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辉
- 作品数:14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滋病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与中医证型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肺气虚弱证和肺脾气虚证与T淋巴细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艾滋病肺气虚弱证患者34例,肺脾气虚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证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肺气虚弱证患者CD_3^+T淋巴细胞为(1 547.12±807.909)mm^(-3),肺脾气虚证患者CD_3^+T淋巴细胞为(1 213.09±580.928)m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5);肺气虚弱证患者CD_8^+T淋巴细胞为(1 090.59±632.818)mm^(-3),肺脾气虚证患者CD_8^+T淋巴细胞为(860.06±456.800)m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CD_4^+方面,肺脾气虚证患者的平均秩次为47.13,肺气虚弱证患者的平均秩次为6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CD_4^+/CD_8^+方面,肺脾气虚证患者平均秩次为50.43,肺气虚弱证患者平均秩次为53.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4>0.05)。结论:艾滋病肺脾气虚证患者淋巴细胞下降更显著,免疫功能损伤更严重,更容易出现机会性感染。
- 郭晓辉谢世平张向飞
- 关键词:艾滋病肺脾气虚证T淋巴细胞中医证型
- 基于现代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中医理论文献和临床文献中的证候规律、发病机制,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相关文献,以证为中心对文献进行提取。建立Excel数据表,并对提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所涉及的证型、证素和症状数据显示艾滋病临床证候以虚证为多,分布较为分散;病位集中在肺、脾(胃)、肾等;病机为气虚、火(热)、湿、阴虚、毒、痰、血瘀、阳虚等;艾滋病常见症状为发热、神疲乏力、腹泻、消瘦、食欲减退、脉细等。其证候分型概括为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血瘀证、脾虚湿浸证、气阴两虚证、痰热壅肺证等。结论:艾滋病临床证候复杂多样,虚实错杂,以虚证为多。艾滋病证候的规律和特点反映了其本虚标实、阴阳失调、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提示艾滋病发病具有正气亏虚、邪毒入侵、脏腑受损、瘀血阻络、湿热内蕴等病理机制。
- 王勇谢世平梁润英郭选贤闫国立李丹施淼薛敏郭晓辉
- 关键词:艾滋病证候研究证素
- 252例艾滋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分析某地区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和证候分布,为进一步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中医症状和证候分布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中医症状与体征为乏力、健忘、气促、心悸、畏寒、喘促等;常见舌色是淡红舌,常见的舌形为正常,常见的舌态为正常,常见的苔色为白,常见的苔质为薄苔;以弱脉出现频次最多。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分布上以虚证较多,其次是虚实夹杂,其中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肺气虚弱证、脾气亏虚证。结论调查显示气虚是艾滋病的最基本病因,肺脾气虚证是常见基本证型。肺、脾两脏贯穿不同病程,病变的脏腑重在脾肺,涉及心肝肾。
- 郭晓辉张丽谢世平
- 关键词:艾滋病证候
- HIV/AIDS中医证候及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 中医的现代化研究和中医理论的更深层次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证候的研究,而当今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多注重于某一证型或某一层次的研究,缺乏从整体上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证候的系统性研究,代谢组学的引入为中医证候学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并提供...
- 谢世平左刚任聪颖郭晓辉
-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证候脾气虚弱代谢组学中医现代化
- 文献传递
-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 从中医理论角度,阐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本病病因大多数学者已经得到一致认同,认为外因是邪毒入侵,内因是正气亏损;由于学者的观点不同,病机认识也不一,部分学者认为病机是本虚标实,疫毒之邪和瘀血痰浊内结是标,脏...
- 郭晓辉谢世平
-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药疗法
- 文献传递
-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艾滋病患者虚证证型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药物干预后艾滋病(AIDS)患者中医虚证证型的分布。方法对243例接受HAART药物干预的AIDS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四诊信息,对中医虚证证候分布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筛选出频次出现较高的虚证证候,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结果 AIDS患者虚证出现最多有124例占51.0%,主要为脾肺气虚证(23例),肺气虚弱证(17例),脾气亏虚证(8例);肺气亏虚患者的CD3+、CD4+、CD8+细胞计数以及CD4+/CD8+比值均最高,CD3+、CD4+计数与脾气亏虚和脾肺气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气亏虚患者的病程最短,脾气亏虚和脾肺气虚患者的病程较长,3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HAART治疗的AIDS患者虚证具有复杂的特点,涉及脏腑主要为脾肺两脏,脾肺气虚为最常见的虚证证型,肺气虚弱证患者疾病程度较轻。
- 任周新谢世平许前磊郭晓辉左刚任聪颖
- 关键词:艾滋病虚证肺气虚脾气虚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 从中医理论角度,阐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本病病因大多数学者已经得到一致认同,认为外因是邪毒入侵,内因是正气亏损;由于学者的观点不同,病机认识也不一,部分学者认为病机是本虚标实,疫毒之邪和瘀血痰浊内结是标,脏...
- 郭晓辉谢世平
-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药疗法病因病机中药筛选免疫功能
- 文献传递
- 基于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对艾滋病中医证候规律进行研究,探讨艾滋病发病机制,为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相关文献,以证为中心对文献进行提取。建立Excel数据表,并对提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所涉及的证型、证素和症状数据显示艾滋病临床证候以虚证为多,分布较为分散;病位集中在脾、肺、肾、胃、心、肌肤和肝等脏腑;病性集中在气虚、火(热)、湿、阴虚、毒、痰、血瘀、阳虚等方面;艾滋病常见症状为发热、神疲乏力、腹泻、脉细、消瘦、食欲减退等30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艾滋病证候所涉及的证素和证候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结论:艾滋病文献中证候的规律和特点反映了其本虚标实、阴阳失调、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提示艾滋病发病具有正气亏虚、邪毒入侵、脏腑受损、瘀血阻络、湿热内蕴等病理机制。
- 谢世平王勇梁润英郭选贤李丹施淼薛敏郭晓辉
-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证候LOGISTIC回归分析
-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0年
- 从中医理论角度,阐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本病病因大多数学者已经得到一致认同,认为外因是邪毒入侵,内因是正气亏损;由于学者的观点不同,病机认识也不一,部分学者认为本病是疫毒之邪和瘀血痰浊内结是标,脏腑气血亏损是本。在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研究中包括了单味中药的筛选及有效成分的分析、固定的方剂研究以及包括针灸防治。总结出中医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艾滋病病毒,减轻临床症状等方面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 郭晓辉谢世平彭勃许前磊任聪颖左刚
-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药疗法疫病
- HIV/AIDS中医证候及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 中医的现代化研究和中医理论的更深层次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证候的研究,而当今对中医证候的研究多注重于某一证型或某一层次的研究,缺乏从整体上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证候的系统性研究,代谢组学的引入为中医证候学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并提供...
- 谢世平左刚任聪颖郭晓辉
- 关键词:HIV/AIDS中医证候脾气虚弱代谢组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