘章锁乔颖进张宛哲王凯陆晓青
- 关键词:白蛋白类低氧诱导因子转录
- 急进性肾炎的诊治进展被引量:8
- 2012年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伴肾功能急剧恶化为临床特征,病理为新月体肾炎。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免疫学检查及尽早肾活检。早期治疗应根据病理类型及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强化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
- 陆晓青刘章锁
- 关键词: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血浆置换肾炎综合征
- 中国河南省14个血液净化中心865例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导管并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中国河南省不同地区患者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设计 横断面研究。研究地点 河南省14家医院。参与者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865例使用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主要观察指标 并发症、危险因素及患者特征。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感染(出口感染、隧道感染及血流感染)、功能不良(血栓、异位或扭曲及纤维蛋白鞘)及中心静脉狭窄。结果 血液透析导管总体感染例次发生率为7.74/1000导管日、患者总体发生率为38.61%;功能不良例次发生率为10.58/1000导管日、总体患者发生率为56.65%;中心静脉狭窄例次发生率为0.68/1000导管日、总体患者发生率为8.79%。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原发病为糖尿病、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农村户口、未口服预防导管血栓药物、低白蛋白及高铁蛋白血症分别为血液透析导管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农村户口、未口服预防导管血栓药物、导管置入后未进行影像学检查、导管类型为非隧道式导管、自费医疗、血液透析治疗前无肾病专科就诊及未提前建立血液净化长期血管通路、左侧部位置管、股静脉穿刺入路、高血红蛋白浓度是血液透析导管功能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病为糖尿病、血液透析治疗前无肾病专科就诊及未提前建立血液净化长期血管通路、未口服预防导管血栓药物、左侧部位置管及多次置管手术是中心静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在河南省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改善现状。
- 王凯王沛梁献慧陆晓青刘章锁
- 关键词:血液透析流行病学并发症导管
- 成人膜性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与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成人膜性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M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HBV-MN(70例)与IMV(13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HBV-MN发病年龄小于IMN[(31.7±14.0)岁vs(47.1±13.0)岁;t=3.533,P<0.001];病理上HBV-MN伴发系膜增生较IMN更常见(98.6%vs69.3%;χ2=24.048,P<0.001),HBV-MN多为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2组IgM、IgA、C3、C1q(χ2=18.175、21.990、16.448和50.846,P均<0.001)、FRA(P=0.007)在肾组织的沉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V-MN与IMN临床特征相似,病理改变存在一定差别,诊断需要临床与病理相结合综合分析。
- 陆晓青刘章锁申万琴王源春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成人病理特点
- 重症患者高钾血症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496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钾水平分为正常血钾组(n=4535,血钾3.5~5.5 mmol/L)和高钾血症组(n=428,血钾>5.5 mmol/L),再按7∶3将患者随机分为模型训练集(n=3474)和模型验证集(n=1489)。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创建预测高钾血症发生的风险评估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价值,并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ICU住院≥5 d、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 mL·min^(﹣1)·(1.73 m^(2))^(﹣1)、APACHEⅡ评分>12分、糖尿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肝硬化、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为重症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风险评估模型在训练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评分为5分时的灵敏度为76.4%、特异度为66.6%;模型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777,灵敏度80.5%、特异度67.8%。结论该风险评估模型有助于评估ICU重症患者高钾血症发生与否,可指导临床进行早期预防与干预。
- 陆晓青刘亚敏周春宇霍燕王沛
- 关键词:高钾血症重症
-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效果观察
- 2023年
- 目的 分析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2020至2022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应用罗沙司他前及用药后随访3年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钙、磷、甲状旁腺素、白蛋白、血钾水平。结果 80例血液透析患者平均透析龄(5.45±1.63)年,原发疾病以肾小球肾炎为主,31例占38.75%。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罗沙司他前Hb水平为(102.80±14.91)g/L,使用罗沙司他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Hb水平分别为(105.91±11.60)g/L、(107.24±10.65)g/L、(110.09±12.72)g/L、(111.20±12.69)g/L、(109.03±11.55)g/L、(110.59±12.15)g/L。使用罗沙司他后的Hb水平高于使用前(P<0.001),使用后血红蛋白逐步升高,在使用后6个月左右维持在目标值稳定状态。使用罗沙司他后的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高于使用前(P<0.001)。应用罗沙司前后,患者的血清铁、血脂、血钾、钙、磷、甲状旁腺素、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沙司他有效改善及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Hb水平,改善铁利用,对肾性贫血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王鑫朱楠曾婉陆晓青王沛
- 关键词:血液透析肾性贫血
- 基于移动医疗模式下的精准管理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模式下的精准管理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5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移动医疗模式的精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A)得分、人体成分及透析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身体细胞量、去脂体重均高于对照组,血磷、改良SGA得分及浮肿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前白蛋白、白蛋白、身体细胞量、去脂体重均较干预前升高,血磷、改良SGA得分及浮肿指数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6.01%(171/2844)和13.68%(389/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32,P<0.01)。结论基于移动医疗模式下的精准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水平,提高干体重和液体管理效率。
- 张娜陆晓青姬永辉李贵平
- 关键词:老年人营养干体重
- 外周切割球囊和高压球囊治疗移植物内瘘近静脉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外周切割球囊(peripheral cutting balloon,PCB)和高压球囊(high-pressure balloon,HPB)治疗移植物内瘘近静脉吻合口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移植物内瘘近静脉吻合口狭窄的63例患者(184例次)临床资料,并根据应用球囊类型分为PCB组(84例次)和HPB组(100例次),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即刻管腔获得及通畅情况。结果PCB组干预后靶病变的中位一期通畅时间显著优于HPB组[212(117,353)d比178(113,292)d,P=0.016],手术即刻管腔获得也显著高于HPB组[(2.72±0.84)mm比(2.28±0.77)mm,P<0.001]。PCB组术后半年和1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0.6%和23.2%,均优于HPB组的49.9%和11.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B的靶病变标化干预率为1.59次/患者年,低于HPB组的2.10次/患者年,下降32.1%。结论相比于HPB,PCB可延长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近静脉吻合口狭窄的干预后靶病变一期通畅时间,降低靶病变的干预频率。
- 刘文静陈凯王宇飞张倍豪王欣芳陆晓青梁献慧王沛
- 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 上腔静脉闭塞锐性开通的导丝穿出血管重回真腔并发症2例被引量:3
- 2022年
- 锐性开通重建血管是血液透析患者上腔静脉闭塞的主要处理措施之一, 术中严重并发症包括纵隔血肿、上腔静脉破裂、心脏压塞等。而导丝穿出血管重回真腔这一并发症并未得到重视, 现报道本中心上腔静脉闭塞锐性开通中出现导丝穿出血管重回真腔的2例病例, 并探讨预防方案。
- 王宇飞梁献慧周春宇陆晓青王沛
-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手术中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