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莹
-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宜居城市建设中旧住宅区更新宜居评价体系构建被引量:14
- 2012年
- 城市旧住宅区的更新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旧住宅区更新宜居评价体系,可定量化标示更新的必要性,并为更新决策和更新规划设计提供直接的依据。研究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说和我国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借鉴,并参考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4层共85项指标的城市旧住宅区更新宜居评价体系。体系构建遵循了可操作性、理论先进性、目标导向型、客观真实性及灵活性等原则,形成了目标导向性、清晰的层次性和启发引导性三个特点。
- 李建军谢宝炫马雪莲户媛郭晓莹石艳吴克练
- 关键词:宜居城市
- 信息社会的广州旅游文化建设被引量:5
- 2001年
- 步入21世纪,旅游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广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走向信息社会的广州旅游文化建设,在进一步突出岭南特色的同时,关键是要充分体现信息社会特色,使广州的旅游文化建设紧扣信息时代脉搏,探索一种旅游业与信息社会整体发展的全面互动的发展模式。
- 李建军陈清郭晓莹
- 关键词:信息社会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文化资源
- 从人的行为探讨广州西关传统公共空间设计被引量:1
- 2007年
- 通过调查广州西关传统公共空间中人的行为,分析了其在活动时间、活动目的与活动需求上的特点,指出广州西关传统公共空间在环境与设施、功能设置、场所设计等方面对居民需求的考虑存在的不足,同时在设计上对空间界面、历史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场所设计、整体环境改善、注重传统公共空间夜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 郭晓莹
- 关键词:传统街区旧城改造公共空间
- 城市旧住宅区宜居更新必须重视住户参与
- 提出,城市旧住宅区宜居更新以“三不变”为基本前提,具有分层次的目标和措施,并认为既有住户的需求和能力是旧住宅区宜居更新的标准,然而住户的需求多样和能力差别致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为此,作者认为城市旧住宅区宜居更新...
- 李建军户媛郭晓莹苏峰
- 关键词:旧住宅区住户参与
- 新农村建设中“民宅自建”与“民宅统建”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住宅建设问题引起极大关注。其中"民宅统建"和"民宅自建"这两种建设模式更是争论的焦点。对两者对比分析后发现,两者各有利弊。"民宅统建"符合当前统一建设的需要,但忽视了村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容易造成当地建筑特色和神韵的缺失;"民宅自建"更符合村民意愿,能培育和延续村庄特色,为远期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但容易造成整体景观的凌乱。因此,如果能建立合理有度的村庄建设管理机制,以保护和引导民宅建设适度规范发展,就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李建军户媛马雪莲郭晓莹苏喆丰石艳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
- 荔湾清平街居住环境调研及思考被引量:1
- 2009年
- 选取荔湾清平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该地区的居住环境已今非昔比:这里已经成为外来人口和低收入者聚集地、社会网络疏离、居民归属感减弱、传统特色的延承优势不明显。造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几方面原因是不容忽视的:物质环境的"衰败"、居住主体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公共场所的消失、商业化气息过浓以及居民参与意识不强等。据此,笔者对将来旧城区居住环境的改善提出一系列建议,期望为日后旧城改造提供参考。
- 杨芸李建军户媛郭晓莹
- 关键词:旧区改造旧城更新居住环境
- 基于宜居更新的城市旧住宅区界定与分类
- 根据更新措施对城市旧住宅区进行分类,可以清晰地将分类和更新措施建立关联,有利于更新政策的制定。但由于这种分类方法不能提供清晰的清单准则让人把各种旧住宅区照单归类,必须在具体的项目操作过程中,由操作者通过调查、评定,在拟定...
- 李建军马雪莲户媛郭晓莹石艳苏喆丰
- 关键词:旧住宅区使用寿命居住品质
- 文献传递
- 适应市场机制下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资源分配制度上逐步转向以市场机制为主,城市也快速发展起来,这导致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市场化下专业教学的改革探讨较少,一直沿袭之前以建筑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城乡规划越来越强调政府的公共管理...
- 戚路辉李雪席明波郭晓莹
- 关键词:教学改革城乡规划
- 文献传递
- 人工湿地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设计方法探讨——以舒兰市财政局宾馆为例
- 2007年
- 以舒兰市财政局生态宾馆的设计为例,对人工湿地与建筑设计结合的生态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设计和控制手段的结合、对地域的尊重和融合、美观和生态功能的融合以及生态性和文化性的结合等设计要点。
- 郭晓莹陶杰
- 关键词:人工湿地生态技术建筑设计设计方法
- 地方高校适应“政府—市场”运行机制下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重点探讨被引量:4
- 2015年
- 随着我国城乡规划从粗放式增量规划向精细化存量规划转变,城乡规划面临如何协调与利用在城乡建设中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管理与以经济为主的市场力量,城乡规划教育也必然从原有的工学教育为主,不得不面临社会学、经济学等问题,作者基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提出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目标,突出城乡规划专业特色,面向未来,建立"官产学研"互动机制、完善培养内容与方式、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改革重点与方向。
- 戚路辉郭晓莹石艳
-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