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彩霞

作品数:114 被引量:223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2篇细胞
  • 19篇凋亡
  • 17篇毒性
  • 14篇基因
  • 12篇教学
  • 11篇细胞凋亡
  • 11篇细胞毒
  • 11篇细胞毒性
  • 11篇SMAC
  • 10篇纳米
  • 10篇内皮
  • 9篇血管
  • 7篇血管内皮
  • 7篇职业卫生
  • 7篇职业卫生与职...
  • 6篇氯化镉
  • 6篇纳米二氧化硅
  • 6篇SMMC-7...
  • 5篇凋亡作用
  • 5篇血管内皮细胞

机构

  • 63篇吉林大学
  • 61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温州医学院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吉林省肿瘤医...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长春航天医院

作者

  • 112篇郭彩霞
  • 57篇李艳博
  • 35篇孙志伟
  • 23篇龚守良
  • 20篇李硕
  • 20篇肖蒙
  • 17篇田琳
  • 16篇魏春艳
  • 16篇姜珊
  • 16篇牛丕业
  • 13篇王志成
  • 11篇段军超
  • 10篇王金玲
  • 10篇李爽
  • 10篇刘聪
  • 10篇李宏
  • 10篇马俊香
  • 9篇黄沛力
  • 9篇梁硕
  • 9篇王晖

传媒

  • 16篇吉林大学学报...
  • 8篇基础医学教育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2篇2016中国...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2篇2024
  • 8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15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与的锰神经毒性
锰是常见的职业毒物,锰矿冶炼、锰铁合金、电焊、及添加剂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汽油等相关职业工人锰暴露引起的健康问题是当前职业卫生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锰通过血脑屏障、神经脉络丛和嗅神经等多种方式进入神经系统后,可以引起线粒...
宋冬梅马俊香陈丽郭彩霞张媛媛牛丕业
巯基乙酸-碲化镉量子点对人肝细胞毒性和DNA损伤的诱导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巯基乙酸(TGA)包覆的碲化镉(CdTe)量子点(QDs)对人正常肝HL-7702细胞的毒性和DNA损伤的作用,为QDs毒理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设立对照组和不同浓度CdTeQDs作用组(浓度分别为6.25、12.50、25.00和50.00mg.L-1)。CdTe QDs作用于HL-7702细胞后,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检测细胞DNA损伤情况,PI单染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AO/EB双荧光染色法和AnnexinⅤ-FITC/PI双染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法,CdTe QDs可抑制HL-7702细胞增殖,并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SCGE和PI单染FCM法,CdTeQDs作用于HL-7702细胞24h后,随着剂量的增加,DNA损伤率逐渐增高,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上升(P<0.05);AO/EB检测,CdTe QDs作用后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AnnexinⅤ-FITC/PI双荧光标记FCM法,CdTe QDs染毒可促进细胞凋亡,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e QDs可影响细胞存活,引起DNA损伤、细胞周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
李艳博张海霞郭彩霞金明华于永波黄沛力孙志伟
关键词:碲化镉细胞活力DNA损伤细胞周期
多次低剂量辐射对糖尿病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多次低剂量辐射(LDR)照射后糖尿病(DM)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DM组和不同剂量LDR组(剂量分别为0.025、0.050和0.075Gy)。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DM大鼠模型,经15次照射后4周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CD4+、CD8+T细胞百分数及CD4+/CD8+T细胞比例。结果:造模1周后,DM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现象。照射后4周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脾脏CD4+T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P<0.01),CD8+T细胞百分数明显降低(P<0.01),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增加(P<0.001);不同剂量LDR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均不明显。与DM组比较,0.050和0.075GyLDR组CD4+T细胞百分数显著降低(P<0.05,P<0.01),不同剂量LDR各组CD8+T细胞百分数均显著增加(P<0.01),不同剂量LDR各组CD4+/CD8+T细胞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多次LDR能够调节DM大鼠的免疫功能,纠正其免疫失衡状态,从而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关锋李艳博赵红光郭伟郭彩霞王志成龚守良
关键词:低剂量辐射脾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
氯化镉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凋亡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氯化镉(CdCl2)引起大鼠心肌细胞H9c2凋亡及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分为阴性对照组和镉处理组,阴性对照组为DMEM培养液,镉处理组分别暴露于5、10、30、50和80μmol.L-1CdCl2作用6、12和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Ⅴ-FITC/propidium iodide (PI)流式细胞技术(FCM)、丫啶橙(AO)/溴化乙啶(EB)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镉处理组细胞存活率随着剂量的加大及时间延长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CdCl2可引起H9c2细胞凋亡,各剂量组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1),各剂量组之间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O/EB染色镜下可见H9c2细胞呈典型早期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H9c2细胞对CdCl2的作用较敏感,低剂量、短时间作用即可引起细胞凋亡,但H9c2细胞对CdCl2有一定耐受性。
王华黄渭孙磊郭彩霞金明华刘晓梅王雯孙志伟
关键词:氯化镉心肌细胞H9C2细胞凋亡
线粒体动力学失衡调控PM2.5诱导肺上皮细胞细胞凋亡作用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PM2.5的肺上皮细胞毒性作用,并探讨线粒体动力学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对细颗粒物进行表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PM...
刘晓颖赵新颖马茹齐艺阿丽米热·阿不力克木郭彩霞李艳博孙志伟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肺上皮细胞线粒体毒性
文献传递
第二课堂+项目教学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实践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以理论讲授多、实践训练少,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何构建既能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锻炼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新教学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项目教学主要通过具体项目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项目教学需要经费支持。第二课堂项目开展形式与项目教学类似,不仅能为教学项目提供经费支持,还能很好地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极大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综合应用第二课堂和项目教学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文章总结了一些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应用"第二课堂+项目教学"模式的体会,为今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提供参考。
马俊香郭彩霞田琳高艾牛丕业
关键词: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项目教学第二课堂
一种血液透析废液回收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血液透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废液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左端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制块,框架顶端套接有钢管,钢管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件,钢管下端右侧活动连接有空腔,该血液透析废液回收处理装置,通过当...
郭立华郭彩霞刘锋张静李春宇
文献传递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HL-7702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HL-7702细胞黏附迁移能力的影响,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暴露组,暴露浓度分别为12.5、25.0、50.0和100.0mg·L-1。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进行观察。细胞处理24h后,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划痕修复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EM观察细胞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摄取及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TEM观察,纳米二氧化硅呈圆形,颗粒大小均匀一致,分散性良好,颗粒平均粒径为(67.42±5.69)nm。DLS法检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在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中水合粒径为(134.13±2.78)nm,而在含1%、5%和10%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的水合粒径明显增大。细胞黏附实验及划痕修复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在无毒剂量下,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暴露组细胞的相对黏附率和损伤修复率明显下调(P<0.05),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升高下调作用愈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在无毒剂量作用下,纳米二氧化硅暴露组大量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已被细胞摄取,颗粒主要以成簇的形式分布于内吞小泡中或散在分布于胞质中,可见细胞膜凹陷、包裹吞噬纳米颗粒的过程。结论: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能够抑制HL-7702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
潘涛郭彩霞金明华刘晓梅刘颖杜海英孙志伟
关键词:细胞黏附细胞迁移细胞摄取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对肝HL-7702细胞的毒性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对肝细胞HL-7702的毒性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正常HL-7702肝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12.5、25.0、50.0、100.0mg·L-1 SiO2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法对纳米SiO2颗粒进行表征和粒径检测。细胞处理24h后,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TEM观察,纳米SiO2呈球形,颗粒大小较均匀一致,分散性较好,颗粒平均粒径为(65.87±9.02)nm;DLS法检测,纳米SiO2颗粒在高纯水和RPMI-1640培养液中的水合粒径明显增大,分别为(124.57±8.02)和(139.32±9.93)nm。HE染色,纳米SiO2颗粒能够导致HL-7702细胞形态改变,25.0和50.0 mg·L-1 SiO2组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紊乱;100.0mg·L-1 SiO2组细胞质皱缩、细胞排列稀疏,部分细胞呈凋亡的形态学表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纳米SiO2组HL-7702细胞存活率均下降,50.0和100.00mg·L-1 SiO2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50.0和100.00mg·L-1 SiO2组培养液中LDH活力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纳米SiO2颗粒能够对HL-7702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其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中ROS的产生有关联。
潘涛郭彩霞金明华刘晓梅刘颖杜海英孙志伟
关键词:纳米SIO2颗粒细胞毒性活性氧
TGA-CdTe量子点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细胞毒性和DNA损伤
目的研究巯基乙酸(thioglycolic acid,TGA)包覆的碲化镉量子点(cadmium telluride QDs,CdTe QDs)对HL-7702细胞的细胞毒性和DNA损伤.方法0、6.25、12.5、25...
李艳博张海霞郭彩霞黄沛力王晖施致雄王斌段军超孙志伟
关键词:细胞活力DNA损伤细胞周期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