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新慧

作品数:58 被引量:13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显像
  • 21篇心肌
  • 10篇心肌灌注
  • 10篇骨髓
  • 9篇疗效
  • 8篇甲状腺
  • 8篇核素心肌
  • 7篇骨髓干细胞
  • 7篇灌注
  • 7篇发射型计算机
  • 6篇单光子
  • 6篇细胞
  • 6篇细胞移植
  • 6篇灌注显像
  • 5篇动脉
  • 5篇断层显像
  • 5篇心病
  • 5篇心肌梗死
  • 5篇心肌显像
  • 5篇体层摄影

机构

  • 48篇河南省人民医...
  • 9篇郑州大学
  • 4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焦作煤业(集...

作者

  • 56篇闫新慧
  • 23篇高永举
  • 21篇谢建
  • 19篇武新宇
  • 8篇高传玉
  • 5篇王子超
  • 4篇李建生
  • 4篇孙海舟
  • 4篇汤敏敏
  • 3篇李晓飞
  • 3篇徐予
  • 3篇孔桂莲
  • 3篇张杰
  • 3篇赵君玫
  • 3篇李建国
  • 3篇刘琳
  • 3篇崔静
  • 3篇李晓飞
  • 2篇王鹏
  • 2篇郭盛典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华核医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华实用诊断...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首届全国肿瘤...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原医刊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1)I-间碘苄胍显像联合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诊断嗜铬细胞瘤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31例疑诊嗜铬细胞瘤的131I-MI-BG显像及血游离三甲氧基肾上腺素(fMN)和三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fNM)检测结果,探讨两者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武新宇高永举闫新慧谢建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碘同位素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TcO4-甲状腺显像半定量分析在Graves病诊治中的应用
2009年
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我们对712例经临床检查确诊的Graves病患者进行了^99mTcO4-甲状腺显像半定量分析,其中临床资料详实者108例,现分析结果,探讨该方法在Graves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高永举闫新慧谢建
关键词:GRAVES病半定量分析甲状腺显像诊治预后判断疗效评价
心肌灌注SPECT显像采用X线CT衰减校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SPECT/CT复合成像装置采用CTX线对心肌灌注显像衰减校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受检者65例,35例经临床病史、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排除冠心病患者;30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均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99m)Tc-MIBI)常规心肌断层显像及X线衰减校正显像,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下壁和后壁放射性摄取率由未采用X线CT衰减校正方法的(77.0±4.77)%和(76.0±5.7)%、(31±4.3)%和(35±5.5)%增至采用X线衰减校正方法的(85.0±4.5)%和(83.0±5.2)%、(38±5.1)%和(42±5.5)%,两组校正后均P<0.001。②35例非冠心病患者经目测定性分析,衰减校正后,原下后壁放射性减低明显改善者82.8%,中度改善14.3%;30例冠心病患者经X线衰减校正后有改善者73.7%。③非冠心病35例和30例冠心病患者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经X线衰减较正后心肌灌注显像符合率分别提高了8.6%和15.4%。结论:SPECT/CT复合显像装置对心肌灌注显像行X线衰减校正技术,方法简便,可以使大多数由于γ射线在组织中的衰减造成的放射性计数减低得到校正,尤其对左室下后壁的衰减校正更明显。经衰减校正后提高了心肌灌注图像质量,在临床诊断中减少了假阳性的发生,使诊断符合率提高。
闫新慧
^(99)Tc^mO_4^-甲状腺显像定量分析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探讨99TcmO-4甲状腺显像定量分析在甲状腺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SiemensOrbitSPECT仪对正常对照者和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 (HD)及亚急性甲状腺炎 (SAT)患者行99TcmO-4甲状腺动、静态双时相显像 ,测定颈动脉与甲状腺显像的时间差 (Td) ,甲状腺 5min与 1min时像素的平均放射性比值 (AR) ,2 0min时甲状腺与股中段像素的平均放射性比值 (UI)。结果 ①Graves病定量分析参数与体外甲状腺功能 (简称甲功 )指标基本一致 ,治疗后UI值的恢复速度慢于Td 和AR ,亦滞后于体外甲功指标的恢复。停药后复发者的UI值高于未复发者和对照组。②HD甲功增高组的表现与Graves病相似 ,甲功正常和亚临床甲低组的Td、AR和UI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甲低组的摄99Tcm 能力降低。③SAT甲功升高者摄99Tcm 能力降低 ,多呈弥漫性放射性分布稀疏 ,甲功正常组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分布稀疏。结论 99TcmO-4甲状腺显像定量分析能反映甲状腺形态改变与功能变化的内在关系 。
高永举韩建奎谢建闫新慧王杰斌朱选民刘琳孙海舟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核素显像
癫痫患儿SPECT脑灌注显像与动态EEG、CT或MRI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小儿癫痫灶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癫痫患儿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动态EEG检查,其中63例行CT或MRI检查,并对各种检查结果对比观察。结果:SPECT、动态EEG及CT或MRI的阳性率分别为83.65%、72.45%、44.44%。SPECT与动态EEG均为阳性且部位一致或基本一致率为70.42%,29例CT或MRI显示异常者SPECT 17例显示异常,部位其本一致,一致率为58.62%。结论: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是诊断小儿癫痫灶的有效方法,灵敏度高但特异性较差。与动态EEG,MRI检查联合应用有一定的互补性。SPECT+动态EEG联合应用对提高小儿癫痫灶定位价值高于其他联合应用,并有助于评估疗效和预后。
闫新慧
应用“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应用“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负荷剂量“云克”10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3h,每日一次,连用10天为一疗程,如此反复,平均应用4.3±2.1疗程。结果 52例风湿...
闫新慧
关键词:云克
文献传递
SPECT/CT断层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评价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转移灶定位、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后DTC患者431例,术后口服^131I 3.70-7.40GBq治疗5d后,行^131I全身平面显像(131I planar whole-body scan,^131I WBS)和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查,分析2种方法在DTC转移灶定位、定性诊断上的差异,并与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随访证实431例患者转移灶共708处;^131I WBS诊断转移灶的灵敏度为86.0%(609/708),定位、定性准确性为81.8%(579/708);SPECT/CT诊断转移灶的诊断灵敏度为95.1%(673/708),定位、定性准确性为92.7%(656/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8例患者SPECT/CT融合显像发现异常病灶多于^131I WBS检查,59例因此改变治疗方案。结论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分辨率高,在提高DTC转移灶诊断准确性、减少假阳性、假阴性及调整治疗方案上有重要价值。
闫新慧高永举武新宇李晓飞李夏黎汤敏敏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激发态甲状腺球蛋白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甲治疗后转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确定TSH激发状态下Tg(sTg)诊断DTC转移的临界值,并探讨sTg/抑制态Tg比值对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12月330例DTC术后行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的患者(男87例、女243例,年龄12—70岁),患者血清TgAb水平均正常。综合B超、CT、WBS等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转移组(147例)和转移组(183例)。分别监测2组的抑制态Tg和sTg值,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2组sTg差异,并利用ROC曲线分析sTg、sTg/抑制态Tg比值与DTC转移的关系,推算临界值。结果无转移组和转移组的sTg分别为1.0(0.1,2.0)μg/L和36.5(3.9,126.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642,P〈0.05)。发生转移时sTgROC的AUC为0.85,临界值为2.05μg/L(灵敏度为85.2%,特异性为67.3%,准确性为82.3%)。当sTg〈2.05Ixg/L时,sTg/抑制态酞比值ROC的AUC为0.941,临界值为4.3(灵敏度为93.3%,特异性为88.2%,准确性为92.3%)。结论sTg对DTC术后是否转移有一定诊断价值,临界值为2.05μg/L。利用sTg/抑制态Tg比值可对sTg值进行有效校正,提高sTg对DTC术后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李夏黎武新宇闫新慧王鹏汤敏敏崔静李晓飞徐俊玲高永举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球蛋白
脑缺血再灌注肾脏组织损伤老年大鼠ATP酶和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从 ATP酶活性变化和自由基损伤方面研究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机制。方法 青年 (5~ 6月龄 )和老年 (2 0~2 2月龄 )大鼠均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 30 min再灌注 60 min后肾脏组织形态和肌酐 (Cr)、尿素氮 (BUN)、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ATP酶的活性。结果 青年和老年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和功能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 ,老年模型组较青年模型组严重。青年模型组和老年模型组肾脏组织 MDA含量和 MDA/SOD比值分别高于青年对照组和老年对照组。老年模型组肾脏组织Na+ - K+ - ATP酶和 Ca2 + - ATP酶活性低于青年模型组 ;老年对照组肾脏 Ca2 + - ATP酶活性低于青年对照组 ,老年模型组肾脏 Ca2 + - ATP酶活性低于老年对照组。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老年大鼠较青年大鼠严重 ,ATP酶活性降低和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由于老年大鼠 ATP酶活性和自由基代谢的增龄变化使这些病理改变较青年明显并具有一定特点。
李建生闫新慧赵君玫郭盛典李建国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肾脏ATP酶自由基脑缺血
术前^(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了解瓣膜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1998年
目的:评价^(99m)Tc-MIBI 心肌灌注显像术前了解瓣膜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81例瓣膜患者行术前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并与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及手术后结果进行对比。72例瓣膜患者做瓣膜置换术,其中9例同时做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41例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阳性符合率95.5%,阴性符合率100%,提示病变部位一致率85.7%,总符合率97.6%。结论:40岁以上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发病率很高,对于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有必要通过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有利于瓣膜手术与冠状动脉手术同时进行,免去两次手术,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价值。
闫新慧王克仁孙秉奇
关键词:心肌缺血显像心脏外科手术^99MTC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