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琛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术后
  • 4篇颅脑
  • 4篇颅脑损伤
  • 4篇脑损伤
  • 2篇伤患者
  • 2篇去骨
  • 2篇去骨瓣
  • 2篇颅脑损伤患者
  • 2篇脑损伤患者
  • 2篇骨瓣
  • 2篇骨折
  • 2篇干预
  • 1篇单因素
  • 1篇单因素分析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血肿

机构

  • 11篇漯河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闫琛
  • 3篇岳文莉
  • 3篇张红丽
  • 2篇李琳
  • 1篇窦志金
  • 1篇袁波
  • 1篇黄圣明
  • 1篇王媛媛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思维导图的早期康复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用药康复期间中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基于思维导图的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出血术后用药及康复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8月在本院的9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5例,思维导图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思维导图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术后依从性及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思维导图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常规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思维导图组术后用药、康复运动依从性评分及总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思维导图组干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早期康复干预能够改善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术后依从性,且干预满意度较高。
王柳静闫琛李维黄圣明
关键词:思维导图早期康复干预脑出血术后用药康复运动
综合性护理对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痰痂形成率及肺部感染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痰痂形成率及肺部感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脑外伤患者,全部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待患者治疗后采用完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痰痂形成率及肺部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其痰痂形成率及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外伤后气管切开患者的痰痂形成率及肺部感染率,帮助患者实现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闫琛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脑外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
护理查房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查房在骨科的护理应用。方法 560例患者进行护理查房,每2周组织科室进行一次专科护理查房,每月院内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结果护士通过护理查房制度,妥善地处理好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减少医疗纠纷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结论护理查房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安全。
岳文莉李琳张红丽闫琛谢穗光
关键词:护理查房骨科护理
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术后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科接受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92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术后对参照组(n=46)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对实验组(n=46)开展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的并发症、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 35%,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9. 57%;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 83%,对比参照组的84. 78%更高,实验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接受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开展综合护理模式,对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均有积极帮助,还可提高患者对神经外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闫琛
关键词: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颅脑损伤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垂体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垂体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垂体瘤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内分泌体征、术后并发症、垂体卒中、肿瘤大小、侵袭性、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手术切除程度、辅助治疗、视野缺损信息,分析垂体瘤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组96例垂体瘤患者,术后复发16例,未复发80例,复发率16.67%(16/96);肿瘤大小、有无侵袭性、手术切除程度、有无辅助治疗是影响垂体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30 mm、存在侵袭性、部分切除、无辅助治疗是垂体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30 mm、存在侵袭性、部分切除、无辅助治疗是垂体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而明确垂体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可对患者进行有效术后复发风险评估,减少术后复发率。
闫琛崔娟姬兰霞
关键词:垂体瘤术后复发单因素分析
健康教育对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加强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其疗效和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对65例老年骨折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不同类型的骨折及术后功能锻炼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消除了紧张、焦虑、急躁的情绪,增强了治疗信心,术后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岳文莉闫琛张红丽李琳王媛媛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应用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应用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昏迷且建立了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率、痰液性状,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痰液性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气道管理方案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痰液性状,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闫琛
关键词:神经外科患者昏迷
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01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1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奥拉西坦胶囊,2粒/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果糖二磷酸钠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Tau蛋白、S100β蛋白和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4.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au蛋白、S100β蛋白以及HIF-1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昏迷状态与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崔娟袁波闫琛刘伟
关键词:奥拉西坦胶囊急性颅脑损伤
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多维护理对去骨瓣减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探讨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多维护理对去骨瓣减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去骨瓣减压治疗的8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护理干预分组,对照组(41例)接受基础性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多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2个月白蛋白、总蛋白、微型营养评价(MNA)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白蛋白、总蛋白、MNA评分比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SF-36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多维护理有利于去骨瓣减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TNF-α及IL-6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辛佳佳闫琛窦志金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生活质量
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用具
一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用具,有效的解决了不便调节患者腿部锻炼的强度,及锻炼效果不好的问题;包括壳体,壳体内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圆柱,圆柱外缘面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自由端之间经水平槽连通,壳体内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
孙真真闫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